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做红色导体 传输电能 传播党性——温州电力局飞云党支部侧记

2011-07-19 16:25来源:温州电力局变电工区作者:谢安祥 黄晶晶关键词:温州电力局变电工区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承诺,在飞云站即将开始的各项重大技改项目中,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近日温州220千伏飞云站开展“红色导体”党支部全体党员宣誓,承诺发挥党员先进性,确保飞云站重大技改项目的顺利完成。

飞云站是温州电力局变电工区下属的一个基层站所,15年来,飞云党支部始终将党员力量紧紧凝聚在一起。08年瑞仙变投运,时间紧任务重,飞云站的党员同志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不分白天黑夜奔走在场地,鲜红的党旗成了简易工棚里最亮丽的风景。投运结束,飞云站讨论给党支部取一个符合电力企业特点的响亮的称呼。“红色导体”从此和飞云紧紧相连,更以一个不变的使命——“做红色导体,传输电能,传播党性”活跃在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中。

2009年1月,红色导体党支部建立了网页形式的站所信息系统,既作为党支部的宣传阵地,也使站所技术培训和职工交流网络信息化、无纸化。09年12月飞云1#主变更换的大型工程,红色导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11年6月,飞云站全体职工积极适应操作站新模式,也迎来了新的挑战——飞云整体GIS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同时下属的东新变间隔投运,瑞仙变2号主变投运,东南变电气进场施工,以及场桥变的接收,“多线作战”给运行人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关键时刻,红色导体自愿请命,抽取主干力量连续奋战在投运现场,下了班的成员都主动参与站所工作,私人电脑,私家车都被“征用”,确保生产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飞云站整体改造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建设过渡期供电设施、新飞云变第一阶段新建区建设、新飞云变第二阶段新建区建设,跨度一年多,任务艰巨。改造后的飞云站将成为温州电网中第一座智能化变电站,届时将以可靠的输电能力助力瑞安的经济发展,并有效解决温州南片区电网瓶颈,增强整个温州电网结构。

6月的温州天气既毒辣又多变。夜幕降临,白天的闷热瞬间转变成了豆大的雨滴,运行人员穿着沉重的雨衣,打着电筒,开始停役操作。虽然有安全帽和雨衣,但雨水还是往脖子里不停的钻。五十多岁的黄师傅是红色导体中年级最大的,为了保证操作票不被雨水打湿,充当监护人的他索性脱下身上的雨衣覆盖住操作票。操作人是个刚上岗的小姑娘,年久失修的手动闸刀在雨天更显笨重,但她咬着牙,用尽全身的力气合到位。两三个小时操作结束回到主控室,浑身上下都已经湿透。喝一杯热开水,写在脸上的却是会心的笑容,乐观的红色导体,仿佛吃苦成了他们最值得炫耀的东西。

6月13日是工作最为繁忙的一天,所有上下班的红色导体党员都参与到工作中。瑞仙变的操作并不顺利,由于技术原因,操作被迫中断,为了不影响扩建进程,运行人员和修试、厂家通力配合,终于在凌晨2点前解决了问题。薛站长又立即回到飞云变,因为那里还有工作。他踏进主控室的第一句话就是:“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你们赶紧去休息,这里交给我。”面带笑容的站长掩饰不住的疲惫。十几公里外的东新变在等待最后一次设备冲击,在场地操作了一天的运行人员,工作到凌晨6点多。来不及休整,迅速赶回飞云变补做前一天没有时间完成的日常工作、审票工作。

尽管工作已经没有丝毫空闲,思想活跃的红色导体还不忘在工作中创新。想出了“红线蓝线齐上阵”的方法,把现场施工的安全围栏图用各种颜色的小符号、小线条巧妙的示意出来,使得现场各个工作班组、厂家、运行人员一目了然。在电缆沟穿墙处贴了防小动物封堵标示提醒施工人员,有效解决了电缆施工的防小动物问题。此外,电脑自动开票系统,电脑自动生成状态验收卡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红色导体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向党组织靠拢。党支部把对新党员、新职工党性的培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巧妙利用生产活动使得基层党建的理念深入人心,不仅在技术上师带徒,更在思想上师带徒。红色导体党支部如一股恒久不变的暖风,宣贯于飞云站上下,使得这个年龄跨度大,成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站所,始终焕发着年轻的活力。

“我想申请加入红色导体。”一名新职工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谢安祥黄晶晶)

作者: 谢安祥 黄晶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温州电力局变电工区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