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报道正文

中国企业 “一带一路”避险路径

2015-06-01 17:47来源:企业观察报关键词:一带一路电力改革电力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风险规避路径

除了各异的困局,中国企业“走出去”还面临着共同的风险。“虽然‘一带一路’上蕴藏着巨大商机,但无可否认,这里也埋伏着同样巨大的风险,比如沿线政局不稳的国家和地区,政治风险一旦爆发,对于企业和金融机构无异于灭顶之灾。”复星集团CEO梁信军曾表示担忧。

据企业观察报记者获悉,我国目前已经成立了旨在减少出海企业经营风险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该公司主要承担出海企业在国外开设工厂、并购等过程中的政治风险,包括战争、政府征收、汇兑、政府违约等。

但在多数企业家看来,这虽为境外政治风险提供了保障,但中国企业出海还面临更多其他类型的风险,比如商业风险、法律风险等。

“大部分出去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往往容易盲目,没有按照国际规则进行国际化运作的培训、对当地的法律了解不够从而失控。而这也可以用来解释前述民企走出去‘融资难’原因——银行认为其风险不可控而不愿放贷。”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李巍说。

也就是说,出海企业必须尽可能深入了解当地情况,如法律、习惯,并熟悉国际上通行的项目操作的流程和规范。“评估具体项目, 可以说是目前国内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最薄弱的一环。”普华永道中国企业融资部主管合伙人黄耀和表示。他对有意出海的民营企业给出的建议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建议企业第一步先选择国家,把这些国家对中国的投资需求程度分类,再考量具体操作层面的内容,包括法律和金融体系以及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效率等;然后按照选择熟悉行业——组织好跨国投资和经营团队——认真研究风险,寻找专业的服务团队——寻找合适的本地伙伴的步骤进行。

而对于前述中国大型国有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危机与困境,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商学院高级讲师谭浩的观点是,为了证明中国国企的境外投资决定既不是基于政治原因,也不是出于企业决策者的个人私利,国企需要提供令人信服的、基于市场逻辑的理由,即“利用企业在国内市场已有的竞争优势,通过在海外市场的复制和规模化经营获得利润,或是通过进入海外市场获取新的资源、技术和知识,培育企业新的竞争优势。”

他还提醒,为了在交易之后成功整合并购资产,国企的海外投资并购还特别需要考虑投资所在国除了项目出售方以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立场。这些都要求国企的海外投资决定是真正的市场行为,能够经受市场的检视,并且带来多赢的结局。“中国化工集团2008年对澳洲Qenos公司的收购,便是符合这样商业逻辑的大型国有企业海外并购成功案例。”

“应该说,‘一带一路’、亚投行、丝路基金 ,它们的执行和落地都是一个不少于10年的长期过程,中国企业‘走出去’见成效,无论是政府、企业抑或经济学界都还需要相当的摸索和经验累积,实现共同繁荣并不容易。”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这样表达他们的想法。

在如何最小化中国企业“出海”困难与风险的问题上,普华永道亚太区国际税务服务主管合伙人庄树青则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可以尝试“国企先行、民企跟进”的策略。

“这是因为,虽然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国企和民企走出去都有很多机会,但国企会从国家战略和长期效益的考虑出发,更加看重风险防范,且具备丰富的海外大型项目投资经验;而民企更多的是从内部平衡投资成本和回报率。这就决定了国企和民企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可以分工合作,即国企先搭台,民企再进入,比如国企拿到了巴基斯坦的大型项目,就相当于拿到了总包,有很多分包可以发包给民企来做,毕竟后者在细分上会更有优势。”他说。

原标题:中国企业 “一带一路”避险路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带一路查看更多>电力改革查看更多>电力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