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民营化企 弄潮海外竞逐浪——天然气成为互惠选择

2015-10-08 15:15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罗阿华关键词:天然气市场天然气价格天然气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副州长杰˙达尔丁(Jay Dardenne)介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路易斯安那州利用天然气低价优势进行投资。这个甲醇项目的惠及范围是巨大的,将为当地创造3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和2300个间接工作岗位。据介绍,该项目生产的70%以上甲醇通过海运货轮出口到中国,主要供应山东的甲醇下游化学品生产企业,余下将通过船舶和铁路运输销往北美市场。据预测,2018年后,中国每年甲醇需求缺口将达2000万吨以上。

而以天然气相关产业发展起来的新奥能源,其传统业务强项和美国能源市场匹配度高。美国页岩气革命后,天然气产量更充足,价格更低廉,其国内能源结构也更加天然气化。同时,新奥能源倡导的“能源新常态”理论和“泛能网技术”指导下的清洁能源实践,也一直受到美国的关注。

美国地广人稀,高速公路沿线很适合做加气站,天然气价格不高,这对于天然气下游运营商是个好事。加之美国物流企业也需要降低运输成本,所以比柴油价格低的LNG市场需求也很大。去年11月,新奥集团与美国通用电气(GE)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聚焦数据中心分布式能源站、煤改气等市场领域,共同推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推广;同时通过冷、热、电多联供等方式达到能源的梯级利用,实现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和能源结构优化,最终实现推进节能减排,助力大气污染和雾霾治理。

浙江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加快海外布局。据了解,该公司与文莱政府合作的一个以原油、凝析油为原料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主要生产的产品正是公司所需的原材料PX、苯,以及汽油、柴油和煤油等油品。一直以来,全球石油化工上游产业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PTA等石化产品的主要生产原料的进口依存度非常高,因此受制于原材料价格缺乏话语权的尴尬。为实现一体化产业链战略目标,恒逸石化一直在寻求掌握上游资源的机会。“这起投资主要是为了化解我们现在遇到的原材料供应难题,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恒逸石化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态。

在9月23日举行的中美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这句话,成为中国民营化工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全球化发展、谋求优势资源互补的注脚。

重视差异

谋求深度融合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9436家,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8.8%;实现主营收入6.35万亿元,下降5.7%;利润总额3132.1亿元,下降25.0%。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已经进入了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绿色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阶段,面临市场需求增速下降、人力资源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突出问题,急需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和新的增长动力。

此外,虽然大量石化产品产能过剩,但我国不少高端产品领域却因技术问题无法满足国内需求,严重依赖进口。加快“走出去”步伐,推进国际产能合作,补齐技术短板是我国石化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

而从国际大环境看,国际石化产业深刻变革,国际石化企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并购重组等,都为我国利用境外低成本石化原料和先进技术,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压力、动力和机遇。

因此,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正在成为石化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生力军。

在投资方向上,记者了解到,如今国内石油和化工企业“走出去”瞄准的目标不仅是油气资源,更渴望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获得更多的客户等核心资源,以拓深产业链,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双方的合作模式是‘技术+资本+市场’,这将会是新奥国际化经营的主导方式,可以快速打开市场。新奥未来国际化的目标是国外营业总额要超过50%。”。新奥集团副总裁蔡洪秋表示。无论是从法规还是技术、环保层面,起步较早的国外LNG市场都比国内更先进,在美国市场的深耕,也有利于其积累和拓展上游和下游的资源和经验。中国的天然气市场正在发展中,对于新奥来说是一个机遇。

当前,“走出去”利用全球资源是大势所趋,虽然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热潮中的表现十分抢眼,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见各种突发状况,也存在着难以预料的风险和困难。对此,专家提醒企业在做决策时需慎重,不要打无准备之战。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能否正确认知并尊重目的地国家的市场规则、法律法规、风俗文化、宗教信仰等,是诸多民营企业走出国门融入当地市场难以避免的重要问题。在直面这一问题时,众多民营企业的先遣部队也用实践积攒了一条宝贵经验:从“走出去”变为“走进去”。企业不仅要转变观念提高风险意识与防范能力,也要全方位融入当地营商环境以实现本土化蜕变。

国际私募基金巨头安宏资本战略合伙人俞大海坦言,石油化工的海外并购是个门槛很高的领域,除了文化、法律等差异之外,还可能遇到原料、环保、资本密集度等多方面的挑战。这些,都是民营企走出去需要面临的问题。

原标题:民营化企 弄潮海外竞逐浪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市场查看更多>天然气价格查看更多>天然气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