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陕西汉中十三五规划:建设一系列火电、水电、风电等项目 加快推进分布式能源(全文)

2016-06-28 08:17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陕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十章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旅游基础设施。 重点构建“四环红太阳”全域旅游交通网络,优化汉中至西安、成都、重庆、天水城市群旅游绿色通道,开通区域性城市旅游专列,加密汉中直通航线、开通支线航班,建好环秦巴生态旅游公路和沿汉江公路,连通景点支线道路。强化与毗邻市县的统筹协调合作,争取开通洋县—太白—周至秦岭东环线,略阳—留坝—凤县—徽县秦岭西环线,汉中—广元—陇南巴山绿三角环线,南郑、镇巴等县—通江—南江巴山腹地环线等旅游环线。实施全域旅游工程,打通连接市域环秦岭巴山交通圈,打造沿汉江生态旅游圈、中心城区两汉三国文化旅游圈,形成全域跨界旅游大格局。重点建设自驾车旅游服务区、自驾车营地、房车营地、徒步营地,设置低空旅游基地,重点建设通用航空、热气球、动力滑翔伞等配套设施。合理规划水上旅游线路,重点建设汉江、嘉陵江轮渡和汉江索道,大力发展观光巴士。加快旅游景点停车场、星级厕所、环卫和消防等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旅游服务体系。 建设汉台区大型旅游商品购物超市和各县(区)特色商品购物场所,在主要景区、酒店及旅游咨询站布置旅游购物点,建设一批高端化、特色化、精品化的主题酒店和客栈,打造一批汉中特色旅游街区。完善全域旅游公共信息、咨询服务、投诉处理、应急处置、紧急救援、旅游保险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创新营销理念和活动方式,打造两汉三国核心区、中国最美油菜花海等重点旅游品牌。建立完善旅游服务标准,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素质,提升行业自律水平。

专栏 13 旅游产业重点项目

重点旅游景区。 华阳景区、黎坪景区、青木川景区、张良庙紫柏山、武侯墓祠等国家5A级景区创建,天台山、大汉山、午子山、五龙洞、南沙湖等国家4A级景区创建。

旅游基础设施。 两汉三国文化景区、张骞文化园、天汉楼旅游产业集散区、南郑县南湖景区、洋县金水银滩景区、西乡县米仓山生态景区,宁强县汉水源森林公园、留坝县营盘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佛坪县“秦岭四宝”主题旅游区,城固县南沙湖休闲度假区、勉县月亮湾温泉旅游休闲度假景区,略阳县杜仲主题公园,镇巴县西北苗族风情谷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旅游名镇项目 。留坝留侯镇、勉县武侯镇、宁强青木川镇、洋县华阳镇、南郑青树镇、西乡骆家坝镇等旅游名镇建设。

乡村旅游项目 。重点村乡村旅游项目。

第六篇 彰显底蕴 着力建设文化名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中国汉文化传播示范基地,为建设富裕、和谐、真美汉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2%。

第二十一章 构建文化名市核心价值体系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三市”建设,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和中国道路学习宣传教育,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大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岗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的道德品质。传承红色革命文化,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提升民俗文化,传导正确的价值取向,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素质,形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素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技知识。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增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讲好汉中故事。积极开展文明城市、镇村、社区和文明单位、学校等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

彰显汉中精神 。 弘扬以张骞为代表的勇敢顽强、胸怀天下的开拓精神,以诸葛亮为代表的忠贞不渝、鞠躬尽瘁的爱国精神,以蔡伦为代表的聪睿明智、勇敢探索的创新精神。体现慈善友爱、智慧理性的仁智魅力,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局面,展示崇尚进取、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坚定勇于争先、奋发有为的图强意志,彰显“仁智、和谐、开放、图强”的汉中城市精神。

第二十二章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第一节 做强文化基础

加快建设文化设施,高标准建设汉中大剧院、市图书馆、博物馆、市工人文化宫等市级重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按国家三级以上标准改造提升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加快镇(街道)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综合性文化室和群众文体活动场地建设,建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的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统筹有线、卫星、无线电视网建设,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到2020年,县区“两馆”达标率、镇文化站上等级率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室)、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力争国家和省级文化先进县比例分别达到50%、80%。

第二节 做优文化服务

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艺术活动,开展全民阅读、全民科普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进社区)等文化惠民工程,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范围,鼓励经营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和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引导民间组织、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服务、演展和科技普及活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第三节 做好文化传承

加快建设龙岗遗址、西汉三遗址等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加强东关正街、南关正街、古汉台、武侯墓(祠)、青木川等风貌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物保护重点单位的维护和管理,加大川陕革命老区遗址、旧居保护修缮力度,提升纪念设施教育功能。推进市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构建以市县(区)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全面启动秦蜀古道文化线路申遗前期工作。完善中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加强蔡伦造纸、汉调桄桄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新建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厅)、传习所,推进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体验保护区和3个入选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建设,打造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品牌。鼓励和扶持表演性、生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向市场搞活演艺、开发产品,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古籍整理保护,实施古籍数字化及专题数据库建设,做好古籍珍贵名录建立、古籍宣传培训。保护和发展优秀的宗教文化。

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第一节 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围绕建设中国汉文化传播示范基地目标,积极整合文化资源,准确把握文化发展新趋势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文化产业体系,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科学规划发展重点,优化“一心、二轴、三带、四品、五区、六产、九园”文化产业布局。

专栏 14 文化产业布局

一心。 将汉中中心城区建成秦巴区域文化产业中心。

二轴。 建设汉江和嘉陵江文化产业轴。

三带。 建设秦岭、巴山和羌族文化带。

四品。 打造两汉三国、民俗、红色和绿色生态文化品牌。

五区。 建设两汉三国、川陕老区红色、大秦岭生态、秦巴民俗、中华栈道文化展示区。

六产。 壮大文化演艺娱乐产业、数字传媒产业、出版印刷业、文化节会业、文化用品及工艺美术品业、网络文化及创意产业。

九园。 龙岗遗址文化生态园 ,重点建设龙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佛禅文化体悟区、龙岗文化体验旅游观光区、湖岸休闲度假区、田园风情观光区。中华汉城文化产业园 ,以西汉三遗址、天汉文化公园项目为载体,重点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会展、商业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兴元汉文化产业园 ,建设以两汉三国历史文化为核心的三国城等主题公园、会展中心、体育运动中心、学校、医院等。勉县诸葛文化产业园 ,以勉县县城为核心,以诸葛亮及三国文化为意象,以诸葛古镇为载体,建设诸葛文化产业园。城固张骞文化产业园 ,建设张骞博物馆、景观大道、张骞文化主题广场、民俗街区等,建成集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意、旅游开发为一体的文化园。洋县蔡伦文化产业园 ,以龙亭镇及蔡伦墓为核心,以中华纸文化为主题,建设文化创意和创意农业的蔡伦文化产业园。羌文化产业园 ,以略阳、宁强羌文化保护区为重点,建设包含文化保护、大型演艺、民俗体验等内容羌文化产业园。现代文化广告创意产业园 ,以“一江两岸”为舞台,以汉水文化和绿色文化为题材,以体验式创意转化服务、特色演艺、特色商贸、旅游休闲等为配套支撑,打造观光旅游、特色餐饮、休闲娱乐、动漫产业中心和滨江文化公园。网络电商产业园 ,建设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网络电商创业园和小微企业孵化园。

第二节 壮大文化产业规模

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体育深度融合,加强文化内容、形式、服务等创新,培育壮大文化产业。进一步简政放权、激活市场要素,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抓好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资产重组,支持汉中文化传媒集团公司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全面提升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水平,重点发展壮大演艺娱乐、数字传媒、出版印刷包装、文化节会、文化用品及工艺美术品、网络文化及创意等产业。完善文化资产评估、文化产权和版权交易体系,积极发展版权代理、文化经纪、评估鉴定、担保拍卖等各类文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优化文化市场发展环境,创新文化市场监管方式,促进文化产品、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市场健康发展,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第三节 打造文化 精品力作

鼓励原创性文学、歌舞、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艺术等文化精品创作,每年打造2-3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精品。提升《汉颂》、《韩信拜将》、《薅秧歌》等剧目,拍摄大型历史记录片《汉中栈道》,创作实景舞台剧《出师表》,制作张骞题材的舞台剧和影视作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大众文化产品创作和公益性文化活动,支持业余文艺社团、民营剧团和业余文艺骨干、乡土文化能人等,创作一批体现本土文化特色、深受群众喜欢的优秀作品。鼓励推出网络原创作品,促进网络文学、音乐、微电影等健康繁荣发展。

专栏 15 文化名市建设重点项目

广电设施。 县城数字院线影厅,县级广播电视高山台基站,城固县广播电视传媒中心,略阳县影视中心扩建,佛坪县影剧院,留坝县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免费全覆盖工程,镇巴县移民安置点基层文化活动器材配送工程等项目。

文化场馆。 汉中大剧院,市县图书馆,市县文化馆,市博物馆南院改扩建市工人文化宫建设,龙岗寺遗址博物馆(含考古研究和游客服务中心)及遗址保护,城固县博物馆,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勉县综合文体中心,佛坪县陕南山地民俗博物馆,西乡县李家村何家湾新石器遗址保护博物馆,佛坪县博物馆,留坝县民俗文化博物馆等项目。

文物保护开发。 城固县宝山仰韶文化遗址保护及综合开发,南郑县圣水寺文物保护与提升,城固城隍庙、杨候禅院、洞阳宫等文物保护及综合开发,城固县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保护及综合开发,勉县文物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略阳县省级重点古建筑保护工程和文物保护及文化传承等项目。

红色文化提升。 中共陕南军委旧址保护维修改造,何挺颖故居改造提升,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修缮改造,汉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升级改造等项目。

非遗传承开发。 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略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镇巴民歌传习所等文化传承保护,汉中全域旅游演艺大舞台,宁强县羌族文化产业园,留坝县文化产业创意园区,佛坪“神仙豆腐”产业园区,“丝绸之路”景观园,略阳县杜仲主题公园,宁强、略阳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略阳县陕南氐羌民俗文化村,陕南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和网络广播电视新媒体业态等项目。

文化精品。 大型历史歌舞剧《大栈道》、《汉颂》、《韩信拜将》等舞台剧目提升,电视剧《汉使张骞》、大型历史记录片《汉中栈道》和《汉水汉中》制作,实景舞台剧《出师表》创作等项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陕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