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陕西十三五规划:建设大型清洁煤电基地 每个矿区建设一个低热值煤发电厂(全文)

2016-04-27 08:19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陕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十四章 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

金融。壮大地方金融,加快构建贷、投、债、股、信、险、财、租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金融中心。支持长安银行、秦农银行、西安银行拓展业务,支持西部证券、开源证券、陕国投、长安信托、西部信托、永安保险等转型升级,支持陕西金融控股集团和陕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多元化发展。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新三板”挂牌。

物流。提升西安国际陆港、航空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口岸四大平台功能,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商贸物流中心。提升西安全国物流节点城市辐射能级,强化宝鸡、延安、榆林、安康等重要物流节点综合服务功能,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物流示范园区。

信息服务。发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优势,推进西安、咸阳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建设。深化电子政务应用,重点建设政府信息公开、政民互动等服务平台。发展信息增值服务,大力培育网络娱乐、数字出版等服务新业态。提升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功能。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超2000亿元。

旅游。深化同丝绸之路沿线省区、国家间的旅游合作,共建丝绸之路国际黄金旅游带。积极开辟空中丝路航线,新增3-5个国家5A级景区,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建成国际红都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建设秦岭、黄河国家公园,打造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渭北休闲旅游度假区、黄河风情旅游带。推进31个文化旅游名镇和450个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设。

电子商务和商贸。引导知名电子商务龙头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功能性中心。建好西安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实施电子商务入村工程,建设一批“电子商务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依托重要流通节点城市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加快打造3-5个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重点建设20个社区综合服务示范中心和10个多功能乡镇商贸中心。

健康养老。鼓励社会力量建设运营健康养老设施,发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营养辅导、母婴照料等专业机构,培育大健康产业链。推动医养结合,支持养老机构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支持秦汉新城、户县、华阴等打造全国健康养老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提供就业岗位50万个以上。

第十五章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第一节 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高标准农田1025万亩。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探索耕地休耕轮作,确保粮食产销基本平衡。改造乔化果园,发展山地矮化苹果,推进果业提质增效。围绕“北羊、南猪、关中奶畜”布局,推进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打造一批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推进设施蔬菜、茶叶标准化示范园建设,推进菜茶产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粮食总产1250万吨、水果2200万吨、蔬菜1600万吨,肉蛋奶分别达到135万吨、60万吨和220万吨。

第二节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创立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深化供销社体制改革。到2020年,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分别达到10万户、6万家和4万个。

第三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抓好渭北苹果、秦岭北麓及秦巴浅山区猕猴桃、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红枣、西咸新区都市农业、陕南富硒有机食品、汉中平原生态农业、陕北小杂粮等特色板块发展。实施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工程,省级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到450个左右。建设陕西省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推进全产业链开发。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都市农业、体验农业和创意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到2020年,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

第四节 提高农业科技和信息化水平

发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用,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建立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同盟,开展高产、绿色增产模式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打通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振兴现代农作物种业,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智慧农业。

第五节 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和执法体系,强化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的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监管,建设农产品“三品一标”可追溯体系。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60%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优质安全品牌占到30%以上,农产品监测抽检实现全覆盖,主要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

第十六章 拓展信息经济发展新空间

实施“互联网+”计划。推动“互联网+制造”,发展众包设计研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推动“互联网+能源”,建立能源生产运行的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对接和生产消费智能化。推动“互联网+农业”,建设安全农产品、农资等消费和采购平台,打造国内领先的杨凌“农科城”互联网运营中心。推动“互联网+商贸”,大力发展特色行业电商、农村电商和跨境电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推动各类专业市场线上转型。推动“互联网+物流”,加快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智能仓储和物流配送调配体系。

大数据与云计算。加快推进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行业大数据示范应用、产业环境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和国际合作等行动计划,强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示范应用。推动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技术和服务的融合发展。积极开展西安—西咸新区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试点示范,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数据核心区。

第十七章 促进产业融合业态创新

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瞄准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依托龙头企业和重点园区,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中心,打造创新能力强、产业集中度高、配套能力高效的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

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推广“陕鼓服务”模式,支持企业由设备提供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变。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专精特新”科技型优势中小企业积极向研发、设计服务上游扩展。到2020年,省内制造业龙头企业服务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30%以上。

推动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支持企业开展产品定制、零部件定制、柔性制造、个性化制造等新业务、新服务。鼓励省内大型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技术、开发、营销、推广等资源,开展众包、协同创新。推动省内中小企业与陕汽、三星等龙头企业开展协作配套,提高本地配套比例。

第十八章 推动民营经济加速发展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精神。提升民营企业发展水平,深化神木、府谷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改革,实施千企示范万企转型行动。抓好中小企业成长梯队建设,建立省市县三级小微企业成长库。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与丝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推进民营企业组团境外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陕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