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今年以来,各地区、有关部门和企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做好去产能、保供应和稳价格工作,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煤炭行业仍处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新的供给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对煤炭产运需衔接与合同签订履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指导各方做好2019年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工作,促进煤炭供需动态平衡和相关行业健康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工作
中长期合同是煤炭产运需各方建立长期、稳定、诚信、高效合作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具体体现,对于促进相关行业健康发展和经济平稳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今年电煤需求大幅增加,市场煤价出现波动的形势下,中长期合同对稳定供需关系和煤炭价格发挥了重要的“压舱石”作用,并得到了产运需企业和社会各方的高度认可。进一步推进2019年中长期合同的签订履行,对巩固提升近年来取得的成果至关重要。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精心组织,结合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切实抓好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工作。
二、早签、多签、签实中长期合同
各有关方面要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及早签订数量相对固定、价格机制明确的中长期合同,鼓励支持更多签订2年及以上量价齐全的中长期合同。中央和各省区市及其他规模以上煤炭、发电企业集团签订的中长期合同数量,应达到自有资源量或采购量的75%以上,且不能低于上年水平。鼓励产运需三方不断创新衔接方式,多签直购直销合同和有运力保障的三方合同。通过煤炭产能置换指标等支持措施,鼓励引导有关方面签订更高比例的中长期合同。
三、规范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行为
(一)规范合同签订行为。鼓励供需企业参照标准化的《煤炭购销合同》进行签订,合同的数量、质量、违约责任等内容应规范完整、真实有效,不得脱离生产经营实际和现有铁路港口运输能力,不得违法采取捆绑签订的方式增加电力等用户企业采购成本。
(二)提高合同的履约率和执行的均衡性。煤炭产运需企业要切实增强诚信意识,合同一经签订必须严格履行,全年中长期合同履约率应不低于90%。鼓励按照均衡原则将年度中长期合同分解到月,并报铁路部门备案优先安排运力。为促进产运需平稳运行,旺季煤炭企业每月合同执行量、淡季电力等重点用煤企业每月合同接收量原则上应不低于全年平均水平。
四、认真做好运力衔接和数据采集汇总工作
(一)运力衔接方面。对煤炭供需双方签订盖章认可且年度单笔合同量在20万吨及以上的煤炭中长期合同,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依据运输能力,组织指导有关铁路运输企业和港航企业做好运力衔接。没有新增运量的既有线路,运力配置不得低于去年水平;2019年新增的铁路运力,原则上应优先配置和保障中长期合同的需求。
(二)数据采集汇总方面。委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对供需双方合同的签订等情况进行汇总。供需双方签订的2019年煤炭中长期合同,应及时登录中国煤炭市场网(www.cctd.com.cn)录入。
五、进一步完善合同价格机制
(一)下水煤与铁路直达煤合同定价机制。煤电双方应继续参照“基准价+浮动价”定价机制,协商确定中长期合同价格。对双方协商能够达成一致意见的,按双方商定的意见执行,如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应按以下原则执行:下水煤合同基准价由双方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协商确定,对协商不一致的,仍按不高于2018年度水平执行;铁路直达煤合同基准价由下水煤基准价格扣除运杂费后的坑口平均价格和供需双方2018年月度平均成交价格综合确定,两类价格权重各占50%。下水煤合同与铁路直达煤合同的浮动价,均可结合环渤海煤炭价格指数、CCTD秦皇岛港煤炭价格指数、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综合确定。
区域内合同定价机制也应参照上年度机制协商确定,对供需双方意见不一影响签订的,各地经济运行部门要本着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协调。
(二)季度、月度长协以及外购煤长协定价机制。各种中长期合同形式,包括季度长协、月度长协以及外购煤长协等均应按照本通知明确的年度长协价格机制执行,价格原则上应稳定在《关于印发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备忘录的通知》(发改运行〔2016〕2808号)规定的绿色区间以内。对外购煤长协确因采购成本较高的,价格应不超过黄色区间上限。
六、扎实做好衔接相关工作
(一)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牵头单位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优化服务,形成合力,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衔接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工作顺利进行。
(二)产运需三方要加快衔接,抓紧完成合同签订。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应在12月上旬前完成2019年合同汇总工作,铁路部门应在12月中旬前完成对跨省区煤炭运力的配置。对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购销合同签订和录入网络系统的,原则上不再保留运力。
(三)各地有关部门和产运需企业要强化落实保供主体责任,不得因衔接工作影响正常发电供热和居民生活用煤需求,切实保证煤炭市场供应平稳有序。
七、加强合同履行事中事后监管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强指导,重点对20万吨及以上的中长期合同进行监管,对合同履行情况实行分月统计、按季评价,同时委托第三方信用机构开展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信用数据采集,建立动态信用记录,适时公布有关履行信用状况。
(二)各地区、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合同履行评价措施,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有效履行合同的守信企业,在有关优惠政策上给予倾斜;对履行合同不到位的企业,进行通报约谈,情节严重的纳入失信企业黑名单。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网络,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情况的监督。加强宣传引导,树立一批守信践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典型。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2018年11月27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价弱势震荡格局短期难改——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4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2025年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4亿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6%,增速加快。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累计产量12.0亿吨,同比增长8.1%。作为传统的煤炭主产地
煤炭供强需弱,煤价震荡寻底——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3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2025年1—2月份,原煤生产增速加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7.7亿吨,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3.5个百分点。春节后煤矿复产速度明显快于需求恢复,主流煤矿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化石燃料如煤炭的地位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尽管面临着可再生能源、政策限制以及环保要求的多重挑战,煤炭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在未来几年的市场中依旧扮演着关键角色。2024年,国内煤炭供需基本面逐步走向宽松,国内动力煤产业链格局延续区域市场分化和结构性变化加
2025年伊始,三峡集团所属湖北能源以一组骄人的能源保供数据叩响新春——2024年全年发电量达到4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21%,创下湖北能源成立20年来的历史新高。其中,省内发电量在湖北省统调电厂中的比重提升至20%。20年如一日,这是湖北能源奋力保障湖北省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缩影。做强做优做大主责
扛牢能源安全首要职责推动煤炭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跃升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刘涛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在局党组坚强领导下,国家能源局煤炭司(以下简称“煤炭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从供需看煤炭2025市场主旋律——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2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连续多年的煤炭保供政策持续推进下,2024年我国煤炭产能对产量的制约基本消除,煤炭政策亦由保供转为稳产,同时煤炭进口量不断突破新高,煤炭供需格局转变,煤炭行业关注的重点也从供给端转向了需求端。
2021年,我国受全球碳减排政策加速推进、新冠疫情、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升级、进口煤缺失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煤炭等能源价格创多年来新高,为保障能源安全,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密集出台一系列能源保供政策,着力改善煤炭供应不足的局面,促进煤炭增产、保供、稳价,有力推动能源安全供应。随着一系列煤炭增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以下简称“1501号文”),该文件的出台将煤电从单一制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价,其中电量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灵敏反映电力市场供需、燃料成本变化等情况;容量电价水平根据转型进度等实际情
近日,14家电力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据北极星电力网统计,2024年,13家火电、水电上市公司预计实现盈利。火电上市公司国电电力国电电力1月21日公告称,预计2024年度国电电力(以下简称“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0,000万元至985,000万元,同比增长(法定披露数据)69.38%至75.62%
近期各省2025年电力年度交易有序开展、市场活力持续释放,飔合科技梳理了各省年度交易结果,据此分析了各省交易的量价情况。(来源:微信公众号“飔合科技”作者:张一)宏观来看,新能源装机激增、挤压火电发电空间拉低了全市场发电成本,煤价下跌、煤炭供需宽松进一步压低火电报价,致使多数省份2025
能源发展年度回顾及趋势展望林卫斌林晓东2024年能源发展回顾2024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较快,预计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59.7亿吨标准煤左右;电力需求强劲,全社会用电量为9.85万亿千瓦时。能耗强度趋于下降,但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创“十四五”时期新高。2024年,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结构显著优化。
2月21日,锡林郭勒盟工业和信息化局、能源局联合召开“推进能源和战略资源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3年底,全盟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达1971万千瓦,位居全国地市级第三,年绿色发电量378亿度,稳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预计2025年全盟新能源总装机规模将突破3000万千瓦,全产业链
上半年,中国中煤把能源保供作为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央企“顶梁柱”“压舱石”作用,增产增供成效显著。做好煤炭增产保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组织煤矿稳产增产保供,发挥产供储销产业链优势,加快先进优质产能释放。上半年完成煤炭产量1.19亿吨,超预算65万吨。迎峰度夏期间,日产煤炭保持60万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甘肃省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甘肃省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合同交易价格区间的公告,详情如下:关于甘肃省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合同交易价格区间的公告2024年第2号为进一步完善我省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对煤炭市场的弹性调控,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引导煤炭(动力煤,下同)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我国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年来,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
积极推进增产增供,2023年1~11月,规模以上原煤产量达42.4亿吨;推进清洁高效利用,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已有58处完成验收,累计建成了602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燃煤机组大比例掺氨清洁高效燃烧技术率先进入工业应用阶段……2023年,煤炭行业以实干和担当交出了一张优秀答卷,充分
据湖南省商务厅重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系统显示,2023年11月全省重要生产资料销售均价环比(以下皆同)涨跌互现。监测样本大类呈现4涨3跌的态势,其中钢材、化肥、水泥、有色金属市场价格上涨;煤炭、成品油、化工产品价格下跌。具体监测情况分析如下:一、钢材市场价格上涨1.6%11月全省钢材销售均价4242
12月5日,2024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在河北省唐山市开幕,共有32家大型煤炭供需企业在现场签订了2024年度煤炭中长期合同,合同总量达4亿吨左右。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是我国能源保供的“压舱石”和“稳定器”,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实现能源保供稳价的重要制度创新,在推动上下游行业健康发展、保障煤炭稳定可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决策部署以及国家能源局能源保供工作要求,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确保西北区域2023年迎峰度冬期间能源供需形势平稳有序,近日,西北能源监管局向陕宁青三省(区)能源企业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安排部署迎峰
今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全力做好能源安全保供工作,印发能源供应保障工作方案,组织召开能源保供工作专题会议,密切跟踪煤炭、电力、油气等供需形势变化,科学研判可能出现的能源供需缺口,动态调整保供措施,前三季度,全区能源供应保障稳定有序。煤炭供应充足
10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2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报告突
8月25日晚间,中国神华披露了2023年半年报,营业收入为1694.42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营业利润481.04亿元,同比下降1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2.79亿元,同比下降19.2%,基本每股收益1.675元/股,同比下降19.2%。中国神华表示,上半年我国能源需求增长,煤炭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煤炭有效产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天津、河北、宁夏、蒙东、甘肃等地电力交易中心公示受理注册的售电公司相关信息,合计7家售电公司。详情如下: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关于公示受理注册的售电公司相关信息的公告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的要求,天津电力交易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行政处罚裁量规则》,全文如下:
5月10日,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在浙江德清揭晓。中船科技首次参评便以品牌强度847分、品牌价值25.28亿元的成绩跻身“自主创新品牌”榜单第11位,彰显了强劲的品牌发展势能。“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主办,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品牌》杂志社等
5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2025年第30号令,《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已经2025年4月10日第20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指出,将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由五级压减为三级,一级不变,原二、三级合并为二级,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绘就绿水青山画卷。5月10日,东方电气绿色低碳技术发布会在四川德阳召开,面向全球用户发布行业领先的绿色低碳产业前沿技术、最新成果与应用场景,向用户提交创新发展的最新答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船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8日,上海市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17号“关于加强上海长宁区虚拟电厂在碳达峰进程中的引领作用的建议”提案的答复。文件明确,长宁区将积极推动虚拟电厂参与市场试点工作,一是针对目前上海商业建筑虚拟电厂“柔性调控、精准响应”特点不够突出的
在“双碳”目标倒逼能源革命的当下,分布式新能源正以每年30%以上的增速重塑电力市场格局。但当投资者还在纠结“隔墙售电”能否打破电网垄断时,头部企业已悄然用“绿电直供”撬动百亿级市场。这两种模式究竟是政策博弈的产物,还是产业升级的必然?本文将穿透概念迷雾,用真实案例揭秘分布式能源的未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六大发电集团一季度报告日前陆续披露,国家能源集团在利润规模与资产扩张方面延续领跑优势;国家电投凭借持续增长动能,营收排名上升1个位次;华能集团喜迎“开门红”,利润总额排在第2。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投营业收入超越华能集团,跻身六大发电集团第二位。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收入
为构建虚拟电厂市场化运营体系,驱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北极星电力网将于2025年5月22-23日在安徽合肥隆重举办“2025第三届虚拟电厂运营与未来发展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将邀请来自行业主管部门、高端智库、领军企业以及具有丰富落地案例的相关代表,共同就虚拟电厂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内氢能产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大冶市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项目成功产氢,标志着我国首套ALK(碱性)与PEM(质子交换膜)联合制氢系统正式落地。该项目不仅是湖北省唯一入选国家发改委“清洁低碳氢能创新应用工程”的重点项目,更开创了国内岩穴储氢技术科研攻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全文如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