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国际正文

美国与台海两岸的核博弈

2014-12-26 09:19来源:能源杂志微信作者:王守谦关键词:核能核技术美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台方“设施摧毁”与美方举棋不定

196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苏决裂和苏联对中国国防战略的掣肘,使中国领导人下决心自行推进核能武器化,以对冲美苏两个核大国的战略威慑。美国卫星和高空侦察机获得的情报,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核开发的雄心和执着。作为白宫的新主人,肯尼迪政府逐渐放弃了直接对华核袭击的意图,开始重新评估台海局势和中国的核能力,寻求更有效率的核威慑方案和美台军事合作。

这一时期,美国与台湾方面联合组建了高空夜间侦察机中队即“黑猫中队”,并通过高空侦查从中国大陆获得了足够多的核试验情报。尽管台湾当局深知大陆核开发有可能对台海局势造成不可逆转的深远影响,但它并不具备远程奔袭大陆核设施的航空动力,只能听任美方的说教与摆布。

赴台后一直在军界任职的蒋介石次子蒋纬国抱怨说,“战斗机要飞跃一百几十海里的海峡才能到大陆,还要进入内陆五十里或一百里,甚至更远,到了那里又要赶回来,否则回不来基地”,需要外挂副油箱作为航程保障。但“我们自己不会制造”,只能仰赖美国。“结果每当有一线反攻时机时,美国就把此地的翼肩油箱收回送到关岛,每一架飞机只给四个,只能飞两次……所以我们的一切行动都受美国限制”。

随着大陆核试验越来越接近临界点,台湾方面更为不安。1963年9月10日,蒋经国在访美期间建议美方与台湾合作,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摧毁大陆核设施,遏制其核爆炸。他显然知道美国对于美中可能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顾虑,所以一再声明台湾承担全部政治责任,美国只需要在运输和技术方面提供援助即可。美国国务院解密档案显示,蒋经国次日约见总统肯尼迪,推荐台湾反攻大陆计划,并准备组建空投突击队,袭击大陆核设施及其导弹基地。

蒋介石夫妇和其他台湾官员也利用各种场合游说美方,声称“中共的主要目的就是摧毁台湾及国民党”,其核试验“不仅仅对于亚洲周边国家,而且对于美国来说也是一个威胁”,建议美国“在中国大陆拥有危险的核力量之前,使用常规力量摧毁他们的核设施”。

但是,在美方看来,中国的原子弹即便试爆成功,也缺乏具有足够航程的远程运载工具。贸然对中国核设施进行直接打击,不但有可能影响它对苏联的战略牵制,甚至有可能将其拖入更大规模的中美冲突。加之这一时期中法两国频繁接近并很快建交,联合国内反对美国阻挠中国恢复合法席位的声势也日渐增强,深陷越南战场的美国不希望与中国交恶过深,更不愿意看到苏联坐收渔翁之利。

美国国务院解密档案显示,约翰逊接替被刺杀的肯尼迪入主白宫以后,曾与美国资深参议员拉塞尔有一段对话。后者问道:“迟早美国也会和法国一样,不得不承认中国吧?”约翰逊答称:“毫无疑问是那样的”。这段对话透露出来的信息,至少部分解释了美国在核问题上不愿听从台湾建议与中国大陆对抗的原因。

在这一时期,美国除了不断安抚台湾并作出协防保证之外,一直着眼于谋求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合作,分担围堵中国的战略风险。其中不但包括台湾,也包括日本、菲律宾、印度,甚至还包括最大的战略对手苏联。

1962年2月8日,美国空军计划部副部长戈哈特提议,美军应把日本、台湾、菲律宾和印度等亚太国家的导弹基地统合起来,构筑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其中,对印度进行核武装是重要目标之一。

但美国国务院不像军方那样热衷于对印度进行核武装,国务卿腊斯克甚至与同事发生了激烈争执。反对派担心,对印度核电产业给予技术援助,有可能被后者应用于核武器的开发。因此,尽管美国政府此前已经决定协助印度在特伦湾兴建钚加工厂,但很快就逼迫它将核能信息置于最新通过的原子能修正法案的严格监控之下。仅从美国目前已解密的档案来看,尚难断定1960年代初期的中印边界冲突对这一战略有何推动作用,但就同时期其他信息来看,美国政界显然认为,对印度核开发活动进行可控且有限的支持,能够对中国起到威慑作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