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液体储氢”相关结果64

      来源:氢云链2022-06-13

      比如,液态储氢、固态储氢、有机液体储氢、天然气管网掺氢、燃氢轮机、可应用于重型道路车辆的氢燃料电池等技术均处于示范阶段;而可应用于船舶、火车、飞机等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处于原型阶段。

      一文读懂“固态<mark>储氢</mark>”

      来源:高工氢电2022-05-07

      目前主要的氢储运方式分为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体材料储氢及有机液体储氢四种。...除推进高压气态储运、低温液氢储运商业化、产业化外,还要推进探索固态、深冷高压、有机液体等储运方式应用。

      来源:中国船舶712所2022-03-03

      ,进一步奠定了在有机液体储氢应用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本次研制的有机液体供氢装置样机,主要在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了工艺和结构优化设计,装置体积和重量大幅降低,性能和技术成熟度进一步提升,后期将在绿色船舶、规模化氢气储运、海洋氢能等领域推广应用。

      来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2022-01-25

      标志着总投资3000万元的有机液体储氢中试项目正式落户宁东中试基地。...近日,宁东现代煤化工中试基地成功引入北京海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有机液体储氢项目,项目设备已正式进入中试车间,公用工程设施完成安装,具备联合调试条件。

      来源:汽车总站网2021-11-22

      同时,与高压储氢相比,甲醇是非常好的液体储氢、运氢载体。首先,甲醇来源广泛可靠。既可以利用煤炭、天然气等制甲醇,也可以利用“弃风”、“弃光”等电解水制氢,氢再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取甲醇。...再次,以甲醇作为高密度储氢材料,每吨甲醇与水重整可制出超过180公斤氢气,较之高压或低温液态储氢方式具有更高的储氢能量密度。

      广东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开展大规模风光电制氢、核能制氢、光催化制氢等前沿技术研究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11-18

      开展液氨/有机物等液体储氢、新型材料吸附储氢等颠覆性技术研究,实现氢安全高效低成本储运。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10-26

      在氢气储存运输方面应重点关注有机液体储氢、镁氢合金及钛基合金储氢技术、70 mpa塑料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压缩气瓶的材料与制造技术。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10-26

      据涂善东介绍,目前储氢的方式有很多,液化储氢和压缩储氢是不断要努力攻克的方向。因为氢的危险性大,大家寄希望于各种储氢技术,如甲醇、氨和有机液体储氢载体以及利用其他材料储氢

      广东科技创新“十四五”:开展大规模风光电制氢等技术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10-14

      开展液氨/有机物等液体储氢、新型材料吸附储氢等颠覆性技术研究,实现氢安全高效低成本储运。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6-04

      相比之下,高压气体储氢液体储氢和有机储氢,容量比较高,高达到5%,这些方法都可以在移动的场合去使用。...固体储氢质量容量密度比较低,所以在车载的时候比较困难,但是相比之下高压液体以及有机液体的时候,分别会存在安全的隐患,能源效率比较低、纯度比较低等问题,而固态储氢会有体积储氢密度高,而且安全,而且能够长久地保存

      标准“发令枪”打响 国内液氢产业将进入良性发展新阶段!

      来源:氢云链2021-05-10

      常见的氢气输送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高压气态运输;二是管道输送;三是低温液氢输送;四是固体或液体储氢运输。其中,高压气态储运是目前最常见的氢气储运方式。...与液氢相近的储氢容器领域,就是由于iv型瓶标准尚未发布,各企业尽管已经在实验室完成了样品生产,却难以向市场化阶段进一步推进。

      液氢加快落地 助力氢能跨越“卡脖子”地带

      来源:氢智会2021-04-16

      常见的氢气输送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高压气态运输;二是管道输送;三是低温液氢输送;四是固体或液体储氢运输。其中,高压气态储运是目前最常见的氢气储运方式。...全球近500座加氢站中液氢储氢型加氢站占比三分之一,北美占了全球液氢产能总量的85%以上。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0-28

      据介绍,甲醇是非常好的液体储氢、运氢载体,氢能汽车通过车载甲醇制氢与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可实现氢气即产即用、即时制氢发电。而且该系统在效率与成本上均具备优势。...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吴红波认为,当前我国氢气年产量世界第一、金属储氢材料年产销量世界第一,同时,已经形成了京津冀、华东、华南及华中四个区域产业集群。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9-30

      曹俊指出,氢能储运形式将日趋多元化,除了经常探讨的气氢、液氢和管道运输方式外,也有企业在布局其他储运方式,比如镁合金固体储氢、有机液体储氢等。...在氢能的储存上,李青进一步表示,气氢所使用的高压氢气集束管压力储氢量为300—1000公斤,占地60—80平方米;而液氢所使用的液态低温液体储罐储氢量为400—60000公斤,占地15—30平方米。

      干货丨气相低温高压<mark>储氢</mark>密度和能耗的理论分析及比较

      来源:科学通报2020-08-27

      1.储氢技术现状储氢技术可分为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两大类。物理储氢主要以液化储存、高压压缩储存、多孔材料吸附储存和纳米碳管储存为主, 化学储氢主要以金属氢化物储氢、有机液体储氢、无机物储氢为主。

      氢能+时代启幕!2020年全国氢能产业培训(第一期)成功举办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0-08-24

      液氢储运有助于氢气的长距离运输“氢的储运方式主要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压储氢、固体储氢、有机液体储氢……”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刘玉涛作了题为《液氢及工程应用》的主题报告,介绍了液氢的储运方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8-12

      刘科说,与将氢气压缩到高压汽车储氢罐相比,甲醇是非常好的液体储氢、运氢载体。1升液氢(需冷凝到零下253摄氏度)只有72克氢气,1升甲醇跟水反应可放出143克氢气,1升甲醇的产氢量是1升液氢的2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8-05

      再如,近期备受追捧的有机液体储氢,与石油产品储存方式相似,具备安全稳定、载氢量大等优势。但因技术操作条件苛刻、装置配备要求较高,储运费用依然下不来。“运输环节省钱了,制造液氢的代价却比较高。...巩宁峰举例称,表面上看,低温液体方式让储运变得简单,可解决长距离、大规模运输难题,但要把气态的氢变为液态,每液化1千克氢气将消耗4-10千瓦时电量,在现有条件下转化成本偏高。

      资本与企业视角下的<mark>储氢</mark>技术发展机会与挑战

      来源:势银能链2020-07-31

      杨明表示,利用有机液体储氢可以实现城市内和城市之间的用氢平衡,如近期氢阳能源给宁波市做的一个方案,将宁波大榭岛石化区丰富的副产氢利用lohc技术运输到镇海石化区缺少氢气的区域。...此外,公司也在致力于一些液体有机储氢方面的标准打造和推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7-31

      再如,近期备受追捧的有机液体储氢,与石油产品储存方式相似,具备安全稳定、载氢量大等优势。但因技术操作条件苛刻、装置配备要求较高,储运费用依然下不来。“运输环节省钱了,制造液氢的代价却比较高。...巩宁峰举例称,表面上看,低温液体方式让储运变得简单,可解决长距离、大规模运输难题,但要把气态的氢变为液态,每液化1千克氢气将消耗4-10千瓦时电量,在现有条件下转化成本偏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