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北美油气淘金 中国民企“北美梦”的必要课程

2013-12-12 09:51来源:《能源》 武魏楠 王晓夏关键词:天然气开发美国能源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美都们”的挑战

相比拥有油气背景的民营资本,那些来自其他行业的资本在北美地区的油气收购意味着一种艰难的转型。

在收购伍德拜恩艾克森有限公司100%股权项目获得审批通过后,美都控股已经有了新的动作。11月21日,美都控股公司又发布公告,拟将其持有的美都置业51%的股权转让给首开股份,这意味着大量的流动资金将转入北美项目,这不仅意味着用于支付巨额收购成本,同时也将用于后继油田开发和收购新的资源区块。

“我们还需要资源(区块),哪的都行。”原中石油新疆低效油田开发公司总地质师、浙江美都能源有限公司总裁廖勇向记者直言不讳道。

在资本的加速下,美都正在启动一场深刻的转型,但这一转型,并不被业内专业人士所认可。

“民营企业这一轮大规模的进入北美,直接圈占上游资源。不可能所有的企业都是胜利者。”王震的看法简单而又直接,“能源类企业想转型上游,非能源企业想转型能源业。最终一定是更有经验和资质的人占得先机。”

在《能源》记者的调查过程中,财力有限束缚着中国民企在北美的扩张进度,但他们坚信通过收购可以弥补部分短板。回顾石油工业近150年的历史,没有一家成功的石油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兼并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

融资,或许将成为了中国民营企业进入北美淘金的第一课。定向增发股票、出售资产、过桥贷款等等,这些都是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诸多选项。

“一方面就是上市公司通过自己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来获取收购所需要的资金。另外一方面,就是未来在中国可能有更多发展的间接融资。”王震认为未来中国民营企业在融资上会有更多的选择,“我们现在这个市场的间接融资比例是很低的,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好国际的、国内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就可以扩大它的融资的能力,扩大融资的规模。”

无论通过怎样的融资渠道,资本容量毕竟有限的民营资本首先需要考虑“量力而行”,因为这关乎石油公司的最重要能力之一——风险控制。

石油公司的风险控制永远充斥在公司运营的各个层面,风险的本质就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而石油企业永远要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并进行分析、预判并加以控制。从外部宏观经济层面对油价波动,到商务和资本的运作,再到生产层面的安全隐患,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都可能将公司逼入绝境。

在财务层面,市场低迷,应收账款升高,坏账损失风险加大;货币政策紧缩,企业融资成本提高,现金流风险加大;公司资产结构不合理,储备资金过高,流动性风险加大;资本结构不合理,都容易引发偿债风险,或资本成本升高风险等。此外,在开发生产过程中,如果勘探失误或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都将引发重大财务危机。

事实上,此前联合能源之所以能成功收购BP在巴基斯坦的全部上游资产,就是因为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导致BP流动性紧张,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剥离非核心资产。长联石油之所以能实现在加拿大收购,也是被收购公司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油价下跌,导致其陷入经营困境。因此,民营资本在北美的收购以及日后的运行需要培育基于行业专业性上的风险管控能力。

在收购环节,风险控制的关键在于专业化的外部服务。在更加商业化的背景下,民营资本在筛选有限的项目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评估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已经在加拿大站稳脚跟的龚家龙为此开出了四点核心要旨,即前期要找专业的投行、律所、会计事务所和第三方资源评估咨询公司。在他看来,在专业意见的指导下,基本可以准确排除风险。

对于这一点,王震并不认同。在他们看来,外部专业服务只是为收购方提供了参谋,如同媒人帮新郎对新娘做了一个分析和评估,如果真要决定结婚,新郎依然也要自己判断媒人分析的到底对不对,以及能够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到底能不能驾驭得了新娘和这段婚姻。如果自己无法判断,未来的不确定性必然产生不可预知的风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开发查看更多>美国查看更多>能源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