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以下为发言全文:
我将和大家从市场角度看看海上风电市场,今天的主题是全球海上风电面临供应链困境之时,中国海上风电供应链将扮演何种角色?
首先介绍一下伍德麦肯兹,伍德麦肯兹有着40余年能源与金属行业的一个研究历史,随着行业的发展,我们也越来越关注能源转型相关的话题,从十几年前开始,我们就开始建立包括电力与可再生资源相关方面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团队。内容也是覆盖了包括风电、光伏、储能、智能电网、电动汽车,涉及了供应链技术以及市场等等之类的主题,今天我所分享的话题就全部来自于我们的全球海上风电研究内容。
在具体问题讨论之前,我想先和大家看一下我们未来风电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由于近期各国对于政府能源以及气候目标的一个修定,包括风电项目招标活动的一个增加,以及中国对于其政府能源以及气候目标的修定,包括风电项目招标活动的增加,以及中国对于翻新改造新政的颁布,非洲的一些大项目支持的落地,那么全球风电市场预计将逐渐回暖,到2032年我们认为全球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2.4TW水平。
再看海上风电,在未来几年,我们也是认为海上风电将会形成一个阶梯式发展,2030年我们认为全球海上风电的年新增装机量将来到50GW的水平,也是较去年有4倍的增长。对于海上风电来说,目前行业关注点聚焦在国际的海上风电市场上,特别是近期英美的一些海上风电项目,由于受到了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纷纷也是暂缓了项目的开发以及包括部分项目业主也退出了购电合同,在最新的一轮英国的第五轮CFD招标当中,海上风电也是出现了零投标的这样一个窘境。我们认为到全球除中国大陆以外海上风电市场,直到2025年开始才真正加速,其中成本的上升以及供应链的困局则是影响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因此伍德麦肯兹也是对于影响海上风电,特别是供应链环节最关键的五个部件的供需平衡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如果想达成这一基准的预测,从现在开始,整个行业还需要进行高达270亿美元以上的供应链投资。随着海上风电的竞争力逐渐的提高,各国也是将海上风电看作其能源转型非常重要的一环,自2021年开始,全球已经发布的海上风电的政府目标已经高达135个,我们认为如果想完成这些目标,到2030年全球除中国大陆以外市场需要达到77GW这样一个年新增海上风电水平,投资来源一个高于1000亿美元的供应链投资,与我们的预期是差距非常大的。
全球海上风电供应链到底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困局,中国又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我今天主要想和大家探讨的一个话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全球海上风电供应链所面临的挑战,包括以及制约它发展的一些因素。
具体来看,从上面这五个供应链环节看,包括安装船,是在海上风电目前运用最广的技术形式,包括叶片,塔筒以及基舱,这些都是对于海上风电来讲非常关键的供应链环节,同时是可以比较清晰地与陆上风电以及其他行业的产能相剥离开,也是通过我们的计算,我们认为若想完成2030年这样一个基础的基准预测,还需要23艘新的海上风电安装船,6个基础设施,6个叶片设施,8个塔筒设施以及两个机舱设施的投资,想要完成2030年的政府目标,它背后将要付出的投资会是更大的,如此高的一个投资,也是凸显出政府目标与我们行业预期之间的一个巨大的脱钩,也直接的体现出了海上风电行业目前所面临的巨大困难。
从时间线上,基于我们基准预测,如果从现在开始,市场对供应链不再做任何的投资,我们认为供应的缺口将最先影响到2024年,就是明年投产的项目,除了安装船以外,其他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新的投资。如果我们算上已经确认的新的产能以及产能的升级,那么供应链的一个瓶颈将会首先开始于2026年,对于叶片的供应的瓶颈将会首先体现出来。讲到这可能会有人问,为什么这270亿美元的投资是如此之大?在一个全球万亿美元的气候危机的背景下,2030年前完成70亿美元甚至1000亿美元,并不是非常大的一件事情,为什么调动投资如此之难?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外的航上风电供应链整体情况处于低位,从这张图上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自2015年开始,国外海上风电供应链(英)利润率处在走低趋势,较低的利润率也是挑战了他们对新投资以及进行研发的这样一个能力,在再加上上升资本成本,宏观经济波动以及项目进度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会非常大程度的放大这样的挑战。
由于供应紧张的局面,近两年,海上风电采购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对于海上风电项目来说,开发商倾向于提前的购买,或者说做出承诺,目前我们可以看到,机组以及安装的定单已经预留到了2030年,他们是希望以适度的一个额度来确保适度的供应容量,来帮助他们减轻项目进度方面的风险。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这对于供应链来说,一旦这些定单有所推迟,那么很难再找到替代的容量,势必就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一个利用率,最后的最后,供应商也就因此会处在一个能够极大影响项目进度的决策之上。
最后,由于海上风电对于降本需求非常大,所以各大业主也是非常的期望能够运用更大的机组,这也会导致一部分现有的供应链产能将会被市场淘汰,不断加大的尺寸,其实也会为建设新的产能带来一定的困难,它会给整个供应链和项目进度都带来风险,因此对于未来的海上风电机组尺寸的一个不确定性,也是非常影响行业的发展。近些时间来,我们也是听到行业有很多的呼声,来呼吁整机商叫停他们之间对于大机组的一个竞争,我们发现荷兰政府也是采纳了这样的一个意见,他们将会在即将来到的海上风电招标中,引入一个限风机夜间高这样一个要求。对于行业来说,除了了解供应的缺口以外,我们还要了解来部署这些相应投资的难度,虽然安装方面刚才提到它的投资缺口是最大的,但是相比来说风机基础,我们认为它的产能是最具挑战性的,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基础它的不光是重量和尺寸都比较大,物流也比较复杂,并且对于基础来说,它需要针对每一个不同厂址进行定制化,除此之外,我们发现叶片的产能提升同样拥有非常大的挑战,除了满足它的需求以外,更大的叶片说明需求制造更大的模具,更大的模具要求产能下降,除此之外我们也发现很多现在国外的海上风电叶片的供应商,他们的财务并不是特别好,包括叶片的,新的叶片工厂交付周期比较长,这些因素会加大对于叶片产能扩张的一个压力。其中我们也是发现对于机舱来说,相当于现在是产能扩张压力最小的,包括他现在已经承诺的新投资也比较多,可能对于他来说,唯一的一个难点就将会是各大整机商之间,子供应商产能之间一个协调的问题。
下面我们来一块看一下中国海上风电市场以及供应链。近两年,中国海上风电的装机量也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下降,同时由于机组容量的上升,每年安装的风电机组个数角度看,其实中国很难做回到2021年这样一个水平,因此中国海上风电的供应链,对于出口的需求以及重视也慢慢的提升了,也是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技术的进步包括业主对于降本非常大的一个需求,中国海上风电的,在机组大型化这块已经领先于全球,唯一值得我们需要重视的一点,目前已经通运的机组,尤其是自研的非运用国外专利技术的机组,他的投运时间,目前相比国外其他机场还是比较低的,这些机组运行情况还要进一步经过运行和市场的审查。
从同样的,近期国家也是明确了新的海上风电的政策,包括近海资源的逐渐饱和,中国海上风电也是慢慢走向了深远海这样一个道路当中,因此其实我们供应链方面各个环节的制造和生产能力都有了大大的提高,这里面我也是想通过单桩这个环节和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不管是从产能、已交付定单还是从现在工厂的生产能力来讲,中国的供应链已经慢慢追近甚至赶超欧洲市场,中国同样也是一个造船的大国,那么我们通过我们的统计,今年将会是全球海上风电安装船交付创记录的一年,全球将会有40艘以上的安装船交付,中国就占到了其中的30艘以上。另外由于机组不断大型化,包括海域条件变的更加苛刻,中国海上风电安装船,包括从吊重以及从吊高的能力讲,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左边图可以看到和西方几乎已经持平,另外还有一点可以看到的是,对于西方传统他们的安装船,其实很大一部分也来自于中国船厂,通过上述两点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的海上风电安装船是存在通过更换旗帜服务于欧美市场这样一个机会,同时由于国内非常大的一个船厂的容量,可以很好的来为西方的投资,提供投资必要条件。对于中国海上风电出海来说其实已经不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我们去年也看到了很多的,也看到了一些企业中标或者是交付了一些国外,供应商们已经在为海外抢占市场份额做好准备。中国供应链的快速崛起也为西方市场带来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各国的开发商、政治,甚至是供应商,他们都需要做出决策。首先,在西方的政府努力推动本地化,减少光伏和储能行业对于中国的依赖之际,西方的这些海上风电开发商需要考虑,是与中国的企业增进联系,形成一个更深厚的关系,以填补非中国的企业无法弥补的那部分空白,还是依靠中国的供应链作为一个备选的一个方案,来应付任何的突发情况。对于西方的政策制定者来说,更需要尽快的做出战略决策,决定是否要限制从中国的进口,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中国的供应链一定会在西方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另一方面如果他们希望增加来自中国的进口,那么可以很好地来帮助他们,来完成他们可再生资源发展目标这样一个诉求。
所以上述这些问题不光是西方市场参与者需要把握的,更是我们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国供应链需要把握的,对于我们国内供应链来说,机会的窗口已经打开,但是也不能急于求成,供应商需要把握市场需求,政府的政策以及利益相关者他们重视的根本问题,然后再通过自身,包括产能,包括成本,包括财务方面的优势,尽可能最大化滋生的利益。
我今天的主要内容就到这,谢谢大家。
(根据演讲速记整理,未经演讲人审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上风电”。预示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即将迈入新一轮高速增长与全面升级的阶段。目前我国沿海各地政府纷纷释放出强烈信号,全力支持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多个沿海省区市已公布的2025年海上风电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近百个,规模超4500万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预中标,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中标价格
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机型大型化发展有所加速,下线的机型数量与2023年基本一致。2024年,有6家整机企业下线了8款海上风电机型,其中7款的单机容量在16MW以上。这表明中国整机企业对海上风电市场的产品规划已达成一致。越来越多的中高风速风电项目,出于对度电成本的考量,将采用16MW级海上风电机组。
史无前例!美国取消海上风电许可近日,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决定撤销新泽西州大西洋海岸风电项目(AtlanticShoresproject)的最终清洁空气许可证(CleanAirActpermit),这是特朗普总统就职日发布的行政命令后,首次出现海上风电项目许可证被撤销的情况,这对新泽西州海上风电行业将是一次重大打击。(
近日,三一重能成功中标广东能源集团揭阳石碑山风电项目,项目拟采用14台单机容量13.6MW与1台10MW的海上风电机组。该项目是三一重能大兆瓦时代海上风机批量商业化首个订单,标志着三一重能正式开启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并驾齐驱”新时代。基于在陆上风电领域的经验积累,三一重能十年磨一剑,重磅打造1
3月18日,长缆科技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207.13万元,同比上升19.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68.20万元,同比上升3.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918.24万元,同比上升3.86%。实现每股收益0.41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256885
RystadEnergy的研究显示,在经历了一段增长放缓的时期后,海上风电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扩张。投资增加和新项目审批浪潮预计将推动海上风电行业向前发展,尤其要关注中国、欧洲和美国的发展。2025年预计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9GW(来源:RystadEnergy)根据能源咨询机构RystadEnergy的研究,全球海上风电行
大金重工全资子公司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与莱茵集团(RWE)签订了丹麦Thor海上风电场项目供货合同,蓬莱大金将为该项目建造和交付36根TP-less(无过渡段)单桩,并负责将全部单桩产品运输至客户指定地点。该风电场位于丹麦北海,总装机容量1GW,项目建成后能够为100多万户丹麦家庭供应
2月26日,中国电建3600吨全回转起重船“电建志高”与1600吨自航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电建志远”交付仪式在江苏南通举行。这两艘船采用共同设计理念,互相配合,形成了我国海洋工程安装的最佳组合。它们能够在离岸100公里处的海域展开作业,为我国海上风电项目挺进深远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悉,
2月6日周四,丹麦海上风电巨头Orsted的新任首席执行官拉斯穆斯·厄尔博(RasmusErrboe)表示,公司计划削减25%的投资预算,这似乎暗示着他接手的公司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在过去两年间,Orsted在美国东海岸(尤其是新泽西州附近)规划的一系列大型风电项目,因项目延误、通货膨胀以及利率上升等问题,不
近日,英国政府发布新闻表示,将启动海上风电革命。英国计划出台系列措施,以解锁多达13个海上风电项目,这些项目最高可装机16GW,几乎相当于去年该国所有天然气发电厂的发电量,该项计划,有望在海上风电领域创造数千个良好的就业机会,并为本土清洁能源带来200亿英镑至300亿英镑的投资。英国政府的多
美国关税战对中国风电影响如何?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试图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早期阶段,对中风电产业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变本加厉,在全球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挑起关税战,令全球股市“哀鸿遍野”,很多人因此担心中国风电产业会不会受到关税战的直接
受全球经济局势等因素影响,今日,风电板块也遭遇了一场大跳水。雪球数据显示,4月7日盘中,风电(CN:BK0527)暴跌10.32%,中环海陆、宏德股份领跌超15%,双一科技下跌13.93%;龙源技术、盘古智能、金雷股份、天能重工等下跌超10%;恒润股份、大连重工、泰胜风能、杭齿前进、麦加芯彩、海得控制、振江
短时“抢装”叠加需求增长,风电光伏多品类价格上扬。一改价格下探的市场趋势,风电、光伏产业链近期出现小幅涨价潮。3月初,风电铸件、环氧树脂、碳纤维等板块价格都出现了小幅上涨,风电整机价格同样企稳回暖,同期光伏单晶硅片、电池片、玻璃等产品价格也止跌回升,价格反弹信号明显。国内各省份可
2月20日,远景能源与龙马控股集团在风电大铸件、焊接件、紧固件等核心领域达成战略合作,这标志着双方将迈向更高层次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打造高韧性、可持续发展的风电供应链生态。风电产业链链条长、关联度大、辐射范围广,在当前全球供应链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远景力图构建更加稳健、
新年伊始,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公布,由公司和东方风电联合研制的26兆瓦海上风电齿轮箱助力东方电气集团参评的全球最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成功入选。同时,该齿轮箱也创下全球最大海上风电齿轮箱记录,为全球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该齿轮箱采用先进的全集成传动链设计方案,其可靠性、传动效率
2024年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10月16日,“连接世界:构建全球ESG合作新平台”论坛在CWP2024同期召开。北
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将再次汇聚全球目光。10月16日,在开幕式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综合处副处长崔广胜进行了致辞。以下是他的致辞内容: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参加2024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大家相聚在金秋1
2023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达117GW,创历史新高。与全球风电行业同创新高的,还有可再生能源电能转换控制领域的龙头企业阳光电源。在其风电变流器发货量连续多年国内领先后,2023年,阳光电源以全球出货量32GW、同比增长40%,海上出货量4.6GW、同比增长190%的优秀成绩,成为业内首个风电变流器全球累计
近期,伴随彭博新能源发布《2023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新增装机容量排名》,全球风电市场整机商竞争格局跃然纸上。整体来看,2023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飙升至118GW,创下历史新高。中国整机商继续主导全球风机市场,以77.1GW装机量、65%的市场占比,强劲拉动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增长。榜单中排名前十的风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注意到欧盟委员会于4月9日宣布将根据新的《外国补贴条例》(ForeignSubsidiesRegulation)对中国风电机组供应商展开调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相关声明。针对全球风能理事会关于促进公平、开放和透明的全球风能贸易环境的声明2024年4月12日
历史往往呈现出令人惊叹的相似轨迹,近来中国风电整机商在全球市场扩张的战略布局,恰似当年维斯塔斯、GE、西门子等国际风电设备巨头涉足中国市场时所采用的战术翻版,这些跨国企业借助独资运营、设立合资企业和多元化合作机制成功打入中国市场。彼时,外资风机在中国市场实属稀有资源,故能相对容易地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能源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顺应全球发展大势、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如今,中国已傲然矗立于全球能源转型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潮头,成为引领这场深刻变革的先锋力量与核心引擎。值此风云际会的关键时刻,
秦海岩:中国风电2023,创造属于我们的历史!——2024年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演讲实录秦海岩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每年的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上,我们都会对过去一年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回顾中国风电20年的发展,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2023年,风电产业发展持续向好,新
近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4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北京召开,中际联合受邀参加并荣获大会所授予的“中国风能人·青年先锋奖”、“中国风能人·行业建设优秀组织奖”和“CWP2023·绿色理念奖”三项奖项。中国风能人·青年先锋奖中际联合全球服务中心技术工程师刘光明被授予“中
1月27日,2024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各级政府部门、风电产业链、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800多人相聚一堂共话风电。三一重能总经理李强应邀出席专题论坛,与行业大咖对话,为中国风电发展建言献策。会上,2023年“中国风能人”各大奖项评选结果揭晓,三一重能荣获四大奖项。中国风能人·创领
2023年是中国风电大兆瓦技术不断创新突破的一年,陆上风电进入10MW时代,海上风电18-20MW+已成为大势所趋。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梳理了2023年全年风电企业尤其是整机商,在技术更新迭代下的创新及企业大事记,欢迎各位读者文末发表留言和见解,优秀评论点赞靠前者将获得精美礼品!一、电力央企千亿新能源股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3年,3S在平凡中创造不凡,在不凡中坚守平凡。回顾一年中取得的成绩,既是值得骄傲的勋章,更是对2024更高的起点与要求。我们始终不忘初心,致力于提供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3S期待与您共赴下一个春天。一、破解行业痛点和难题-3S中际联合推出齿轮齿条大风机登塔全新解决
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迈入新拐点。困扰海上风电发展的多重因素,都得以厘清或实现突破。如广东国管海域海上风电项目竞配正式启动,自然资源部发布推进海域立体设权工作通知,广西完成区首个分层设权方式不动产登记等。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省份提出了超预期规划,释放了大量的开发资源。《“十四五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023年8月,哈电风能股权结构优化及领导班子调整,成功完成了资源重组和战略调整,集中优势力量谋新篇、开新局,以全新的视角与发展战略谋划风电事业新篇章。“当前风电整机及供应链部件严重内卷,国内外质量问题频发,我们更应保持理性和谨慎,坚决抵制以牺牲产品质量和性能为代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一直以来,风电运营期的降本、提质、增效被认为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而且,在平价乃至低价发展阶段,20年运营期的效益水平也将对风电全生命周期LCOE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国内多数开发商、整机商、设备供应商致力于以优质产品和服务搭建风电后服务体系,这其中也不乏国际巨头
中国风电已经连续14年实现了年新增装机量的全球第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突破4亿千瓦,同比增长15%,其中陆上风电3.68亿千瓦,海上风电3189万千瓦。回看过去,早期的中国风电是在跟着别人的脚步去前进,借鉴了不少国外的经验和标准。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10余年,中国
“禾望电气目前已经做到了全功率覆盖,推出了海上18MW全功率变流器12MW双馈风电变流器,10MW产品已经实现了批量发货。在中压系统上,24MW的产品也已研发突破,未来大功率方向我们将会持续的发力。”“另辟赛道的禾望电气技术路线,恰恰更有利于中国超大功率的风电变流器研发,摆脱甚至超越国外技术桎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