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报道正文

电改重启迷局:沿袭5号文还是坚持往市场化方向走?

2014-11-06 08:43来源:“能源杂志”微信作者:范珊珊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输配分开电力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僵局

毫无疑问,2002年电力改革打破了行政色彩浓厚的国家电力公司集发电、输电、配电、售电为一体,高度集中的体制。特别是厂网分开实施后,发电环节形成了中央及地方、民营以及外资办电的竞争格局。

而彼时的现实是——电力紧缺。发电环节放开,参与者的增加,缓解了我国长期缺电的现状。据统计,现在全国每年投产电力装机一亿千瓦左右,用户向电力部门交用电权费用的现象也成为历史,中国彻底摆脱了缺电的局面。与此同时,由于发电环节实现充分竞争,电力建设成本也在不断下降,据统计,火电工程造价平均降低了一半;为了增加效益,电力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过渡。

以上这些都是厂网分开后取得的显著成果。“电力体制实行厂网分开的改革,形成了多个发电竞争实体的结果。企业主动降低建设成本没有靠政府的行政干预和强制命令,即使有干预和行政命令的话可能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各个发电竞争实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都有做大、做强的愿望,企业的内在动力被激发出来。发电企业之间相互竞争比较,谁都不甘落后或不敢落后,想方设法不能落后。”中国国电集团国电山东电力有限公司党组书记毕可利总结道。

除了是发电企业管理人员,毕可利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从2005年起,他开始担任第四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火电分会会长,见证了“厂网分开”进程。

而令他颇为失望的是,自2002年改革后,电力改革几乎没有实质性进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因电力体制改革不彻底而显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更多的人越来越看清楚电力体制改革应该走的正确道路,而十年电力体制改革停滞不前,甚至在倒退。”

更有一些学者称之为“电力改革顶层设计一直在艰难推进”。而由于改革的不彻底,电力行业积蓄的一些问题也随着电力形势变化愈加突出。其中,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失败,电价改革停滞不前等,也让前进中的电改遭遇重挫。

国务院研究室副司长范必曾撰文指出:“电力体制改革只是取得了阶段性进展,5号文件确定的一些重要改革任务尚未落实,如输配分开没有实行,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受阻,电价改革滞后,积累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

伴随着陷入僵局中的电力体制改革的是电力行业新矛盾层出不穷。由于能源价格改革的不同步,煤炭价格不断提高,全国火电企业普遍出现了巨额亏损。电网公司的强大,令其在和发电企业对话中掌握较高的话语权,发电企业快速的电源投资建设遭遇了电网建设滞后现实,特别是省级及以下输配电网和电源送出工程建设严重滞后。

在西北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电力企业自行建设入网工程的现象。此外,新能源发展中出现“弃风”、“弃光”等现象,一些区域限电严重,新能源发展受限。

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电力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审批干预过多,监管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看来,在市场中,企业能否实现自主经营、公平竞争;用户能否自主选择、自主消费;电能和要素是否能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以及市场壁垒是否存在是衡量电力体系是否完善的标准。

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而此次,高层对于电改的决心,更让业界看到电改势不可挡。特别是电力供大于求的现实,有利于规避电价上涨的风险,很适合引入竞争机制。颇让当局为难的是,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以及找到最易实现的切入口。

原标题:电改重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输配分开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