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盘点】两会声音:作为中国能源主体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才有前途

2016-03-18 16:20来源:《中国煤化工》作者:张颖华 姜诚关键词:煤炭行业五大发电煤电一体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编者按:毫无疑问,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煤炭仍将是中国能源的主体。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既是治理雾霾等环境污染的现实需要,也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要。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无论是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国家发改委提交审议的“十三五”规划,都强调了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而代表委员们也纷纷从解决煤炭的产能过剩、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途径和煤化工发展等角度,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加快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步伐。

政协委员、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会长赵铁锤:

政策要帮助煤企脱困

煤炭行业脱困发展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企业为扭亏为盈,走出困境,可能会出现忽视安全生产倾向;一些企业由于资金紧张,可能会在安全生产减少投入,导致安全隐患治理缺位。

因此,在煤炭行业脱困发展过程中,企业更需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要保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工作队伍的相对稳定,安全管理一刻都不能放松,要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推动企业脱困发展。

煤炭行业去产能的难点在于职工安置。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中提出了4个渠道,也可以理解为“4个一批”。一是通过稳定企业内部岗位消化一批;二是通过内部退养安置一批;三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退出一批;四是通过再就业分流一批。目前看,难点在于解除劳动合同和再就业分流的职工如何妥善安置。

突破点在于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推动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职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维护煤炭行业规范健康的产业秩序,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从政府来讲,要强化法制思维,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煤炭领域的问题。增强煤炭产业发展规律的法律效力,严格控制新建煤矿,各地也不能以情况特殊为由擅自建设新矿,目的是严防产生新的过剩产能。要依法关闭淘汰那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煤矿。依法推动企业的兼并重组,进一步减少煤矿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

从企业来讲,要强化大局意识、自律意识,树立全国煤炭企业“一盘棋”思想,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行业内部约束,不能“各自为政”。要把国家关于煤炭行业去产能、调结构、促发展的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此外,有关部门要通过政策引导、行业自律,尽可能延长产需平衡的周期,避免产需大幅度波动所带来的严重冲击。真正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相对平衡,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已经讲得非常清楚,现在关键是狠抓各项措施落实的问题。在中央财政支持奖补资金的同时,地方财政也应支持企业脱困发展。另外,建议有关方面出台煤炭市场最低保护价,支持企业共渡难关。

政协委员、大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小琳:

煤炭脱困与能源改革结合

煤炭产能过剩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十二五”期间缺失能源规划、电力规划。建议国家化解产能过剩要出台相关规划。

集中开展产业园区能源系统整合升级,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既是推进能源革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能源结构、提升能源效率、降低用能成本的重要抓手,又是拉动经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在整合升级过程中,建议采取综合激励政策,对能效、排放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进行综合评价,对良好实践及时总结推广,大力培育专业化公司,与电力、天然气等能源行业改革紧密结合,使改造和改革相互促进。

原标题:【特别策划】两会声音: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才有前途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行业查看更多>五大发电查看更多>煤电一体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