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2年8月10日,由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世界第一环”——世界最大环轧钢环独占4个高速车道,从济南章丘一路运往潍坊昌乐,受到全国网友的关注。“世界第一环”集中展现了山东省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而就在十年前,这件大国重器的制造者,位于济南市章丘区的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莱特”)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短短十年,这家企业已经成长为中国高端装备关键锻件的主要制造商之一。伊莱特这十年的高速成长正是山东众多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成功转型的缩影。
小企业赶上大机遇
十年企业营收增长十几倍
时针拨回到2011年11月16日,这一天,伊莱特新投建的三分厂正式投产。投产仪式上,伊莱特董事长牛余刚既踌躇满志又有些忐忑不安。
伊莱特的这个项目主要瞄准的是5兆瓦以上大功率风机的塔筒法兰,但是彼时,这还是个新事物。当时,主流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主要停留在1—2兆瓦,5兆瓦风机大部分还处于研发或样机试制阶段。
“那时候可真是豁出了身家性命,当时企业一年才两个多亿元的销售收入,这一个项目就投了3.5亿元,要是干砸了,我得十年不吃不喝才能收回本钱。那时候,中国的风电装机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占了24.6%,几乎是四分之一,好多人说风电虚热,劝我等等看再投资。”牛余刚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历历在目,“但是我又一想,我们党和国家如此重视能源转型,定下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空间还大得很,我相信国家,该投就要投。”
牛余刚没有看错,十年来中国的风电产业没有止步,连续十年保持高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全球风电装机总量837GW,其中中国的占比从24.6%提升至40.4%。
伊莱特在奔腾不息时代大潮中汲取着前进的力量,“一飞冲天”。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风电法兰的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全国每3台风机中就有1台使用了伊莱特的产品,这个比例在海上风机中更是超过了半数。而在目前全球最先进的10—20兆瓦下一代海上风机中,伊莱特几乎包揽了国内外所有风机样机的法兰制造。
“我们现在能做到,只要是单机功率10兆瓦以上的海上风场,不管国内国外,至少一半的份额在我们这。”牛余刚介绍。
不仅在风电行业独树一帜,十年来,伊莱特跨越一个又一个技术门槛,在特高压、核电等诸多领域开疆拓土,成为锻造行业的领跑者。
参与风电法兰、锻造轮带、特高压等十项行业、团体标准的起草、制定;提供了国内特高压电塔一半的管塔法兰;进军核电,参与四代核电钠冷快堆、高温气冷堆两个堆型关键部件的研发制造;研发制造出国产首件3500千焦打桩锤替打环、首件直径十米级焦炭塔过渡段……一项项新成绩正不断在伊莱特被创造。
目前,伊莱特已经拥有济南章丘、济宁兖州、西班牙巴斯克3个制造基地,2021年集团销售收入34亿元,今年有望达到40亿元。
动能转换作为抓手
转型升级打开发展大空间
说起打铁,很多人脑海里是满面尘灰烟火色的场景,可是在伊莱特的车间你却看不到这种情景。高大明亮的厂房里,工人们娴熟地按动着各种按钮,操作着一台台先进的设备。外行看着一件件大同小异的铁疙瘩,在他们眼中好似金刚葫芦娃,各自有各自的秉性,各自有各自的特长。
“你看这件,这是盾构机用轴承环,它添加了稀土在里边,与普通产品相比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可以让盾构机更稳定更高效地在地下工作。”
“你再看这个大家伙,它是水泥设备用的,看着粗粗笨笨,实际上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它的客户是丹麦的,以前这类产品只能送到日本进行精加工,但是今年我们攻克了加工难关,精加工后直接发给客户,为客户节省了大量时间。”在伊莱特的核能重装事业部,公司技术副总裁任秀凤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一件件产品的不同用途。
伊莱特能进入这些高端市场,靠的正是新旧动能转换,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
仅2021年以来,伊莱特就累计完成26亿元的投资,用于对济南章丘和济宁兖州两个制造基地的技术改造,其中济南基地的“核电深海产业园项目”投资更是高达13亿元,被列入2021年济南市重点建设项目。
不仅新建项目,老事业部的改造也是争分夺秒。伊莱特传动装备事业部是成立最早的事业部,原来的产品一直都是管道法兰为主,但是这两年这类产品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去年以来,伊莱特果断投入5000万元进行设备改造、厂房扩建,开拓风电齿轮箱、工程机械回转支承等新业务,销售额从去年的2.2亿元增长到今年的2.7亿元,同比增长23%。
光有硬实力还不够,软实力也要跟得上,近年来伊莱特每年都保持过亿元的研发投入。企业与中科院金属所李依依院士团队、中国原子能院、清华大学等院所机构建立了深入的产学研合作。与中科院金属所合作研发的“世界第一环”花费了3年多的时间,在百吨级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制备和加工上牢牢掌握着核心技术;在水泥行业率先推出的回转窑“以锻代铸”,一经推出就受到行业广泛关注,仅仅3年就占据该品类市场70%的份额。
在伊莱特看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键就是要落实新旧动能转换。而落实动能转换,一靠真金白银的大胆投资,二靠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二者缺一不可。而这些投资的底气,依然是对中国经济的巨大信心。
“从我们这两年的经验来看,新业务开拓的主要来源正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崛起。而我们能抓住一些机遇,也主要是因为`十三五'以来,我们在新旧动能转换上做了一些提前布局。正是因为这些布局让我们尝到了甜头,所以一进入`十四五',我们就铆足劲,大刀阔斧地进行新项目建设和老装备改造。因为我们相信,在下一个十年,中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一个更蓬勃的发展周期,我们越早做好提前布局,就能越早享受到未来的红利。”任秀凤介绍。
用好党建“红色引擎”
夯实企业健康发展根基
在伊莱特党群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准备着党组织换 届选举的相关工作。今年9月,伊莱特党总支正式升级为党委。
伊莱特是一家中国、西班牙合资企业,但是企业的党组织早在合资之初的2007年就成立了。多年耕耘,如今,伊莱特党组织是“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首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济南市委党校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现场教学点”。在企业的一路发展中,党组织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用牛余刚的话说就是“没有党建工作的引领,企业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合资之初,西班牙股东其实对为何要成立党组织也不理解,既有疑惑也有好奇。直到2011年,伊莱特投资3.5亿元建设三分厂的时候,广大党员的“红色魅力”才彻底征服了他们。
原来,项目启动之初,在讨论建设周期时,西方团队认为按照这个项目的规模,建设周期应该至少需要2年。但事实上,中国团队仅仅用了1年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建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伊莱特党组织提出的“党旗插在工地上,支部建在项目上”。
党员们在各种急难险重工作中身先士卒,一马当先,这种拼搏忘我的精神彻底感染了西班牙股东。从此,每有重大项目投资,西方团队总不忘在最后问一句:“牛总,你们的党员参与这个项目的多吗?”
事实上,伊莱特的党组织也一直在探索如何结合企业实际,开展非公有制党建,发挥更大作用,并慢慢摸索出一些卓有成效的好办法。
一方面,党建与企业战略结合。在伊莱特,每当企业实施重大战略时,党组织都会同步召集各支部党员进行讨论座谈,由于党员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通常都比较过硬,对企业战略的理解也更到位。广大党员回去后,通过与职工日常聊天、榜样带动,很快就能把高层战略的初衷解释清楚,职工们不再觉得企业战略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思路通了,工作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战略部署自然就得到了执行。在伊莱特,员工有意见建议不仅可以通过行政渠道上传,也可以通过党组织来上传。
另一方面,党建与业务相结合。近年来,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技术、战略合作等问题,伊莱特党组织主动出击、积极协调。“企业有新业务,大家一开始肯定比较谨慎。党建共建就是个很好的切入点。因为在党建上,大家有共同理想、共同身份、共同目标,这就很容易找到共同话题,加快认识,消除疑虑。”伊莱特党总支书记高绍敏介绍。目前,围绕企业发展和产业链,已经有20余家合作伙伴的党组织与伊莱特签署了形式多样的共建协议。这些活动的开展,为企业的开拓发展提供了巨大帮助,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回去也要把党建抓好”已经成为伊莱特许多合作伙伴“业务”之外的收获。
除此之外,在人才培养、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伊莱特党组织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党组织工作的开展让企业内部总是充满了正能量。企业一年一个新台阶,职工心里也有奔头、有获得感。以前有句老话叫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但是在伊莱特,我们是新时代的章丘铁匠,大家干活都是点鼠标、摁电门,发出去的产品都是用在一台台大国重器上,大家都觉得很自豪。”高绍敏说。
非凡十年,抓住了发展机遇的伊莱特从锻造行业一家小公司成长为风电法兰单项冠军、大国重器锻造者。展望未来,牛余刚说:“我做企业就相信党和政府,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说到做到,排除万难也要做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氢进万家(山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全国最大制钢企业伊莱特公司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天然气掺氢”技术展开深度合作,通过氢进万家的“智能化制氢”设备,为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氢进万家作为专业智能化制氢设备供应商,其核心技术
4月1日,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高齿”)22米辗环机主齿轮箱下线仪式在淮安金湖成功举行。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工业事业部总裁丁元兴先生与产业链合作伙伴代表们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我国在超大型环件精密轧制装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制造高光时刻在国产化攻坚
10月17日,由伊莱特制造的14个小“乾坤圈”,用于全球最大漂浮式风电机组的塔筒法兰,从伊莱特发出,运往东营。该套产品将被用于目前全球最大的漂浮式风电机组——中车20兆瓦级浮式风机。该机组每台每年可发电6200万度,相当于节约燃煤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万吨。漂浮式风电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
2024年10月16日,伊莱特携三大亮点亮相北京风能展,公司所在的W3-B03展位,人群络绎不绝,高朋云集。展会当日上午,作为中国西班牙合资企业,西班牙驻华大使玛尔塔#xB7;贝坦索斯#xB7;罗伊格一行来到伊莱特的展区。了解了伊莱特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整体超大型关键核心锻造零部件”项目的进度。大使对伊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林德与多家本土合作伙伴签署了合作协议,在绿电购买、氢能开发及低碳创新技术等领域实现深入合作。在展会期间,林德分别与广东能源集团和中国三峡集团所属公司签署长期绿电采购框架,为未来林德逐步提升生产用电中绿电占比,实现林德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气候中和目标打下基础。同
2023年7月4日,伊莱特开展了2023年度上半年工作大检查。各部门对上半年工作进行总结汇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今年上半年,伊莱特各项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销售收入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研发工作再结一批新硕果。企业安全、质量管理有了进一步提升,管理干部年轻化比例进一步增大。工作大检查分
2023年3月26日,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在广东珠海福陆码头启航,前往海南文昌海域进行安装和调试。在此项目中,伊莱特承接了全部法兰的制造任务,共提供了11件明阳7.25MW样机风电法兰。明阳7.25MW样机风电法兰“海油观澜号”装机容量7.25兆瓦,由浮式基础和风机组成,整体高度
2023年3月15日,伊莱特迎来了一批重要的访客。来自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金属股份、北京科技大学、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和山钢股份营销总公司等企业和机构的代表,参加了主题为“携手共进,共创未来”的研讨活动,旨在进一步推进风电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加快高强韧风塔的整体
一项新产品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通常需要制作实物样机,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产品的可装配性以及生产的可能性进行相关验证。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从出厂到并网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研发设计、样机试制、小批量试制、正式生产等多个环节,为产品能实现顺利量产,投运前制作风电样机是一个必不可少
近日,最后一批风电安装船起重机用轴承环从伊莱特顺利发运。该订单共包括9件直径在12米-14米的超大轴承环,其中最大的一件轴承环直径超过13.8米,这意味着无缝整体式轴承的纪录将很快由中国企业创造。轴承的基本结构主要有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等组成,其中轴承的内外圈又分为整体式和分段式。对
这个小孔正颠覆螺栓世界!全球智能螺栓领军企业不约而同在螺栓上打孔安装测量杆,精准监测轴力,成为高端设备可靠性的关键。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技术演进的必然?小孔,大智慧:全球智能螺栓行业的秘密武器全球智能螺栓的“领军者”,包括英国的Jameswalker和Interbolt,美国的Smartbolt和ValleyForg&B
受全球经济局势等因素影响,今日,风电板块也遭遇了一场大跳水。雪球数据显示,4月7日盘中,风电(CN:BK0527)暴跌10.32%,中环海陆、宏德股份领跌超15%,双一科技下跌13.93%;龙源技术、盘古智能、金雷股份、天能重工等下跌超10%;恒润股份、大连重工、泰胜风能、杭齿前进、麦加芯彩、海得控制、振江
2024年我国发电设备行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展望(2025年3月)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全社会用电量9.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全国主要发电企
2025年3月18日-19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与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新能源运维专委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于北京盛大举行。会上,美国菲力尔公司销售经理公丽梅分享了菲力尔(FLIR)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整体解决方案。(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大会图文直播)美国菲力尔(FL
近日,运达国际总经理余永表示,维斯塔斯在中国装有数千台风机,却没有人会去指责他们从事间谍活动。他指出,中国品牌风机已经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运行,但在欧洲被认为“风险要高得多”。中国风机对欧洲构成安全风险的说法,可能是躲避竞争的“借口”。余永进一步表示,各方可以“从上到下”检查这些风机
在全球风电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海外市场一直是行业瞩目的焦点。中国风电企业“走出去”布局国际市场,不仅是大趋势,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需求。近日,鉴衡认证中心组织邀请英国劳合社市场协会(Lloyd’sMarketAssociation,以下简称“LMA”)携15家国际再保险机构到访中国,开展了为期5天的技术参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运达股份公布2024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运达股份2024年总营收221.98亿元,同比增长18.54%;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12.24%。2024年,运达股份实现风电机组销售收入180.53亿元。实现对外销售容量11618.31MW,同比上升37.22%。2024年风电设备新增订单30893.01MW,同比增长96
近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海洋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通知》显示,为加快推进山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经各市择优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确定79个项目作为海洋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库新入库项目,动态调整后,2025年共有在库项目201个。根据《2025年海洋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名单》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025年3月18日,中国北京#x2014;#x2014;在“双碳”目标驱动下,中国风电行业正加速迈向规模化与精益化并行的新阶段。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4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1。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在役风机对长效稳定运行的迫切需求。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运维效
3月20日,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节能风电”)董事长姜利凯一行到访阳光电源,并与曹仁贤董事长举行会谈。双方就风电设备供应、项目开发、储能及氢能技术等领域协同合作展开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节能风电董事长姜利凯、副总经理张华耀,阳光电源副总裁彭超才等参会。节能风
本文节选自中国传媒大学科研课题、“‘十四五’时期绿色能源行业先进人物事迹传播策略研究”成果(HW23137)——《“中国新能源绿色发展”系列·御风者》。本文受访人为金风科技首任董事长于午铭。欧洲是风电的起源地,也曾是风电全产业链毋庸置疑的引领者。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风电从设备到运维都必
京华春早,民营经济再启新章。在京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的信号如同春雷激荡、春风浩荡,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在浙江经济发展的宏大叙事中,民营经济是最为耀眼的篇章,构成经济大省的核心底座。过去几十年,从绍兴纺织业集群到温州汽摩配基地,再到台州模具之乡,民营企业星罗棋布,民营企
在刚结束的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江苏取得的成绩。最亮眼的莫过于,2024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增长5.8%,增量全国第一。凛冬之际,这个成绩格外振奋人心。更提气的是,厚厚一沓政府工作报告里,2024年江苏省多个数据指标都十分“亮眼”。这些数据虽只是冰冷的数字,却因
1月19日,楚能新能源企业年会在公司全球总部隆重召开。楚能董事长代德明发表了《众心聚力·惟楚有能》主题演讲,回望过往,在楚能的奋斗历程中,每一笔都镌刻着崛起与成长;在楚能的发展篇章里,每一页都书写着楚能人的热爱与追求。01心之所向,众心聚力从过去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看,楚能的发展速度
2024年12月30日,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主编完成的《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隆重发布。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社科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书记
“五、四、三、二、一……新年快乐!”2024年12月31日午夜,屹立在马来西亚槟城州槟岛东侧槟威海峡中央的六座输电杆塔依次点亮景观灯,与岸边的民众共同迎接2025年的到来。这是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马来西亚槟城275KV跨海输电线路项目举行的跨年亮灯仪式。灯光辉映海天,在夜空中勾勒出海上
港通四海,陆联八方。港口运行是观察经济脉动的重要窗口。当前,海运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迅猛发展,使用船舶进行运输的世界商品贸易比例高达80%,航运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推动港口绿色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不久前,浙江省首个“绿电码头”正式投运,这是浙江在绿色转型上又一个
走过数十年的荆棘之路,中国风电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跨越了中国风电装机5亿千瓦的里程碑。如今,我国每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可达1亿千瓦,正在产业发展的快车道上向上生长,这是每一个风电人值得自豪的非凡成就。一路走来,风电人始终走在突破边界、超越自我的道路上,风电产业一直在披荆斩棘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能源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顺应全球发展大势、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如今,中国已傲然矗立于全球能源转型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潮头,成为引领这场深刻变革的先锋力量与核心引擎。值此风云际会的关键时刻,
7月15日,柬埔寨西南部,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额勒赛下游水电站迎来商业运营10周年。走进额勒赛,群山环绕,树木葱茏,镌刻在电站大坝上的“开发水电,福泽百姓”中柬文大字格外醒目。额勒赛下游水电站装机容量33.8万千瓦,年均发电约10亿千瓦时。华电额勒赛公司董事长朱新元告诉中新社记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中国华能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取得的丰硕成果,6月13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举办了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10周年主题宣讲报告会。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主席、分党组书记蔡毅德,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工委主任张文峰出席活动并
创新净零探索英国如何实现具有成本效益的净零能源系统。它利用一系列看似合理的净零情景,确定了设计、交付和运营负担得起的、理想的和有弹性的未来能源系统的创新优先事项,该系统以低碳产品和服务为基础,作为充满活力和竞争性的经济的一部分。本报告旨在让人们、企业和英国政府有信心做出投资和创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