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福建“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规划:推进节能降耗 推动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全文)

2016-04-25 10:4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工业转型升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四章 转型升级重点领域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必须瞄准重点行业发展方向,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发挥后发优势与潜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新兴先导产业加快发展、调整优化产业转型发展,提升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一、传统优势产业

推动具有较好发展基础,规模、实力、品牌、技术、市场等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智能改造、优化结构、强化创新,延伸产业链,推动技术、产品、品牌质量提升,向高端产品链、价值链延伸拓展,进一步巩固扩大竞争优势。

(一) 石油化工

着力推进湄洲湾、古雷石化基地和福州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建设,以炼化一体化为龙头,增加烯烃、芳烃等上游原材料供应,完善和延伸石化中下游产业,推动石化全产业链发展,形成布局合理、龙头带动、上下游紧密联系的石化产业集群,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湄洲湾、古雷石化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800亿元,年均增长19%;工业增加值1700亿元,年均增长12%。

提高原料保障能力,推进炼化一体化、乙烯、芳烃等一批龙头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强化关联产业项目建设,提高石油化工原材料保障能力,力争炼油产能达5000万吨、乙烯产能达300万吨、芳烃产能达500万吨,为石化中下游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基础化工原料。延伸石化产业链,上游炼油行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中游烯烃行业增加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的有效供给,芳烃行业加快芳烃—化学纤维聚合物(PE、PA等)产业链建设;下游化工新材料行业主要发展高端聚烯烃塑料、工程塑料、氟硅材料、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以及高端精细化工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推进三大合成材料建设,合成纤维重点突破己内酰胺、己二腈等单体及特种涤纶纤维、锦纶66纤维、芳纶、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合成橡胶重点突破乙丙橡胶、丁基橡胶、异戊橡胶、丙烯酸酯橡胶以及苯乙烯类、聚烯烃类、聚氨酯等弹性体。合成树脂重点发展特种树脂、功能性树脂、生产专用树脂料。推动关联产业对接,推动石化产业与纺织服装、制鞋、建材、轻工、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等产业紧密结合,提高石化终端产品在关联产业的应用领域,增强产品研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推动“低碳”发展,以提高用能效率、大幅减排温室气体为目标,以炼化一体化和基地化建设为载体,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实现原料互供、设施共用、“三废”共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耗效率。

(二) 纺织服装

发挥化纤、棉纺、织造、染整、服装、纺机产业链优势,着力发展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高档面料、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等,建成全国重要的纺织化纤生产基地和国际先进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到2020年,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类终端产品纤维消费量的比例达55︰20︰25,化纤差别化率提高到70%以上,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480亿元,年均增长10%;工业增加值2230亿元,年均增长10%。

引导企业转型,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核心、市场为导向,加快信息技术应用,形成基于信息网络的崭新纺织工业生产方式。深化品牌带动,提升区域品牌、企业知名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着力推动长乐恒申、晋江百宏、福清经纬、海天时尚梦工厂、莆田华峰新材料生态纺织科技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形成新经济增长点。推动纺织服装基地建设,加大泉州、厦门、福州等地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及三明、南平等特色产业用纺织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纺织服装产业整体实力和集聚辐射能力。加快绿色制造,落实印染、粘胶纤维行业准入政策,引导企业淘汰和改造效率低下、消耗高、污染严重装备,推广应用绿色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及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和装备。

(三)食品加工

按照资源禀赋发展区域特色食品产业,优化产业集聚区,做强闽东南、闽北果蔬加工、泉州休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沿海水产品加工带、闽西北畜禽产品加工业,提升闽南、闽北、闽东茶业加工水平。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年均增长11%;工业增加值2300亿元,年均增长12%。

发展绿色健康食品,鼓励食品龙头企业以多种方式与农、林、渔业生产结合,建立无公害原料基地,以能效提升、增加品种、提升质量、优化工艺、更新装备、节能降耗、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和改造,推进现代化加工技术应用和标准化生产,提高绿色健康食品发展水平。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引导具有品牌优势、资产优势和综合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推动企业、行业品牌建设,做强罐头、水产加工、焙烤食品、果蔬加工、茶叶等优势产业,提升行业竞争力。支持达利食品、厦门银鹭、盼盼集团、明一集团等企业发展总部经济,强化全国市场布局。强化食品安全,推动食品产业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健全食品生产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网络和食品安全产业链可追溯体系,构建绿色食品先进配送体系,打造食品安全区域品牌,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四)鞋业

发挥龙头企业品牌带动效应和区域品牌集聚效应,发展壮大鞋业集群,打造全球顶尖的休闲运动鞋制造中心。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00亿元,年均增长5%;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6%。

培育国际知名品牌,以安踏、特步、361度、匹克、鸿星尔克、富贵鸟等企业为龙头,以高品质、时尚化、个性化为方向,以创意、时尚、文化为依托,做强泉州运动休闲鞋、莆田运动鞋两大鞋业基地,做好做强产品+互联网平台建设。完善延伸产业链,推进鞋材-鞋机-包装-物流-销售等产业链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提高制鞋设计能力,加快开发高性能鞋材,加强环保、健康、舒适鞋用材料研发,加快发展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提高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设计能力。加快产品升级,重点发展高档化、智能化、功能性、舒适性的鞋类产品,研制轻型耐磨耐折鞋底高分子复合新型鞋材、多功能舒适性面料和辅料配件等,推行个性化定制服务,发展生产高效、人机关联、配置应变能力等具有较高水平的成套设备。

(五)工艺美术

开发和生产具有地方特色、适销对路的工艺美术产品,提高创意设计水平,做强做精一批传统工艺产品。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00亿元,年均增长8%;工业增加值430亿元,年均增长8%。

发展传统工艺精品,重点传承发展工艺陶瓷、漆线雕、石雕(寿山石雕、玉雕)、木(根)雕、古典工艺家具、脱胎漆器和漆画、珠宝首饰等;着力振兴发展软木画、锡雕、木偶头、剪纸、刻纸花灯、刺绣、珠绣、八宝印泥、棉花画、工艺燃香等。保护传承传统工艺,发挥工艺美术大师的作用,支持工艺美术大师挖掘整理传统工艺,抢救濒临消失的传统工艺美术,加紧申报一批省级、国家级大师,改善工艺美术大师和专业人才待遇,鼓励工艺美术大师、名艺人带徒授艺。提升工艺美术创意水平,逐步完善工艺美术产业创意研发设计、产品生产、推广销售产业链,形成创意引领消费、消费促进创意发展的良性循环,支持传统工艺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形成新的业态、新的产品。

(六)汽车制造

突破整车设计、发动机、变速箱、汽车电子等关键技术,加快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开发和产业化,打造福州、厦漳泉、闽西北三大汽车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年均增长15%;工业增加值650亿元,年均增长17%。

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鼓励整车企业充实研发力量,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用联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适销对路新型乘用车和豪华商务车、房车、消防车、应急救援车、特种专用车等,积极发展清扫保洁车辆、垃圾收运车辆及设备等高端专用车,提高整车市场竞争力;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推动整车生产企业与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企业协作配套。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厦门金龙集团大中型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福汽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新龙马新能源汽车、东南汽车三期及发动机、福建奔驰导入SUV车型、泉州莲花汽车、海山机械环保挖掘吸运车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福汽集团和厦门金龙的产品提升,引进奔驰高端大巴项目落地厦门,扩大产能、提质增效。拓展延伸产业链,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借助项目对接平台,引进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总成、汽车电子、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企业,不断延伸上下游供应链和价值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产业竞争力。

(七)船舶修造

推进重点企业与国内外大型船企、知名设计研发机构合作,突破一批高技术船舶产品关键设计制造技术,提高设计、工艺技术水平,加快船型优化和升级换代,形成国家级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年均增长10%;工业增加值150亿元,年均增长11%。

推进重大项目实施,重点推进马尾船政(连江)海洋工程装备及特种船舶项目、福船集团大型豪华邮轮项目和海上风电作业平台项目、三都澳游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高技术船舶,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汽车滚装船、液化气运输船、客滚船、远洋渔船、游艇等,推进大型邮轮研制,力争军品修造业实现新突破。优化发展布局,引导大型船舶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中小型企业向分段建造、配套发展,向闽江口、三都澳、泉州湾、厦门湾等船舶集中区集聚发展。

(八)工程机械

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开发大型化、智能化、新能源、节能型工程机械新品种,促进工程机械产品结构向中高端调整,增强核心产品竞争力,打造国内重要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0亿元,年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220亿元,年均增长22%。

加大产品结构调整,挖掘机、装载机、叉车、压路机等传统优势产品保持全国前列,加快发展高可靠性与智能化工程机械,支持开发大型盾构机、掘进机、采煤机、矿山设备、冶金设备、港口机械和垂直输送设备等工程机械新品种。强化制造技术研发,推进骨干企业加快高压液压元件及系统、关键传动部件等核心技术研发,形成关键配套、部件批量生产能力;鼓励发展机电液一体化大吨位挖掘机、大吨位混凝土搅拌施工设备、盾构机等高端工程机械产品制造,并积极参与军品制造。加强企业资源整合,加快厦工与中航合作、龙工生产线优化升级改造、沙县厦工传动设备、晋工智能化叉装机产业化技改等项目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引导企业“走出去”,利用国家鼓励装备制造业对外投资和“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推进海外市场布局,实现富余产能转移,吸收国外工程机械产品技术,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

相关阅读:

福建“十三五”生态省建设专项规划:严格控制火电新建项目 力争明年底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工业转型升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