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天然气迫切待建“亚能源互联网”

2015-06-17 09:06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华贲关键词:天然气产业天然气价格能源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美国气电占总发电量35%,日本天然气全靠进口LNG,主要也用于发电(气电占总发电量近半)。中国气电只占总发电量的2.1%,且全部用于电网调峰、昼开夜停。随着用气量快速增长,中国天然气管网昼夜调峰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在中游领域,中国10多年来由西气东输和沿海接收站供气所推动建设的天然气管网至今不过6万余公里,今后也不可能沿袭美国全靠管网的模式。原因有三:一是中国山多、非常规气资源分散,没必要全靠沉没资金大的管网建设,也难以跟上气量增加速度;二是中国LNG用作车船燃料加上门站调峰将占下游市场 20—25%的份额,接收站的LNG相当大一部分可以液态直销;三是以就地液化+LNG集装箱漕运的中游模式对山区、分散的资源开发利用沉没成本更少、更经济。所以管网输气承担的中游任务大致只是天然气总消耗量的3/4。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大部分天然气毕竟还是来自中、西部国产和中亚、俄罗斯管输进口,这决定了所有城市和发电、工业用气源必须来自全国联通的天然气主干管网。这是在规划全国天然气管网时必须考虑的。

大量进口和长输气要求中国天然气必须全国联网、统一气质。这个管网上连接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缅甸等进口气源和国内主要气田,下覆盖近千个大小城市。至少要在2020年之前结束迄今三大油企各自建线、垄断经营的局面,转而形成统一的第三方准入、下游用户可直接从供气方交易的全国统一互联互通的主干管网。

全国联网并不意味着只能有一个管网公司,而是可以按照需要分地区、分段按照市场机制由上中下游各类企业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体现扁平、分散、合作共赢。同时立法规定所有参与管网投资、建设、运营的企业,都属于回报率低、但收益稳定的公用事业企业。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主干管网,也适用于各省门站下游分支管网,和分散气田接驳到主干网的支线。

但一张大网中的各个部分必须在统一的规划下建设,在统一的调度下运行;并且切实保障良好的维护检修,时刻通畅、可控。

这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的责任,必须由国家政府授权的一家公司负责。这个国家管网公司显然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而是一个受政府委托、部分履行政府的执法、监督、规划和专业调度职能,并且负有推进向“亚能源互联网”之一的智能燃气管网迈进的重要机构。部分类似于国家电网公司,应当具有推进向智能电网—智慧能源网络迈进的职责。从国家战略角度看,组建这个机构的时机已经趋于成熟。

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所预言的可再生能源与互联网的结合已初见端倪。以智能电网为核心的智慧能源网络(IEN)并不是能源系统与“互联网+” 联姻的唯一形式。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和上述特点的中国天然气管网,有可能比美国的天然气管网更迫切需要与“互联网+”结合,率先建设一个“亚能源互联网”。这是中国天然气产业与美国大不相同的许多特点所决定的。

(作者供职于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

原标题:天然气迫切待建“亚能源互联网”(评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产业查看更多>天然气价格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