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去产能不喊口号看数据:任务进行到哪一步了?

2016-07-05 17:26来源:分析师徐彪作者:徐彪、许向真关键词:煤炭行业煤炭企业煤炭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审视:还有哪些不一样

上一部分内容大致梳理了98年以纺织行业为首的改革进程,我们可以看到与今天面临的局面在许多方面颇为相似。但毕竟时过境迁,在以史为鉴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这一轮去产能所面临的一些新环境。

①涉及领域更广,任务更重

98年去产能的重点领域是以纺织行业为典型的轻工业;而与17年前不同,此轮去产能的主要对象是重工业:包括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等。且这些对象仍然大部分集中在国企,去产能难度高、压力大。

另外就规模来看,当年的重点纺织行业去产能目标主要是淘汰落后棉纺锭1000万锭,分流安置下岗职工120万人;而这一次,仅就煤炭行业,从目前已经签订责任书的25个产煤省区来看,已经涉及8亿吨产能和150万职工——再算上钢铁以及后续将跟进的有色、玻璃等行业,体量同年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②去杠杆的方式将更加温和

17年前对于银行部门的不良债务主要采取成立AMC进行债转股的方式,但是从“权威人士”讲话来看,债转股这条路大概率将遭封堵。四大AMC为处理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应运而生,但目前已基本实现商业化,则其对是否接手不良债权的标准可能提高,能处理的不良债权规模有限。

因此这一轮去杠杆的过程恐怕难以重现当时的立竿见影,而大概率将通过渐进式的债务违约配合“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来完成企业部门的去杠杆,与此同时通过适当的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加杠杆保持经济的韧性。

③强调创新驱动,通过增加有效供给刺激总需求

在98年的改革中我们看到,在需求端的刺激主要通过税改、房改、汇改等措施加快城镇化进程,进而刺激新需求。但17年后的今天,在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0%的情况下,再想通过这一方法进行需求端刺激恐怕难达期望。而我们发现这一轮调结构中,创新被充分和反复强调。通过创新驱动增加有效供给,即增加能够满足需求的供给,将是这一轮改革同98年改革的一个显著区别。

从现在到将来,可以期待什么

有了动机,有了参考系,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政策面如此频繁地表决心,我们一定要往下做。按照“权威人士”的说法,即使“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即使会牺牲一些增长数据,即使“没几个政治家敢于真正付诸行动”,也要做下去,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可喜的是,从这几个月来看,去产能的工作看到了更加周密的计划和更加接地气的方案;可盼的是,当年的改革重地纺织行业在化解过剩产能的进程中全面改善了业绩,则如果改革这块石头真正落地,我们可以期待煤钢行业、以及之后跟上的其他领域也迎来一波改革红利。

去产能周期,我们走到哪了

谈产能过剩的问题,本质上是供需关系的博弈,所以要去判断在去产能这个周期里我们现阶段的位置,工业品价格是一个非常好的指标。时间轴上看,工业品价格在12年底面临一次底部,13年中一次底部,14年末一次底部,15年末一次更深的底部。13年年中探底之后,13年下半年到14年上半年有一个稳定期;但是2014年8月份以后工业品价格再次经历了一个猛烈的下跌,这一部分下跌大约在去年8-10月份才稳定下来,其间再次造成了企业盈利非常严重的恶化和企业设备利用率的下降,或者说是又一次突出了产能过剩问题。

再看从14年底到15年上半年(环比数据清晰一些),在这个期间内实际上经济的总需求并没有明显的恢复,但工业品价格却迎来了一个回稳期。何解?答案在于私人部门的去产能。民营企业的市场化属性使得其面临需求端冲击的时候,自发完成了一部分市场出清。民企去产能在去年二三季度表现的比较活跃。

故事往下走,15年的工业品价格再次面临底部,且比起前三次来得更深。而这一轮的暴跌根源在于,民企的自发出清放在整个供需错配的大环境里仍是杯水车薪,去产能的重头国企仍然步履蹒跚,这个问题在去年底被市场反映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在15年11月份,我们看到政策面开始下定决心要去产能,这是为什么去年12月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产能放在这么重要的一个位置上。而除了明确去产能将在下半年加速以外,我们更要明确这一轮去产能的领域已经由民企过渡到国企。

针对从民企的去产能到国企的去产能,我们还将在未来半年看到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市场主导的去产能会逐渐演变为由政府主导的去产能。这一轮政府主导的去产能是从二季度开始的。标志在于一季度数据抢眼的投资乃至整个需求端在二季度有了明显回落,政策面由需求端的刺激转向供给端的去化。

我们再提供几个数据作为佐证。参考98年那一轮改革,可以看到有几个宏观指标伴随着去产能的推进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可以作为我们判断目前所处阶段的一个标准:比如投资、比如信贷、比如通胀。

先看投资数据。我们知道,15年下半年是投资比较低迷的一个时期,一直到今年年初,在“稳增长”大论下,一季度的投资数据勉强高于去年全年数据;而在老增长路子下向来吃香的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回升,贡献率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半壁江山。二季度风向改变,即我们所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速、去产能提速,你可以看到投资数据的各个分项已经呈现一定回落的迹象(或者至少是持平而不再继续膨胀)。而这个迹象才刚刚开始,所以我们认为这是表明这一轮去产能提速在即的一个证据。

信贷数据给出了相同的结论。一季度超预期的信贷投放在二季度已经看到了收敛。

通胀数据亦然,货币政策趋紧带来社融规模和信贷规模的一定萎缩,进而造成CPI物价指数的窄幅回调。

同时,98年那一轮改革还伴随着一个需求回落的过程,我们从当下的数据中也发现了这一特征。

说了这么多问题其实本质只有一个,去产能启动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需求端收紧,而这个特征会反映在投资、信贷、通胀等等指标上面。基于这些指标审视当下国内经济环境,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为下半年开始是去产能工作全面展开的攻坚阶段。

原标题:去产能不喊口号看数据:任务进行到哪一步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行业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煤炭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