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保护与控制评论正文

解码“中国造”

2014-09-11 15:23来源:国企关键词:中国制造业中国西电输配电制造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制造业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各项数据连年刷新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造”的质量并不高。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中国制造唯有脱胎换骨,才能支撑我们的“中国梦”

前言

中国制造:过去、现在与未来

2014年8月2日,农历七夕节。就在这个幸福满溢的周六,中国制造业迎来一个悲惨的血色清晨:昆山中荣金属制品公司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粉尘爆炸事故, 69条鲜活的生命转眼即逝,100余名重伤者面目全非地躺在医院救治。

当地政府管理不力,工厂管理者贪婪成性……种种指责之外,蒙在“中国制造”身上的光鲜外衣也在不期然中被扯下——早在1987年,黑龙江哈尔滨亚麻厂就发生了一起造成58死、170多人受伤的粉尘爆炸事故。事隔近30年后,一幕幕惨剧依旧在各地上演。仅仅今年,类似的粉尘爆炸事故就有五起之多——令人骄傲的“中国制造”背后,部分产业工人数十年来置身于恶劣的环境中。工人的工资低、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劳动保障极度缺乏,甚至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无法保证,竟然长期以来就是“合理”的存在。

当然,昆山,只是中国制造现状的黯淡一角,并非全部。

然而,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从低成本时代成长起来的中国制造业,进入高成本时代之后,大多无法收取品牌和技术溢价,企业利润越来越薄。为了维持再生产,为了能够盈利,部分企业选择牺牲生产安全,牺牲职工和社会的利益。所以,企业高负荷运转,设备带病生产,污染越排越多……

这样的中国制造,怎么体现以人为本?这样的中国制造,如何支撑中国巨大体量的经济?这样的中国制造,如何与国际高端制造企业竞争?

如果让目光回溯到120年前的那场甲午海战,经此一役后的中华民族国力衰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命运,会让我们对制造业的意义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甲午之耻,一定程度上源于中国制造业的薄弱。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历经三十载,初见成效,中国制造业一时欣欣向荣,被认为是掌控亚洲的三大强国之一。

原标题:解码“中国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制造业查看更多>中国西电查看更多>输配电制造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