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以下为演讲摘录:
为什么要提“透明电网”?
南方电网公司提出建设数字电网。数字电网最核心的就是电力+算力,能够带动能源产业升级。“电网的技术变革呼之欲出”。我认为电网要革命、要变革,比起其他行业,我们的步伐不算快,但是处于电网技术变革的前页,我用了“呼之欲出”这个词,电网是新型能源电力系统的核心,也是能源电力安全的防线,电网形态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大电网+主动配电网+微电网构成新型电力系统,与可再生能源融合。
电网需要发展新理论、新技术,可见、可知、可控的透明电网是电网的未来形态。透明电网不完全依赖电网模型,在海量数据基础上,基于数据的强大的智能软件系统,透过数据关系,揭示电力系统运行规律,实现电网的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智能管理、智能运行、“智能导航”。
透明电网要融合信息技术、计算技术,简单说就要把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在一起。要融合在一起首先要有技术,技术就是数据,怎么得到数据?要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然后要有基于数据的强大智能软件平台,进行电网的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智能管理,电网全面可见可视可控,电网形态透明。
怎么做“透明电网”?
第一步是透明电网要素、智能传感、设备智能化,强大的软件平台。从这些方面着手,所以我们第一步做传感器。我们正在做小微智能传感器和小微化智能化无线传感网络,并且基于传感器的九条定义做了小微智能传感器。
我们正在做的传感器能够用在保护上,现在已经做成了,正在试运行。
传统设备都是功能型的,开关就是开关,变压器就是变压,我们希望未来的设备不仅是功能性的还是智能性的,能够自诊断提供数据,设备智能化以后对透明电网也是非常好的。
我们希望未来的输电线路和铁塔布满智能传感器,以前是人巡,后来是机巡走向无人机巡,最终走向不用巡,它自己展示输电线路状态、周围环境,这是我们的目标。
智能设备我们研究了芯片化保护。我们正在研发强大的软件系统,这是我们最薄弱的环节,我们一直想用镜像/数字孪生电网,以往我们想建立镜像系统,不过物理的镜像系统非常难,现在数字孪生技术有可能做,不是通常概念的看看图像,而是真正数字化。
“透明电网”的建设思考
首先是坚定不移的技术路线,小微传感器要替代传统传感器,设备逐步完善,软件需要完整、系统的开发,电网实现可见可治可控。坚定不移智能传感,设备智能化要发展,研发电网的“超级大脑”,面向电网和游离规律。
(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转载请联系授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不断推进,以及北京亦庄建设国际一流产业综合新城步伐的持续加快,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立足通州区和亦庄地区功能定位,聚焦城市、农村、园区3个层面,着力打造通州-亦庄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区,从规划、建设、运维、调控、服务全环节统筹推进配电网数字化转型
宾阳县位于广西中南部,南宁市东北部,逐渐成为南宁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先进制造业产业带建设重要承载地。2020年,宾阳县迈入“广西十强县”和“中国西部百强县市”行列,2021年入选首批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023年12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公布
在广东电网机巡管理中心,技术应用推广部经理刘高展示了一张特别的照片:50米高的输电铁塔和铁塔顶部一个已经松脱且仅有小拇指指甲盖大小的螺栓销钉。工作人员从地面举着望远镜看那螺栓帽,有如在一头牛身上找一粒虱子,且仅凭肉眼很难判断虱子的生存状态。现在,指甲盖大小的螺栓帽是否影响线路安全,
编者按:国家电网公司2023年四季度会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智慧配电网,建成35个国际一流城市配电网先行示范区。电网头条推出“现代智慧配电网·一线实践”系列主题报道,深入报道国际一流城市配电网先行示范区相关实践成果成效,展示公司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的积极作为。夜幕
近日,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东园镇的月湄村月眉二公用台透明化改造试点台区的测试工作顺利完成。这是南方电网首个基于新一代智能网关实现营配融合及拓扑自动识别透明化示范台区,可实现低压配电网“物理透明、运行透明、管理透明”,中压电网自愈率达100%,管理效率与供电质量大幅提升。“2023年返乡
7月5日上午,电机系2023年上半年重大项目汇报会在乌兰察布项目现场召开。参加汇报的有电机系与三峡能源公司等单位合作的15项重大项目。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方式进行。清华大学技转院院长王燕、技转院高级主管杨书生、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王玉英、科技开发部副主任胡洋、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
2023年2月17日,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暨2022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做出的“30·60碳达峰与碳中和”郑重承诺,以及习总书记在第九次中
近日,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检修智能决策系统、电网风险统一管控系统及全息电网方式可视化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在南方电网公司率先实现地区电网“四个透明”:电网检修透明、电网风险透明、电网方式透明、电网运行透明。据介绍,佛山供电局的三大系统可做到检修管理智能化、电网风险统一管控、电网方式
“当前,数字电网已成为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南方电网公司总工程师汪际峰在数字电网标准化论坛暨中电联数字电网标准化工作组年会上致辞时表示,近年来,伴随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网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新一代数字技术与电网技术、业务、生态的深
科学决策需要智库支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新形势对于智库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战略任务,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有力引领新型智库建设。电力行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如何在“双碳”目标下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有效应对前进道路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与能源电力领域领军企业深度融合,4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带队赴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推进合作交流,并与南方电网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座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立浧,
3月2日,由内蒙古电力集团主办、内蒙古能源研究院承办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专家论证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该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国家科技部签署《部区联动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框架协议》的首批落地项目。自治区副主席孙俊青,中国科
2月18日,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牵头研发的基于6.5kV/3kA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柔性直流换流阀装备,顺利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新产品技术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等11位行业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产品性能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装备的成功研发,实现了我国重大装
近日,由南方电网公司输配电部牵头,南网数研院、南网传感公司、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超高压输电公司、贵州电网公司、西电高压开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的全球首套±800kV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以下简称“量子电流传感器”)顺利通过新产品技术鉴定。中国工程院李立浧院士
2024年年底,广西桂林漓江核心景区近零碳示范区取得基于ISO14068-1国际标准的碳中和认证,标志着南方五省区首次实现区域级零碳电力运营和零碳供电服务;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累计与3家高校、科研院所展开战略合作……这是桂林零碳绿电联盟等创新平台服务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的有效实践。能源之新,
第五届新型电力系统国际论坛暨第二十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能源电力主管部门和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校的院士专家学者参加。大家在此探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前沿问题,分享新技术新实践,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智慧与力量。高见破题——新能源不
2024年12月9日-10日,第五届新型电力系统国际论坛暨第二十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名誉主任委员李立浧发表演讲。新型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我国新能源发展迅猛。2023年,全国新增风光等新能源装机容量2.93亿千瓦。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
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双碳”目标稳妥推进。2024年12月9日—10日,第五届新型电力系统国际论坛暨第二十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举行,邀请各大院士、专家、学者就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国能源转型路径、前沿技术布局和应用等议题分享各自的见解。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建设电力人工
11月21日,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2024年度全体会议在穗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英国皇家工程院、欧洲科学院、加拿大工程院的14位院士,以及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南方电网公司改革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出席会议并致辞,
10月12~14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暨2024年年会在京举办。年会围绕“求实奋进九十载,创新电靓新时代”主题,设置了开幕式、主旨报告、院士专家论坛、主题活动、专题活动等30项学术活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此次年会上专家学者和各方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电网技术创新如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10月13日,202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院士专家论坛在北京召开。作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暨2024年年会重要主题活动之一,论坛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旨在通过特邀院士专家报告与对话的形式,探讨电力科技重大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进展,启迪新思路,开拓新路径,为
2023年2月17日,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引领零碳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来自382家能源企业、194家科研机构、73家IT企业、59家金融机构的800余位代表莅临大会现场,17万观众在线观看直播。新华财经、中国日报社等18家新闻媒体对大会进行了报道。本届国家能源互联网大
为积极应对能源互联网在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清华大学、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2023年2月17日在广东省广州市盛大召开“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大会现场,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授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电力数字化军团CEO孙福友“2022年度
为积极应对能源互联网在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清华大学、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盛大召开“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大会现场《openEuler在电力行业应用和生态白皮书》正式发布。《openEuler在电力行业应用和生态白皮书》是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
2023年2月17日,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暨2022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做出的“30·60碳达峰与碳中和”郑重承诺,以及习总书记在第九次中
2023年2月17日下午,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暨2022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学术年会以“能源转型驱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绿色交通”为主题,邀请了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专家、学者进行了综合探讨。北极星
2020年-2025年锂电是主流,同时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也在降本,也在逐步提高市场渗透率。随着新能源占比的进一步提高,液流、压空的渗透率逐步提高,当新能源发电达到更高占比的时候,氢能应用市场又会进一步打开。——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科技及经营管理中心主任李玉全2
随着新能源比例的不断提升,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电力系统新型主体数量激增、电力供应保障不确定性增加、电系统运行方式多样化、电力网络潮流双向化、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稀缺华、多能源系统耦合复杂化等特点。——清华大学电机系长聘教授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陈启鑫2023年2月17日,2022国家
新型电力系统是电力行业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的具体承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十四五”乃至中长期我国电力行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的核心抓手之一。——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院长助理,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刘世宇2023年2月17日,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暨2022
新型能源体系呈现出多能互补、多态融合、多元互动这“三多”的典型特征。随着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南方电网产业投资集团积极应用能源互联网技术,推动解决这“三多”问题。多维度促进清洁能源的消纳,提高综合能源利用率和能源系统的可靠性,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基于此,依托数
江亿院士认为,终端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作用,应该得到一定的重视。——江亿院士《调动用电终端的调蓄潜力,助力风电光电有效消纳》2023年2月17日,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暨2022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本次大会和年会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引领零碳持续发展”为
标准是技术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是国家技术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应该说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标准一方面要发挥基础性保障的兜底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能源转型所带来的标准引领性作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电联标准管理中心主任刘永东2023年2月17日,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暨2022中国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