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报告正文

报告连载三 | 能源电力数字化转型成果中能源电力消费、电力交易、电力治理等见解

2022-05-25 12:18来源:华云科技关键词:数字化电力交易华云科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 项目亮点(成效)

经济效益:首批交易达成 37 单,合计交易二氧化碳减排量 10985 吨,交易金额 30 余万元。作为此次交易中最大的一家售卖方,正泰集团卖出二氧化碳减 排量 3660 吨,为居民光伏用户创造出额外收益。

社会效益:引领长三角区域碳普惠减排新风尚,更好推动地方提早实现 “双碳”目标。乐青作为首个县级落地示范城市,充分发挥地方产业优势,开 展分布式光伏碳资产聚合试点建设。本项目还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签订战略 合作协议,推动温州乐清市产业上下游联动,实现自愿减排生态圈循环发展。

(案例来源:根据新华社报道等公开信息整理)

2.6 能源电力治理

能源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电力治理不仅关系到电力产业 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其他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积极应对电力 供应体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不断提高电力能源治理水平和效能,能为经济 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2.6.1 能源电力治理发展趋势

(1) 多措并举推进能源双控

早在 2015 年,国家即提出实行能源消耗总量(能源消费上限)和能源消耗 强度(单位 GDP 能耗)“双控”行动(简称“能源双控”)。能源双控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动力。“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 强度双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2025 年单位 GDP 能耗和碳排放比 2020 年分别降低 13.5%、18%。2021 年 8 月 12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 《2021 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浙江省能耗强度 降低进度目标、能量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均为二级预警(形势比较严峻)。浙江省已对多地水泥、纺织、印染、化纤、化工等企业采取限电措施。“双控”意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推动高质量发展。虽然过程需要经历各种挑战,但也是产业深度转型的必经之路。

以宁波为例,宁波作为国家临港重化工基地、华东地区重要能源基地,在 区域产业经济空间布局上碎片化特征明显,规上企业产值中燃煤发电、炼化等重工业占 63.5%。能耗总量全国靠前,工业能耗占 72%。从生产侧看,煤炭占比 37%,石油占比 40%、天然气占比 6%-7%,其他为可再生能源;从消费端看,电能耗能达到 50%-60%。在“十三五”中,宁波主要采取了工业用煤压减、淘汰 35 吨以下小锅炉、使用天然气替代煤炭、对燃煤锅炉开展电能替代等措施。在 “十四五”中,将进一步促进能源体系低碳转型,例如合力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严控新增耗煤项目,新、改、扩建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替代,禁止企业建设自备燃煤设施;同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600 万千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5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

(2) 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基层治理

新时代下,中央对能源电力行业提出了加快建立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等使命要求,这需要将加快推动能源电力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作为重要制度保障。传统上,我国长期重视自上而下的垂直化管理,但是随着分布式能源中能源生产与消费主体界限日渐模糊,能源消费者产生了能源供应治理诉求,基层治理在实体形态上取得突破。伴随能源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市场多种参与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拥有更多对参与能源市场政策制定、实施、变更的期待。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能源业务产权加速向社会资本转移,更加激发了基层参与能源治理的渴望。对能源企业而言,需要摆脱集中管控型的治理形态,进一步激发基层活力,包括:营造和谐的能源共治氛围,以更包容开放的心态去认识能源领域中基层治理需求,设计满足各能源利益相关方参与治理需要的非歧视参与制度、市场机制和混改模式等,形成制度性保障。

以宁波为例,十四五期间,宁波将坚持改革创新,全面完善治理体系。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开放协作,引导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环境治理、决策和监督, 建立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和数字赋能,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数字化转型,打造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能力。

2.6.2 能源电力治理需要数字化赋能

数字化浪潮给我国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带来了一系列重大机遇和挑战。数字化改革是“数字浙江”建设的新阶段,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一次拓展和升级,是浙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电力大数据作为能源领域和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在反映经济发展情况、监测经济政策运行成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力数字化的合理应用将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动社会治理加速现代化,助力社会治理更智慧、法治建设更高效、生态环境更优美。

在“双控”过程中,可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结合市场化的机制解决能耗问题,在具体实施中,可引入生产配额,进行电能替代,进行绿电交易,从而 降低能耗,提升能效,从而达成“双控”目标。

2.6.3 案例

案例 1:能源双控平台

1 项目背景

依托华云科技开发的能源双控平台,嘉兴市政府开展能源双控智慧用能监测,平台接入用能企业 580 户,涵盖全市规上企业和所有高耗能企业。通过该平台,政府可及时了解辖区内能源结构情况、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的控制情况、 企业用能权利用情况等。平台大数据为政府提供辖区、行业、企业多维度的能效数据分析工作,为政府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政策决策以及具体工作部署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通过产品应用,可实现能源监管业务在线化,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能效对标工作,可促进用能企业增加节能降耗意识, 有效促进能源双控工作开展。

2 项目功能

能耗总量监测:在线实时监测城市各类能源以及综合能耗的总量,开展总 量趋势分析、同比分析,能源结构分析等。

能耗强度监测:在线实时监测城市和下辖区县整体、各行业、各企业的能 耗强度,开展对比、对标、排名、同比等分析。

行业数据分析:对比分析各行业整体能耗总量控制、能耗强度控制情况,第 67 页 能源消费占比情况、为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区县双控考核:对比辖区各区县整体能源双控工作推进力度、能耗总量控 制、能耗强度控制等工作成效情况,作为考核依据。

具体企业工况:展示监测企业的基本信息、用能规律、与行业平均值对标、能耗日历与各维度的用能统计报表。

用能进度管控:主管部门对监测企业下达用能指标、监测指标消耗进度,用能过快及时提醒、超额用能及时告警,强化用能事中监管。

能效对标分析:针对监测企业进行能效水平评价、同比分析与排名、并与标杆值对标,促使企业通过能源管理提升和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增效。

监管分析报告:深度分析挖掘城市能源大数据,为政府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决策和具体的能源工作部署提供数据支撑。

3 项目亮点(成效)

打破数据壁垒:用能数据来自各能源供应商结算采集系统,确保能耗数据及时准确;

强化事中监管:实时监测企业综合能耗年度指标利用情况,超标告警以便及时管控;

强化能效评价:支持对企业、地区、行业进行能耗总量与能耗强度考核与对比。

案例 2:湖州工业企业数字化低碳转型共同体

1 项目背景

浙江湖州以研究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与代表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值之间的关系为突破口,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全国首创推出“碳效码”,科学客观反映各区域和企业碳排放强度、节能减碳水平和碳中和进程。

2 项目功能

“碳效码”针对用能企业,包含“一码三标识”:一码即“碳效码”,三标识为“水平标识”、“效率标识”和“碳中和标识”。其中,“水平标识” 将企业报告期单位增加值碳排放量分为低碳、中碳、高碳 3 个等级,评价企业在全工业所处的碳效水平。“效率标识”反应企业在行业中碳排强度相对水平。并根据碳效值进行五级赋码,其中三级代表行业平均水平,一、二级表示碳效第 68 页 领先,四、五级表示碳效落后。“碳中和标识”为企业采取零碳电力、固碳行为等实现的碳中和量与该企业能耗所需碳排放总量的比值,直观显示该企业的 碳中和进程。

3 项目亮点(成效)

数据集成“破壁垒”:全面打通政企数据壁垒,定期获取所有规上企业电、 气、煤、油等 30 余项能耗和增加值数据,完成 22 万用户税电数据核查,通过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现企业各种能源品类碳排与增加值数据自动匹配。

政企联动“聚合力”:助推成立由湖州市政府秘书长牵头的碳效改革专班, 出台《工业碳效对标(碳效码)管理办法》《工业企业碳效综合评价细则》等 12 项制度规范,发布了工业“碳效码”地方标准编制,并已申请省级标准,及时固化应用建设中的机制性成果,多部门全力协同开发应用“碳效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数字化查看更多>电力交易查看更多>华云科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