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煤化工:描绘高值高效低排路线图

2014-04-22 10:23来源:中国化工报 作者:李闻芝关键词:煤化工煤制油电力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提高利用效率 集约化耦合技术

在谈到如何提高煤化工能源利用率时胡迁林表示:“能源化工产业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均需用电、热和煤气,如能对煤化工多种单项技术进行耦合、集成,联合生产多种清洁燃料、化工原料以及热能、电力等多种产品,互补延伸产业链,建立示范性超大型、循环经济型、多联产综合产业群,综合能效将会大幅度提高,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助理、能源化工处处长李志坚也认为,与电力行业、石油行业、建材行业集约化发展,实施多联产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是煤化工发展方向。

“而且,不同地区、不同煤种可以有不同的多联产模式进行优化组合,选择恰当的组合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煤化工的能源利用效率。”胡迁林给出了4条不同技术路线,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低阶煤分质高效转化、现代煤化工与传统产业升级相结合以及现代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耦合。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的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就是现代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耦合的一个典型范例。该项目打破传统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单一模式,将有效弥补煤制甲醇中碳多氢少和气制甲醇中氢多碳少的不足,极大地提高甲醇合成转化率。同时,装置能耗大幅下降,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大规模安装阶段。

延长集团的另一项煤油共炼技术也进入了试验示范阶段,该技术可实现劣质渣油的深加工,解决炼油和煤化工两个行业的技术难题,开辟一条更为洁净高效的煤炭转化与石油深加工相结合的工业路线。与煤直接液化相比,该技术具有氢耗低、投资低、转化率高等优势。

降低“三废”排放 既要可行又要经济

煤化工发展途中最大的拦路虎就是饱受诟病的“三废”排放问题。李志坚认为要妥善处理好煤化工产业发展中环保和排放问题,必须首先考虑煤化工项目中的锅炉排放以及浓盐水的排放。

“关于CO2的减排,一是技术的可行性,一是经济的可行性。我认为,目前利用CO2采油、采气和养殖微藻是比较可行的方案。而煤化工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先进的技术处理后可以实现达标排放,但问题是煤化工项目的选址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当地环境承载力差,特别是黄河沿岸是不允许外排的。因此目前煤化工产业要妥善处置浓盐水难题,还需要探索新的减排技术和措施。”李志坚表示。

胡迁林则强调,首先要加强废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重点推进高浓度工艺废水,尤其是酚氰废水、高有机酸废水、高盐水的处理技术创新研究;同时要加强CCUS(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开发和应用,积极开展高效膜技术等前沿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减量化方面的研究运用;此外还可利用现代煤化工副产二氧化碳开展二氧化碳驱油、微藻吸收、地质封存等试验示范。

据记者了解,目前一些煤化工企业也在积极尝试各种减排方法。新奥集团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建立了微藻固碳生物能源示范基地,该项目不仅可吸收煤制甲醇/二甲醚装置烟气中的CO2,还可处理部分浓盐水。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技术部经理卢为民表示,由神华化工公司建设的我国首套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可捕集、封存二氧化碳30吨。此外在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处理上他们也选用了合适的技术和设备,实现了达标排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煤制油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