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管理体系”相关结果333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7-17

      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推广电池护照,如何做到心中有数?制定标准是关键。据苏州大学高级工程师赵丽维介绍,碳足迹核算方法可分为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和实测法。...我国动力电池碳管理还面临诸多挑战,电池产品碳足迹还没有形成清晰的管理思路,相关标准尚处于研究阶段,产业链发展思路尚不明确。”优化材料和制备工艺动力电池哪些环节是碳排放聚焦区,又如何有效降碳?

      北极星电力网走进德力西电气零碳工厂,共筑绿色低碳生态圈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7-07

      第二点是在能源效率方面,德力西电气已经成为了行业的标杆,其综合能源能效的管理平台能够在线监测其整个生产的每一条生产体系、重点设备,并能诊断能源利用率,这亦体现出德力西电气对于能源的精细化管理。...通过“零碳工厂”的一个标准的导入,帮助企业系统性地来做碳管理。因为我们临床工厂标准的基本要求,还有它的评价细则要求包括碳综合管理、碳运营管理,还有资源利用、能源利用,未来的碳抵消等一系列的工作。

      上海市公布2023年度第一批工业通信业<mark>碳管理</mark>试点名单

      来源: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2023-07-06

      15项、碳管理体系试点项目4项、供应链碳管理试点项目4项、碳标准建设及应用试点项目4项、碳金融产品创新试点项目2项。...经组织申报、材料初审、专家评审等环节,确定了《上海市2023年度第一批工业通信业碳管理试点名单》,其中产品碳足迹评价与碳标签试点6项、数字化碳管理平台试点项目15项、碳管理体系试点项目4项、供应链碳管理试点项目

      2023中国纸业碳中和与可持续峰会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3-06-28

      发掘行业优势,参与林业碳汇在“双碳”目标下,我们既要通过造纸行业推广国内速生林的种植规模,也要积极准备和参与碳交易,并逐步建立完善碳管理体系,将碳配额作为一种资产进行管理,通过碳排放交易有效推进行业“双碳

      “风电伙伴行动·零碳工业 绿色工厂”正式启动!近百家企业共同发起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2023-06-28

      远景能源中部科技公司副总经理魏辉作精彩分享魏辉介绍,远景运用涵盖碳盘查、碳减排、碳抵消、认证和报告在内的一套碳管理方法论,全面支撑组织碳、产品碳、供应链碳等三大碳管理场景。...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高辉宣读行动方案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高辉代表全体嘉宾宣读了行动方案,涉及“创建零碳示范区,发动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建设零碳工业园区,锻造园区经济发展新优势”“打造绿色工厂,加速构建绿色制造新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26

      在日前召开的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建议,国内有关管理部门加强协同,引导行业上下游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动力电池碳足迹的标准体系,并与国际社会提前对接,以统一标准实现互认...●●碳排放管理面临诸多问题那么,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碳管理能力究竟如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20

      在日前召开的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建议,国内有关管理部门加强协同,引导行业上下游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动力电池碳足迹的标准体系,并与国际社会提前对接,以统一标准实现互认...碳排放管理面临诸多问题那么,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碳管理能力究竟如何?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3-06-19

      二是构建关键要素支撑体系,建立健全数字减碳标准体系,加强各行业数字碳管理,从供给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单伟本刊记者 王睿佳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突出优势。

      推动碳数据可信互认 SGS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SGS环境卫生安全EHS服务2023-06-15

      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承诺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包括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

      远景发布《零碳行动报告》 宣布实现全球运营碳中和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6-12

      远景秉持以绿色能源和数字科技推动零碳转型的理念,在全球60多个运营工厂、研发中心和办公室部署了业界领先的“方舟”碳管理系统,落实全集团从核算、减排、抵消到认证的全流程、端到端的碳管理,助力远景实现2022

      隆基发布最新可持续发展报告 全面深化ESG管治和体系建设新要求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6-02

      作为光伏行业领先企业,隆基也积极向上下游合作伙伴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供应商碳管理赋能培训,并使用环境标准100%筛选新供应商、使用社会标准筛选了83%的新供应商,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共建绿色价值链。...国家发展规划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引领(lead)”“创新(innovative)”“绿色(green)”“和谐(harmonious)”“信赖(trustworthy)”5项要素,形成了隆基“light”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系

      燃气行业首家“双碳”研究院成立!

      来源:中燃集团2023-05-30

      揭牌仪式最后,宾辉与刘明兴共同为中燃集团碳管理体系贯标示范单位授牌。碳管理体系是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起制定的全国首个综合性的碳管理体系标准。

      金风科技亮相SNEC2023

      来源:金风科技2023-05-29

      零碳未来,金风方案本次参展,金风科技首次展出了“可视化智慧园区能碳平台”,该平台为金风科技自主研发,具备能耗管控、能源管理、绿碳交易三大功能模块,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碳管理;利用算法管控用能动态,降低碳排;...在项目现场管理方面,金风科技站在服务视角推动更多技术与数据应用落地场景,通过激光雷达、无人机巡视及大部件预警等功能汇聚生产力,推动资产运营效率稳步提升,促进运维体系革新升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17

      从叶片、齿轮箱、风机、储能到智能软件、碳管理系统、零碳氢氨、零碳产业园……远景集团各个业务板块在内蒙古均已落地。”...三峡源网荷储技术研发实验基地开设了世界首台50兆瓦/100千瓦时数字储能系统、‘制-储-运-加-用’氢能综合示范项目、第二代水系钠离子电池储能示范等13个科研示范项目,两个实验室已具备从电池电芯到储能系统的全体系储能检测实验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17

      从叶片、齿轮箱、风机、储能到智能软件、碳管理系统、零碳氢氨、零碳产业园……远景集团各个业务板块在内蒙古均已落地。”...三峡源网荷储技术研发实验基地开设了世界首台50兆瓦/100千瓦时数字储能系统、‘制-储-运-加-用’氢能综合示范项目、第二代水系钠离子电池储能示范等13个科研示范项目,两个实验室已具备从电池电芯到储能系统的全体系储能检测实验

      来源:东方电气2023-05-15

      东方电气双碳研究中心是集团公司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碳达峰碳中和专业研究能力,进一步构建完善集团公司碳管理体系的重要实践。...双碳研究中心将锚定一流目标,配优配强专业团队,健全完善职责及机制,联合各方力量开展协同创新,加快构建以碳系统研究为支撑,以供能系统和用能系统减碳降碳为目标的双碳研究体系,助力能源行业安全低碳发展,助力我国

      来源:​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3-05-11

      4.企业数字化碳体系管理。...应设立能源和碳管理岗位,聘任能碳管理负责人,并加强对能碳管理负责人的专业培训。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4-27

      3.碳管理体系试点。鼓励企业(园区)开展碳管理体系建设。按照相关标准(《碳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t/cieccpa 002-2021)等)的要求,建立碳管理体系。4.供应链碳管理试点。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4-13

      专业化技术助力绿色认证与创新北极星:当前,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但目前在制度保障、评价与认定体系层面仍面临一些挑战。...中环联合还一直致力于在全民向碳的时代做最专业的碳服务供应商,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支持下,完成了上百家企业和机构的低碳认证能力建设工作,为提升各相关方的碳管理能力提供了必须的技术支持。

      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毕天姝:推动建设以新型电力系统为特色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4-13

      在学科方面,她介绍到,华北电力大学拥有全国最完整的能源电力源网荷储全链条学科体系。目前,已建设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为适应能源行业人才需求变化,还在2021年率先获批全国首批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开设了全国首批“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率先开办了国家第一家“氢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自主设置了碳管理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