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评论正文

中电联是国电公司的“儿子”还是“孪生兄弟”

2016-04-21 08:47来源:和讯网作者:刘纪鹏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国电公司配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此,2002年8月我曾专程去请教了国电公司电网运营部魏昭峰主任。他尽管很年轻,却对电网的情况非常熟悉。魏昭峰从专业的角度向我介绍了电网越大越经济的道理:从电网和电源建设的周期和成本上看,全国联网的经济性更加明显。为此,他给我举了华北与东北双北联络线的案例,以此证明建电网比建电源更经济。

2001年建成的双北联络线,使得电荒期间北京四环以内并没有出现停电的现象,这条60万千瓦容量的线路对北京顺利度过电荒发挥了重要作用。

双北线是在山海关、秦皇岛连接华北电网和东北电网,线路全长150公里,线路容量是60万千瓦。由于在北京的用电高峰时期这60万千瓦是关键,因此这条线路如果不建,就还要建60万千瓦的发电备用容量,在夏天用电高峰时期投进去,因此不联网就得建电厂。而在选择联网的过程中,建设双北线只用了一年多时间,4.5亿元的投资总额。而要建一个6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电厂,按2001年的建设成本平均4000元/千瓦计算,装机容量需要24亿元,是建电网的将近6倍,建设周期要4年,是建电网的4倍。

因此,解决同样的矛盾和问题,一个是1年时间,4.5亿元资金;另一个是4年时间,24亿元资金。无论是从经济性上来看,还是从时效性上来看,建电网都比建电源划算。

会面后,我们二人一致认为,从经济上看,全国联网就是构造全国化的大市场,在这个平台上的发电商、用户和售电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充分;而从电网的自然属性看,市场越大,电力商品交换和资源配置就越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

正是张绍贤从全国联网的安全属性、魏昭峰从全国联网的经济属性上看所得出的分析结论坚定了我要全国联网的主张和理念。有意思的是,至2003年,魏昭峰又成了中电联的专职副理事长,我听到这一消息,就萌发了要再次去拜访他的念头,其意义不仅是与我的这位电网老师延续友谊,更重要的是我看好中联电在未来中国电力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定要与中电联再续前缘。

延伸阅读:

《大船掉头:电改十八年反思与展望》第一节 序曲——农电管理局挂牌之难

《大船掉头:电改十八年反思与展望》第二节 导火索——二滩事件始末

《大船掉头:电改十八年反思与展望》第三节 揭幕——《令人沮丧的电力改革》

《大船掉头:电改十八年反思与展望》第四节 电网中是否隐藏着超额垄断利润

《大船掉头:电改十八年反思与展望》第五节 我们最应该反什么样的垄断

《大船掉头:电改十八年反思与展望》第六节 对妖魔化电力的非议

《大船掉头:电改十八年反思与展望》——2000年电改主导权易手

电改十八年反思与展望——国电公司的短暂一生

相关阅读:中电联是国电公司的“儿子”还是“孪生兄弟”(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国电公司查看更多>配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