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液态锂离子”相关结果679

      来源:北京市经信局2024-11-19

      锂离子电池储能发展最为成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液流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不断实现技术突破,进入从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应用关键期。...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关键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综合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液态金属电池、超导储能等前沿技术领域实现全面布局。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来源:电池中国2024-11-15

      据上述节目介绍,20世纪90年代,日本率先在基于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领域取得技术优势,并迅速实现了产业化。...除了液态锂电池新品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充电倍率等指标上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以外,我国电池企业在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和应用上也取得突破,为新能源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年中国新型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技术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市场多元化加速国际化进程

      来源:智研咨询2024-11-12

      细分市场来看,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相较于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变化较小,材料体系可继续沿用,关键在于向高比能、高能量密度的方向进行革新。...此外,钠离子电池是另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链的逐步完善,钠离子电池有望在未来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

      来源:高工锂电2024-11-11

      其中包括“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固态电池、用电装置”、“改性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固态电池及用电装置”、“固态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同日,华为固态电池专利公布,专利为“掺杂硫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11-11

      通过运用第三代海绵硅负极和高面容量固态正极技术,广汽集团的全固态电池实现了400wh/kg以上的能量密度,相较于当前量产的液态锂离子电池,其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分别提升了52%和50%以上,从而能够轻松实现超过

      来源:太蓝新能源2024-11-08

      并且提出了其 4-3-2-1技术路线:在锂离子电池四大主材基础上,第一步,减掉隔膜、部分电解液,用于最先量产、装车的半固态电池;第二步,减掉全部电解液,用于低空经济等领域全固态产品;第三步,减掉负极,用于未来无负极全固态产品

      来源:电池工业网2024-11-07

      华为公司:华为公司11月5日公布了一项名为《掺杂硫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的专利。专利内容显示,本实现方式公开的掺杂硫化物材料可以作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应用在锂离子电池中。...华为此次公布的硫化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的锂离子电导率,以及质地柔软易成形、晶界电阻小、热稳定性好等优点,成为全固态电池理想的技术路线。

      来源:遂昌县人民政府2024-11-05

      抢抓新型储能万亿级风口,以现有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快提升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加大优质储能项目招引力度,重点发展新型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领域,积极研发储备液态金属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

      2024年中国压缩空气储能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化进程加速

      来源:智研咨询2024-10-30

      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凭借其技术成熟度高、效率优越等优势,成为新型储能中的绝对主力,占比高达97.3%,而铅蓄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和飞轮储能等其他技术则分别占据较小但不可忽视的市场份额...压缩空气储能分为传统与新型两大技术路线,其中新型压缩空气储能包括绝热式压缩空气、蓄热式压缩空气、等温式压缩空气、液态空气储能、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和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等。

      来源:电池中国2024-10-21

      面对中国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的领先地位,海外车企选择固态电池作为突破口,试图绕开中国在液态锂离子动力电池上的巨大优势,力求在新一轮的技术竞赛中占据先机。...中国电池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与产线建设10月17日,北京卫蓝新能源高性能固态锂离子电池量产建设项目正式开工。据介绍,该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重点布局低空动力、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来源:三峡小微2024-09-27

      测试结果显示,该固态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达到6000次以上,超过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近10倍,在电安全、机械安全、热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性能表现良好。...提起锂离子电池,不少人耳熟能详。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在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中,锂离子电池储能装机占比超过95%。而“源网荷储”研发基地的储能型固态锂离子电池,却是全球首次示范应用。

      洞悉全固态电池:硫化物如何走向量产?

      来源:NE时代新能源2024-09-13

      目前提升固态电池离子电导率的途径主要有四种:总而言之,提高固态电池离子电导率,无非就是提升其本身的离子浓度,然后在其迁移过程中,降低锂离子在各体相、晶界、界面等各个位置的阻碍。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9-11

      实际上,进入2024年,与液态锂离子电池行业增速放缓不同,固态电池热度持续攀升。...据介绍,在固态电解质开发方面,当升科技通过特殊组分设计以调控锂离子通道,多元素靶向修饰以稳定晶体结构,设计出独特的全流程纳米一体化工艺,开发出高离子电导率、高稳定性的纳米级固态电解质,相关固态锂电产品已实现装车验证

      来源: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2024-09-04

      与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其能量密度高出1倍有余。并且,因不使用稀有金属,彻底解决了锂电正极材料的高成本难题。...资料显示,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低温性能优异以及高安全性、长寿命等优点,解决了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低、易燃易爆等一系列问题,展现了其在电动汽车和其他领域的应用潜力,成为一项颠覆性的世界前沿科技

      来源:电池中国2024-08-28

      除了当下的准固态电池产业,道克特斯还在规划新建10gwh固态锂离子电池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预计总投资约50亿元,其中第一期将启动5gwh产线建设,投资约20亿元,计划在2025年底实现量产。...液态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上限在300wh/kg左右,但仅仅是半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就能达到350wh/kg,而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超过500wh/kg。

      第四届国际储能安全研讨会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讨会盛大召开

      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4-08-27

      这种新型固体电解质具备离子电导介于液态与全固态之间,热稳定性优于液态,电化学窗口比液态宽,制备过程更简单,界面兼容性优于全固态,无漏液、爆炸风险,软包电池无需加压等优点。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8-27

      不过,从整体上来讲,半固态对于现有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系更迭较小,半固态路线仍然会使用隔膜,基础工艺不会发生变化,其制备方法大部分将沿用传统锂离子电池工艺与装备技术。

      厂商竞逐,谁会率先开启固态电池量产时代?

      来源:Interact Analysis2024-08-15

      分地区来看,除了在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市场占据了主要份额的中日韩厂商之外,欧美厂商也正在加快固态电池布局,意在把握新一轮电池技术的机遇,在产业发展初期与中日韩厂商竞争抢占市场先机。...尽管目前仍处于研发及试点阶段,固态电池已经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厂家布局(见下表):这些企业大致可分为三类:专注于固态电池的电池制造商;领先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整车制造商。

      来源:EnergyKnowledge2024-07-31

      卫蓝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目前的半固态储能电池售价与液态电解液锂离子电池相近。半固态电池应用于储能领域,主打的优势之一是安全性。...非锂储能受关注度提升 储能市场中,还有多元化的技术路线正与锂离子电池技术路线竞争。与锂离子电池原理基本一致的钠离子电池就是其中之一。2024年上半年,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频频落地。

      量产之约已近,固态电池全球竞速战打响

      来源:中国储能网2024-07-26

      在传统的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系中,正负极所用的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池本身的带电量,即能量密度,而电解液与隔膜是作为锂离子的传输媒介存在于电池结构中。...相比传统锂离子电池,液态电解质易燃易挥发以及锂枝晶现象,导致电池一旦受到冲击或短路,或有失控爆炸的风险,而使用固态电解质的固态电池则没有这种后顾之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