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去产能不喊口号看数据:任务进行到哪一步了?

2016-07-05 17:26来源:分析师徐彪作者:徐彪、许向真关键词:煤炭行业煤炭企业煤炭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那些年我们一起改革的纺织业

在后工业化时期,在经济增速降档的当下,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当口,去产能无疑是一个大工程。大事面前,中国人讲究“以史为鉴”。于是改革如何推进、去产能如何落地这件事,我们可以回到上个世纪,去看看朱镕基时代纺织业的去产能始末。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故事还要追溯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原来那一年小平爷爷不仅画了一个圈,还由此带来了全国范围内的一次投资高潮。

事情的根源在80年中后期,高通胀迫使决策层执行了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从而导致了经济增速的下滑和市场需求的持续低迷。为了刺激经济,政策面用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强刺激,果然,经济基本面从1992年2季度开始迅速回暖。全年GDP增长率达到14.2%;CPI从1992年3月开始突破两位数,1994年达到改革开放以来最高峰24.1%;M2激增,当年增长率达到31.28%,同时银行信贷放松,1992年的金融机构现金投放量是1991年的2倍多,1993年更是高达1528.7亿元。大量的货币涌人市场,掀起了一股投资热潮。

高速的信贷投放引致的固定资产投资激增,引发社会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积累了大量低效产能和过度杠杆,而市场却因为体制障碍无法进行有效的出清,导致资源错配,大量无效产能集中在低端产品的供给领域,信用资源浪费在亏损部门。

随后,在政策收紧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双重挤压下,全社会的总需求出现萎缩,进一步反射出供给端的过剩,1997年前后,国有企业亏损面高达40%,产能利用率和开工率极低。其中纺织行业问题最为严重,产能利用率已不足40%。

投资热、宽信贷、高通胀、过剩产能、企业亏损——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在15年和16年一季度,又重新面临上世纪末的选择:继续大水漫灌式经济增长,还是攻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

当时的选择是后者。1997年末,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了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1998年1月13日上海申新纺织九厂压产改革第一锤拉开了去产能的改革序幕。针对产能过剩问题,朱镕基总理主要从四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①以纺织行业为首,明确去产能指标

首先,针对当时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纺织行业,政府在98年《国务院关于纺织工业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解困扭亏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去产能的主要目标:从1998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淘汰落后棉纺锭1000万锭,分流安置下岗职工120万人,到2000年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

从历史进程来看,1998年确实因此成为了纺织业的重要拐点。有效清理过剩产能之后,全行业在1999年终于扭亏为盈。

另外,在98年去产能以前,纺织行业连续亏损,ROE也一直为负,而当98年纺织行业真正开始压锭以来,全行业的ROE很快就恢复甚至超过了产能过剩之前的水平。

如果把ROE三项分解来看,虽然杠杆率从高位回落,但销售净利润和资产周转率都有明显的回升,是推升ROE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在去产能的过程中,企业不再进行非理性的无序投资、扩产,于是生产的效率提升,反映到数据上,我们看到企业营收的恢复速度要快于总资产的增长速度,这就导致了资产周转率的回升。另一方面,在去杠杆的过程中,企业负债成本减轻、运营效率提升,反映到数据上,我们看到企业利润的恢复速度又要快于企业营收的恢复速度,这就导致了销售净利润率的回升。

②实施债转股,剥离银行不良债务

今年3月中旬,尚福林在两会部长通道的暗示,以及总理在人大会议闭幕后的讲话,一度引发了对新时期通过债转股降低全社会杠杆率的猜想。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处理国企不良资产的时候,债转股就曾试行过。当时的承接主体是国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在不良资产处理中分别对应建行和国开行、工行、农行、中行。即由银行将不良贷款出售给AMC,AMC承接之后将此转换成对负债企业的股权,以时间换空间,待企业度过经营低谷后(业绩改善、周期复苏、资产重组、上市等)出售股权来实现盈利。

债转股的试水也取得一定成效。20世纪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一度达到20%以上,在四大AMC成立后四年的2003年,不良率已经下降至17.9%。相关统计也显示,在改革推进后的几年里,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持续位于下行通道。

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

大家还记得“权威人士”在谈及下一阶段政策环境的时候是怎么说的吗?“稳健的货币政策就要真正稳健,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与上世纪末的做法完全吻合。98年那一轮改革中,在对实体经济大量投放货币和信贷资源之后,政策面缩紧银根,有效地抑制了高通胀走势。

④加速城镇化,刺激新需求

改革的第四项措施是在需求侧通过房改、税改、汇改等措施,带动高速城镇化,并由此释放新需求,作为对供给侧改革的补充。数据显示,1999年到2000年是我国加速城镇化效果最明显的一年,城镇化率由30.89%陡升至36.22%

从改革效果来看,整个进程在淘汰落后产能、国有企业改革和不良债务剥离上取得可观成果,但也带来了失业和居民财富滑坡等后续问题。

原标题:去产能不喊口号看数据:任务进行到哪一步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行业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煤炭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