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新能源电池种类很多,应用也十分广泛,此次主要介绍锂电池从2016年1月至今的技术突破的新闻资讯。
来源:新材料在线 ID: xincailiaozaixian
1.科学家发明锂电池新技术:能量密度提高30% 成本降低
哥伦比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助理教授杨远开发了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全新方法。
图:石墨/PMMA / Li三层电极在电池电解质中浸泡24小时之前(左)和之后(右)的对比。在浸入电解质之前,三层电极在空气中是稳定的。浸泡后,锂与石墨反应,颜色变黄。
首先,他使用了一层“PMMA”(即常见的有机玻璃材料),来隔绝锂与空气和水分的接触;然后在PMMA聚合物上加一层人造石墨或硅纳米颗粒等活性材料;最后,他让PMMA聚合物层溶解在电池电解质中,从而将锂与电极材料导通。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不稳定的锂和锂化电极间的空气接触。采用该结构的电极可以在普通空气环境下完成,更容易实现电池电极的量产。
三层结构电极能在裸露的空气环境中保持稳定,因而使得电池电量更加持久、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该研究可以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10-30%。这种方法在增加电池寿命方面有巨大潜力,有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 。
2.新型软性导电碳材料提升LiFePO4材料性能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Wenju Ren等人从电极结构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软性碳导电剂SCC的概念,软性碳材料导电剂相比于硬碳导电剂能和活性物质颗粒之间产生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电流分布和Li+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减少在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材料的极化,从而显著的提升材料的容量和倍率性能。
Wenju Ren研究了三种不同形貌的导电碳材料——球状、管状和多孔导电碳材料,研究了几种碳材料的sp2/sp3键混合比例、晶体结构、表面缺陷、形貌、比表面积和孔状结构,以及这些碳材料于LFP颗粒的接触情况。其中孔状结构的碳材料具有发丝状的形貌,并呈现出了非常柔软的状态,能够于LFP颗粒之间产生很大的接触面积,这主要是由于这种碳材料含有较大的sp2键比例(约80%),大量的表面缺陷,较小的晶体尺寸(大约4nm),以及巨大的比表面积(>1000m2/g),因此这种材料也被称为软碳材料(SCC),而其他类型的碳材料则被划分为硬碳材料(HCC)和碳纳米管(CNT)。软碳材料由于大量的表面缺陷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因此极大的增加了其于LFP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显著降低了接触阻抗,增加电极的导电性。
3.科学家在锂电池三元层状NMC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教授团队,对锂电池三元层状NMC材料开展了系统研究,对锂的扩散机理及高低温的性能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并发现NMC622具有最好的高低温的性能。
他们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实验验证,发现三元层状正极材料的稳定性与晶格结构中最不稳定的氧有关,而氧的稳定性又由其基本的配位单元决定(TM(Ni,Mn,Co)3-O-Li3-x’:每个氧和过渡金属层中的三个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同时和锂层中的0到3个锂离子配位)。
图: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得到三元层状材料充电(脱锂)过程中起始脱氧温度的变化
通过此模型,他们系统地揭示了层状材料中锂的含量、过渡金属元素的含量及价态、Ni/Li反位缺陷等因素对氧稳定性的调控。这将为今后三元层状材料锂离子电池稳定性的优化提供重要线索和理论指导 。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0月17日,丰江电池发布公告,公司根据发展需要,于2023年10月16日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事业部资源整合并注销铁锂分公司的议案》,议案表决结果:同意5票,反对0票,弃权0票。本议案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根据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公司拟将三个事业部的业务和资源进行整合
构建基于AI数据驱动+电化学材料机理模型的电池管理的平台,将云与AI技术结合,创建了基于大数据建模与训练,推出云端算法,实现电芯级智能监控,提前发现、提前预警。——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高级专家郭晨峰博士(后)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储能网2023年9月11-12日于宁夏银川举办“2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科技日报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课题组、李震宇课题组与浙江工业大学陶新永课题组合作,设计开发出镧系金属卤化物基固态电解质新家族,实现了无任何电极修饰且室温可运行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相关研究成果论文4月5日发表于《自然》。金属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因其宽电化学窗口、
2月14日,内蒙古发布《内蒙古自治区新技术产业化应用指导目录》。目录提出了制造业领域的58个先进技术方向,其中有两项涉及电池技术分别是锂离子超级电容器技术和聚合物电解质材料与固态电池关键生产技术。详情如下: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过程所)获悉,该所“锂电池废料短程利用与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日前获得生态环境部202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据介绍,这项技术已实现锂电池废料中锂选择性回收和介质的短程循环,相关废水减排40%以上,为锂电池废料的短程清洁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外媒报道,现在的锂电池大多使用一种名为钴的稀有和昂贵的金属作为阴极成分的一部分,但开采这种材料需要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其中一种更环保的替代品被称为磷酸锂离子,而一项新的突破可以进一步提高这种阴极材料的环保性能,一旦用完就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使用的能量只是目前方法的一小部分。
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同时,改善能源存储和延长电池寿命的巨大挑战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从便携式设备到电动汽车,我们对这种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大。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助理教授袁洋领导的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团队于2019年4月22日宣布,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通过植入氮化硼纳米涂层来稳定锂金属电池中的
在电池材料创新产品/技术竞逐环节,来自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电解液及辅材等各个环节的电池材料企业均展示出看家本领,目标无一例外地均指向金球奖桂冠。自2013年首届高工金球奖举办,至今已有6年,每届金球奖都获得整个锂电行业的高度关注和业内细分领域企业的积极参与,被誉为“锂电届奥斯
1980年,JohnGoodenough于牛津发明了第一块需要钴的锂离子充电电池。实验证明,钴的能量密度非常高,特别适合体积小却需要大能量的电池。Goodenough通过加热前导部分的方式,自己来提炼钴。今天,大多数商用锂离子电池都采用了钴,但是它造价昂贵。为此,它衍生出了黑色的利益链条:很长一段时间,在刚
在人工智能、健康医疗、激光产业等未来产业领域,东莞可以争取到2020年产值达到100亿元;对于基础较强的工业机器人、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则可以争取到2020年产值达到500亿元hellip;hellip;近日,在首届创新东莞科技盛典上,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发布了《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蓝皮书》,提出了如上发展
近期我们对锂电池材料产业链公司进行调研,与行业专家、公司交流反馈如下:三元正极材料受益于销量快速增长与产品结构提升。根据我们向车企与电池pack企业调研的信息,NCM622、811等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具备高能量密度、钴成本较低等优势,受成本、政策等因素影响,预计将替代其他正极材料。目前国内已有N
据了解,近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该研究为发展高比能、高安全、低成本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提供了一套新的技术方案。16日,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该研究为发展高比能、高安全、低成本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提供了一套新的技术方案。该项研究成果已于1月16日发表在国际学术
天力锂能4月1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占比接近往年水平,暂未研发锂硫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LG新能源首席技术官申榮埈在于韩国首尔举行的“韩国投资周”会议上表示,LG正开发用于城市空中交通(UAM)与高空“伪卫星”的锂硫电池。同时申榮埈称,锂硫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极大的价格竞争力。据了解,锂硫电池是锂电池的一种。锂硫电池是以硫元素作为电池正极,金属锂作为
北极星电池网获悉,近日,厦门大学董全峰教授团队在锂硫电池硫转化的内生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锂硫电池由于其高理论能量密度(2600Wh/kg)、环境友好、硫储量丰富等优点而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体系。然而,锂硫电池在硫到硫化锂的复杂转换过程中存在着可溶性中间体的穿梭效应以
5月25日欧洲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集团宣布,已通过旗下风险投资部门投资美国初创电池材料公司利腾(Lyten),推动开发锂硫电动车电池、轻质复合材料和车载感应解决方案。两家公司在声明中说,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不同,利腾公司开发的锂硫电池不使用镍、钴或锰,从而使碳足迹比目前的电池低60%。此外,
2月3日,北极星电池网获悉,安徽通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0.3GW锂硫电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批复。文件显示,安徽通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马鞍山保税区世港通产业园A1厂房投资建设年产0.3GW锂硫电池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16000m2,建设锂硫电池生产车间一座,配备
据媒体报道,日前《自然通讯》公布了美国能源部下属阿贡国家实验室成功开发并测试了全新锂硫电池。研究人员表示,其开发出的电池原型拥有700次的充放电循环次数,且能量密度有机会做到2600Wh/kg,这一电池的能量密度是当前4680电池的10倍左右。“现在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2022-2025年是固态电池和
碳中和目标下,储能万亿市场正在大幕拉开,于技术创新上亦在持续推进。自有关部门出于安全性能考虑,限制三元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后,磷酸铁锂成为电池储能的主力军。然而,磷酸铁锂能量密度天花板低、低温性能差、材料成本较高的痛点仍未解决。一方面,大储项目往往布局在极端气候地区,要求在高低温
锂硫电池因为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和理论比容量,而且作为正极主要材料的单质硫储量丰富、生产成本较低,被认为是未来储能领域中最具应用前景的一类电池。但是在其实际应用之前还有一些技术难题亟待解决,比如活性材料硫的导电性差、正极体积膨胀、穿梭效应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尤其是可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27日,中创新航董事长、总裁刘静瑜在2022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发表视频演讲时表示,中创新航即将推出350Wh/kg高镍多元电池,满足4C快充高锰铁锂电池,以及400Wh/kg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等新体系电池。在高电压、三元电池技术方面,中创新航率先采用高电压5系产品实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220.6万吨,同比增长21.3%,其中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211.5万吨,全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5.9%。EVTank表示,由于天然石墨出口管制,部分海外客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一则报道引起讨论,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该项研究成果已于1月16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固态电池又迎来一轮热度。据统计,2025年以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杉杉股份1月1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开发针对固态电池用的石墨产品和硅碳产品,并已在客户处进行多轮测试;公司固态电解质复合型负极材料正在开发当中;公司正在自主建立固态电池负极材料评测体系,加速固态电池专用新型负极材料研发。
北极星电池网获悉,1月16日,中科电气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实现净利润盈利28780万元-32534万元,较去年的4171万元同比增长590%-680%。据悉,中科电气主营产品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于动力类、储能类、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等领域,并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4日,贝特瑞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贺雪琴夫妇因涉嫌违法违规内幕交易“龙蟠科技”,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告显示,涉嫌违法违规的事实为:因贺雪琴内幕交易“龙蟠科技”及贺雪琴、罗某某共同内幕交易“龙蟠科技”的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五十条、第五
铅碳电池行业相关概述铅碳电池,又称铅炭电池,是一种创新的超级电池技术,它将巧妙地将传统铅酸电池的成熟性与超级电容器的卓越性能融为一体。这种独特的结合既发挥了超级电容瞬间大容量充电的优点,也发挥了铅酸电池的比能量优势,且拥有非常好的充放电性能——90分钟就可充满电(铅酸电池若这样充、
过去一年,包括硅氧、传统研磨硅碳、新型多孔硅碳等在内的硅基负极,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消费电子端渗透率有所提升,动力电池端示范项目相继落地,产业链上下游也积极扩产。然而,在需求释放、性能突破与产能爬坡的多重推动下,行业仍面临着诸多掣肘与现实考验,有待进一步厘清其背后的驱动逻辑。与
据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促局消息,12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矽立科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签署20,000吨硅碳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资料显示,矽立科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CVD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原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公司。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概述锂电池负极材料由碳系或非碳系材料等负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糊状胶合剂,均匀涂抹在铜箔两侧,经干燥、辊压而成,在锂电池中起储存和释放能量的作用,主要影响锂电池的首次效率、循环性能等。锂电池负极材料可分为碳系负极材料和非碳系负极材料两大类。锂电池负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8日,海创尚纬年产10万吨动力储能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当天正式投产。作为乐山高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要支撑项目,海创尚纬年产10万吨动力储能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总投资4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占地面积504亩,建设动力储能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
外媒消息,美国负极材料生产商联盟(AAAMP)近期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交了一份请愿书,呼吁对违反中国天然和人造石墨负极反倾销法的行为进行贸易调查,并对进口产品征收高达920%的关税。此次请愿书的核心指控是,中国通过大规模补贴以极低价格向美国倾销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造成产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