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评论正文

工业革命迅猛发展 电力能源领域变化加剧

2016-09-27 15:50来源:36Kr关键词:智能电网能源领域工业革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不意味着我们将脱离电网——我们今天所知的发电站和输电线会仍然存在。围绕着这个电能生产和传输的主干系统,我们也会有一个分布广泛的小规模生产、储存和运输电能网络。这个网络将会有很多组成部分:屋顶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充电和放电的电池、电动车辆和对应的充电网络。

你可以把中央主干和分散的外围分支之间的关系想象成类似地铁系统和Uber之间的关系。

在其主干线路,地铁系统有着高得多的绝对运输能力,而且能够在特定范围内非常高效地运输大量人群。围绕着这个主干,我们有Uber——这是一种高度分散,在当地行之有效的方式,它把乘客送往地铁主干线路,吸收运输能力的波动,甚至在经济效用允许的情况下直接参与竞争。大部分乘客出行时多数时候还是会坐地铁——但是任何能够完成多种“最后一公里”运输的一方很可能将会有更为诱人的盈利模式。

最重大的改变将会是这种分布式网络将有效地超越并最终取代电表:那个计算我们电费的有形设备,还有现在我们所说的“电表记录了的”(发电站集中供电)和“电表没有记录的”(消费者自主发电)两种环境之间的分界线。

随着自主发电的一代消费者和能量储存的兴起,尤其是可调度发电设备(现在的公用事业部可以利用、倚赖这些资产,把它们当作“虚拟的发电站”),电表上和电表下之间的界限注定会变得模糊不清——直到最终消失。所以取而代之的将会是什么呢?

电表很有可能会被一种全新的能源层级所取代,在这里电能得以储存、交换和使用。就像是一个分布式的“能源互联网”,不为一个主要的协调器所控制,而是像一个分布式商品市场在运作。我们在这个市场上能找到什么?

我们接触的将会是一种非常基础的商品:电子。但处理它们有很多不同的方式。

我们也许会看到一小部分简单基于电能的衍生品合约被创造出来取代电表简单粗暴的计价,并基于一些可能的原生资产来支付费用,具体如下:

电能生产方的产能,例如太阳能电池板,天然气发电站或者核电站。

电能消费方——例如一栋楼或者一辆车——所支付的费用。

电能储存方通过储电工具(例如一枚电池或者一辆车)套利所获取的收益。

分布式的物联网让这个商品市场从根本上是可行的,事实上也是必然的。一旦这些原生资产能独立作用,市场上将会出现两种非常稀缺的资源:信息与信任。正如20世纪的能源协议所说“为了换取dxdt,你同意自己的选择受到限制”,而21世纪的能源协议可以这么说“为了参与这个生态系统,你必须证明并且付出所要求的信任。”

“所要求的信任”是指什么?参与市场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每一种都自带要求。

如果你是户主,你的需求就是让家里的灯能亮着——换句话说,让市场像我们之前习惯了的电表那样运作——那么你需要提供一个账单地址,可能还有信用记录。

如果你是一个动态断路器,需要获取就近的一个负载均衡器上面的信息,你需要出示相应的电子证件来获得读写信息的许可。

如果你想作为一个实体在这个市场中进行交易,并且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来获利,那就需要更高层次的信任。如果你想成为这个市场中的一名大玩家——比方说,运作一批电动车队来不断地购买、储存、出售和利用电能——这也需要许多不同和持续的信息和信任互换。假以时日,某种形式的规则或者自律会出现,尽管现在还很难说会是什么。

有趣的是,如果最终这一切得以实现,这将代表着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梦想的一些东西的到来;某个人尤其对此梦寐以求。这个人就是JeffSkilling,而他的梦想就是安然公司。

我得澄清,臭名昭著的安然可说是罪有应得。然而,你不禁会认为Skilling显然是领先于他的时代。但历史的教训很清楚:这要奏效的话,得需要像互联网一样的分布式系统,而不是像安然那样的集中式模型。理由嘛,不言而喻。

所以,这一切要怎么实现呢?尽管这个目的地看上去很理想,但貌似跟今天事物运作的方式有着相当大的区别。最有效的突破口将从哪来?谁将拥有这些信息?而谁又将拥有这些信任?

好吧,让我们先回到第三部分,在那里我们讨论了汽车和增加对稀缺资源获取的其他科技变化。我们特别讨论了目前进行中的从司机文化到汽车文化的过渡,由手机(Uber)带来更多车辆和司机选择,还有由无人车或者租车项目正在带来更多流动性。我们问“汽车会想要什么?”但是我们并没有对车辆方面发生的第三大变化——电气化——有所评论,因为我们特意把这一部分预留到此文。

延伸阅读:

快看看未来的配电网!配电网会出现什么新技术?

刘振亚:到2050年将基本完成全球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能源电力领域的共享经济模式

上海在智能电网中发展储能技术的应用战略

原标题:工业互联革命强势来袭 电力能源业将面临巨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能源领域查看更多>工业革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