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评论正文

工业革命迅猛发展 电力能源领域变化加剧

2016-09-27 15:50来源:36Kr关键词:智能电网能源领域工业革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结果显示,电动汽车将成为能源范式转换中的完美的突破口,原因如下:

正如我们讨论过的,它们是一种分布式的dxdt。

生产和运营一辆(或者一批)电动汽车成本很大程度上会得到来自它另一功能的弥补:交通运输。

它们将成为会“想要东西”的具有产能的实体——而且很可能会得到它们所想要的东西。

它们自身就是重度的能源使用者,诚然它们自身是一种dxdt。

所以,我们终于有了正确的视角来看看ElonMusk的特斯拉宏图计划。

我们已经听说过特斯拉秘密宏图的第一部分:借着Roadster的势头来继续打造ModelS,然后是Model3。

接着我们又听到宏图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特斯拉会成为类似车队管理人这样的角色(尽管仍然会有个人拥有车辆这个过渡阶段)。

而与此同时发生的另一件事,规模会更大:借用电动车势头来发展特斯拉超级电池工厂的产能和充电站,然后掌握充电标准并因此获得dxdt。未来,通用、丰田或者苹果都能制造出电动汽车;Musk和Straubel关心的主要是让所有这些公司都使用特斯拉生产,运行自家系统的电池,并且——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按照特斯拉的充电标准来实施。这才是醉翁之意所在。

还记得之前我们认为未来在新型能源体系中合理的稀缺资源是信息和信任么?

如果Musk能够抓住电动车辆充电标准的话,他能把触手深入到这两种资源中去。他可以利用它们作为一个有力的突破口,来创造并拥有新型的能源商品市场中有价值的部分——在这里SolarCity作为一种一体化的产品选择也会有用武之地,我必须说。

这就是为什么,就像在第三章我们提过对于Uber来说,表象背后真正的较量之一是地图,而对于特斯拉来说,真正的较量不仅仅是汽车,也是充电标准、充电站,以及抓住参与新型分布式能源市场物联网的底层作用因素。

特斯拉不会想在这种变革中落得和康柏一样的下场——他们更愿意成为英特尔(电池架构)、微软(驾驶/按需效率网络),或者思科(充电标准),甚至是几家之和。

在结束之前,我还想最后说一点。

当我们听人们谈论“智能电网”——一项受到广泛支持的大规模公共商业倡议,倡导协调所有分布式能源行为——这将变成什么?我这么说的话会惹上麻烦,但是当你听到“智能电网”的时候,想想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

“电动汽车、太阳能屋顶和动态定价都将运行在智能电网上面”听上去像极了那句过时的广告口号“互联网是在太阳计算机系统上运行的。”事实是,这并没有错。

互联网的主干和相互连接的粘合剂确实在太阳的SPARC架构上面运行(在少数地方,现在依然如此)。太阳计算机的系统对于互联网运作的确起到过重要作用。

但长期来看,他们没能胜出:他们陷入了两种范式之间,既不是新范式也不是旧的。如果一个庞大、集中的智能电网是我们的太阳计算机系统,那么我相信分布式的能源体系会以红帽子Linux的样貌出现——如果有谁在寻找下一个能源体系的话——我会以这里作为探寻的出发点。

总而言之,我能说的就是:事态将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就能源行业而言,我们现在正临近“个人计算机遇到互联网”这种时刻。当个人计算机连上网络时,旧的世界一去不复返——未来的分布式能源体系可能也是这样。

很多事情正纷至沓来:太阳能和风能成本降低带来了低价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运输收入补贴成本的汽车内部能源储存设备来临,汽车本身的所属权本质正在发生变化,逐渐兴起的物联网将所有事物都联结在了一起。

延伸阅读:

快看看未来的配电网!配电网会出现什么新技术?

刘振亚:到2050年将基本完成全球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能源电力领域的共享经济模式

上海在智能电网中发展储能技术的应用战略

原标题:工业互联革命强势来袭 电力能源业将面临巨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能源领域查看更多>工业革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