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国际正文

破除天然气垄断要搞“私有化”?俄罗斯是怎么进行天然气改革的

2016-08-03 13:36来源:能源杂志关键词: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市场天然气消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搭建国内天然气市场化交易平台

自2006年起,俄罗斯政府就已尝试搭建国内天然气市场化交易平台。2006年至2008年间,俄罗斯政府建立了一个电子交易平台(Electronic Trading Platform)进行天然气市场化交易试点。2008年,俄国气利用此平台销售天然气31亿立方米,诺瓦泰克和俄国油等公司则利用此平台销售天然气近30亿立方米;上述60余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平均销售价格高于当年俄罗斯政府管制定价约30%。尽管该电子交易平台在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关闭,但其在数年的运营期间为俄罗斯政府搭建全国性天然气市场化交易平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14年10月,俄罗斯国产天然气作为一个交易品种在圣彼得堡国际商品交易市场上线,初步实现了部分国内天然气的市场化定价。根据政府规定,俄国气可以在此交易市场上按市场化定价而非政府管制价格销售175亿立方米天然气,但此外其它天然气销售仍必须按照政府管制定价执行;诺瓦泰克、俄国油和卢克石油等其它天然气供应商总共可以在此交易市场上按照市场化定价销售175亿立方米天然气,且其它天然气销售既可以按照政府管制定价执行,也可以按照市场化定价或其它议价方式执行。从天然气在圣彼得堡国际商品交易市场上线后的表现看,其场内交易日趋活跃,越来越多的交易者参与到对天然气合约的买卖活动中,同样为未来俄罗斯国内天然气实现市场化定价积累了经验。

俄罗斯天然气市场化定价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面临的挑战

尽管俄罗斯国内天然气市场消费规模巨大且消费群体众多,政府也已初步依托圣彼得堡国际商品交易市场搭建起了市场化交易平台,但该国天然气市场化定价机制形成仍然面临挑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天然气供给垄断的挑战。从全球范围看,美国是天然气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上游天然气供给有超过6000家规模不同的油气公司。与之相比,俄罗斯国内天然气市场主要由俄国气、诺瓦泰克和俄国油三家公司负责供气,气源过于集中。根据市场经济学原理,在国内天然气供给相对充足或者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俄罗斯国内众多的天然气消费群体能够在客观上基本满足市场化定价的要求;但在国内天然气供给相对紧张或者供小于求的市场环境下,俄罗斯国内天然气市场可能形成“卖方市场”,即三大天然气供应商控制了定价的主动权,极有可能形成垄断。此外,俄国气和俄国油都是国家石油公司,俄罗斯政府分别是其控股股东,因此两家公司都承担了巨大的社会责任及非市场化义务,同样也不利于俄罗斯天然气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形成。

二是天然气输送基础设施垄断的挑战。俄国气是俄罗斯国内唯一的天然气输送管网运营商,既负责运营由全长约17万公里高压输气主干管道组成的统一天然气输送系统,还负责运营由全长约75万公里中压和低压输气管道组成的支线管网及城市燃气管网等。无论是俄国气还是诺瓦泰克以及俄国油等公司,在使用上述管网系统输送天然气时,都要支付一笔由政府管制定价的输送费用,其中80%为天然气管网使用费,另外20%为运费。由于俄国气与其它天然气供应商在市场上存在竞争关系,其垄断了俄罗斯境内的管道系统无疑将使所谓“自由市场”的大打折扣。

三是社会稳定的挑战。俄罗斯国内市场对天然气的需求规模巨大,2015年该国近三分之二的天然气产量都用于国内市场消费,天然气作为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影响覆盖发电、工业以及居民用气等众多领域。作为全球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俄罗斯政府长期将国内天然气销售价格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作为一项重要福利满足国内工业及居民用户需求。2015年,俄罗斯天然气政府管制价格仅为3641卢布/千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一旦天然气实施市场化定价,天然气价格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必将出现较大幅度,将大幅降低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也将迫使居民用户承担更多能源支出,可能导致执政政权支持率下降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原标题:破除天然气垄断要搞“私有化”?俄罗斯是怎么进行天然气改革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发电查看更多>天然气市场查看更多>天然气消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