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煤炭走进新时代 中国煤炭谁来替代?

2014-08-08 10:28来源:证券导报作者:杨立宏关键词:煤炭价格煤炭企业火电产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3.去产能的两个阶段

综上所述,我们判断煤炭价格到达成本底的阶段,去产能即将开始。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生产或运输成本高、客户分散、粘性低,在过剩阶段首先面临生存压力。鄂尔多斯地方煤矿已经连续5个月产能利用率维持在低位,这部分产能彻底退出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并不认为国有在煤炭行业经营上优于民营或者相反,之所以会发生国进民退,是因为在之前的竞争格局的形成过程中,除了个别企业外,大部分民营煤炭企业在资源储备、运输通道、客户积累等方面已经丧失参与竞争的机会。

从民营占比比重较大的省份来看,内蒙古(西部)、陕西、贵州、山西等省的整合空间比较大。贵州的小煤矿退出很大程度有安全压力的原因,行政命令去产能的成分大于市场化,而其他三省则因民营企业不大部分已经完成机械化改造,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实现。

第二阶段是国有企业的退出和并购,这一阶段的难度相对较大,主要壁垒在于国企的人员调整安置问题和跨省并购的区域限制等,相对而言,省级范围内的的行政式重组更容易实现,陕西、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已经陆续进行或完成了省内集团的重组,山西尚有7大煤炭集团,是最具国企整合空间的省份。

4.能源中心西移格局,影响几何?

4.1.特高压改变煤炭需求和运输格局

我国煤炭的供应与需求的不平衡状态由来已久,一方面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占了全国火电产量的30%,占钢铁产量的45%,而上述地区占煤炭产量的比重仅为3.22%;另一方面,晋陕蒙三省占了煤炭总产量的60%,占了2013年产量增量的91%。西煤东运的格局维持多年。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也是受雾霾天气影响、减排压力比较大的三个地区。煤改气、输煤改输电是目前的解决方式。

2014年6月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12条电力外送通道,开展前期工作,其中已明确提出4交4直合计8条特高压工程建设方案,并首次明确线路建设时间表,计划2017年年底前全部投产。

4.2.供应重心西移

根据我们测算,上述8条线路建成后,分别替代京津发电量47%、山东的12%、江浙沪的22%和广东的12%,合计节约四个区域煤炭需求量1.2亿吨,其中江浙沪减少煤炭需求5000万吨以上,山东近4000万吨。

另一方面,这部分煤炭需求将出现转移,但较输入地略分散,影响小于对于东部地区煤炭需求的冲击。电力输出地主要晋陕蒙宁等西北省区,安徽淮南是唯一的东部省区,对于目标市场主要为江浙沪的安徽省煤炭企业来说,需求的减量大于增量,整体影响仍然是负面的。对于晋陕宁而言,1300万吨左右的需求增量相对当地产能来讲影响不大,45%的供给集中于内蒙古,其中蒙西一半的供应点主要是鄂尔多斯的上海庙矿区,这一矿区目前的主要开发主体有山东能源集团和兖州煤业的转龙湾煤矿,蒙东主要集中在锡林郭勒,当地煤炭开发主体有神华胜利、大唐胜利、北方电力、蒙东能源的白音华露天矿、冀中能源的查干淖尔、新汶矿业的农乃庙、华润五间房、协鑫巴彦宝力格等,受益主体分散而不明确。

原标题:“黑金”煤炭走进新时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价格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火电产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