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国际正文

美国与台海两岸的核博弈

2014-12-26 09:19来源:能源杂志微信作者:王守谦关键词:核能核技术美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一时期,台湾情报界尚未从中苏两国的核技术合作中看到任何成果,因此对中国大陆的早期核研发毫不担心。尽管台湾非常期望美国给予其反攻大陆的能量,但并不愿意看到核能武器超大当量的爆炸在大陆发生。相反,蒋介石倒是一直在试图阻止美国动用核武器,而是争取美国为台湾反攻大陆提供常规的作战装备和技术支持。

1950年12月1日,蒋介石在其日记中写道:“杜鲁门与美国朝野主张对中共使用原子弹,应设法打破之”。四年以后,他又在日记中列出“本星期预定工作课目”,将“美国氢弹、原子弹不令用于越南与中国大陆”列为重要事项。同年10月20日,鉴于美国的核攻击动议越来越频繁,蒋介石担心这会殃及台湾对大陆的攻心战术,使其被迫承担无法背负的政治代价。他要求空军司令王叔铭赴美会谈协防事宜,并询问美国军方对大陆核攻击的提议是来自空军部还是美国政府。在当天的日记中,蒋介石忧心忡忡地写道:“对反攻在国内战场,如非万不得已,亦不能使用此物。对于民心将有不利之影响,应特别注意研究”。

目前的美方解密档案尚无证据显示,台湾的态度是否对美国远东战略决策者产生了影响。但从美国学者摩根《核武威胁:冷战期间已知的十六次核危机,1946-1985》一书来看,美方外交部门和军方在这一时期讨论对华发动核袭击的会议不但未见减少,反而最为频繁。因此基本上可以断定,美国决策层最终没有做出核袭大陆的政治决断,是出于其国家利益的考量,与台湾的主张无关。

195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多次召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对世界局势和中国的外交宣示进行了系统性评估。他基于情报专家的预测,认为“无论美国对中国进行核打击的范围有多大,中立国家、绝大多数亚洲国家以及美国的许多盟国都会做出非常不利于美国的反应”。

学者郭学堂认为,中国方面巧妙而克制的外交行动,也在客观上影响了美方的政治决断。在1958年的“八˙二三炮战”中,中国领导人毛泽东要求海军对美、台双方区别对待,只打蒋舰,不与美舰正面冲突。周恩来也在不同的国际场合做出和平宣示,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的前提下处理台海危机。

中方的这一表态,不但使美国重新调整了对于台海局势的评估和腔调,而且也取得了苏联赫鲁晓夫政权的谅解和支持。1958年9月5日晚,周总理接见苏驻华大使馆参赞苏达利科夫,表达了中方立场,即无意在现阶段“解放台湾”,而是惩罚国民党军的袭扰,阻止美国搞“两个中国”。即便美国决意对华开战,中国也将全部承担,不会拖苏联下水。中国大陆出版的《赫鲁晓夫言论》显示,在通过外长葛罗米柯了解到中国的政治和军事意图后,赫鲁晓夫曾经两次致函艾森豪威尔,表示“中国不是孤立的,它有着忠实的朋友,这些朋友在中国一旦遭到侵略时随时援助它”。 日本学者三船惠认为,苏联的这一表态意味着,如果美国坚持对华发动核战争,只会使已见嫌隙的中苏两国更加接近。而这恰恰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