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大大小小一箩筐的荣誉里,“大文”最稀罕的还是那六张印有“全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字样的大红证书。六年了,每逢开全区民族团结工作表彰大会,他都会披红戴花,坐在头排,当区里领导将证书颁发给他时,台下总是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是何等的光荣。可今天,一回到家里,他就一头扎在床上,沉思起来。老婆问他,得了奖,怎么不高兴呢?他说,你不懂,一个人得六张证书,这责任,重啊!
马广文,科尔沁区农电局金家窑供电所所长。金家窑供电所因坐落在莫力庙苏木金家窑嘎查地界而得名,“大文”,因既是土生土长的莫力庙人,又是金家窑的“姑爷”,而被乡里乡亲们如此昵称。
灵机一动,催生了“蒙汉双语服务”
2010年6月28日,由国家电网报、中国电力报等20余家媒体组成的“走进电网”主题采访团走进了金家窑所营业厅,“混都吐,渥得儿的葛塔塞尼”,窗口女受理员代萨出日嘎一张嘴,就把这些“老记们”弄得一头雾水。是蒙语吧?“老记们”的第一反应。不错,这边有男受理员充当了翻译,“欢迎各位领导光临指导”……尽管女受理员接下来的欢迎辞大家谁也没听懂,但这些“老记们”觉得挺新鲜,像是答中外记者问。一会儿功夫,就有高颧骨、红脸蛋的蒙古族客户来交费了,看到女受理员跟他们口若悬河地进行无障碍的交流,“老记们”都很想知道这个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创始人是谁。“大文”站在一边,笑咪咪的,心里却美得很,因为他知道,蒙汉双语特色服务就诞生在这个营业厅,起因却是一件“糗事”。
2006年的一天,小街基嘎查的老额济珠日合来交费,不会讲汉语的她说了一火车的话,可窗口的业务受理员憋得脸通红,就是不懂。情急之下,找所长吧!“大文”别看是本地人,在蒙古族堆里呆了这么多年,可他是地地道道的汉族,也只懂诸如“把大依帝是吃饭”之类眼不前的蒙语,想跟老额济对话,他也不行。可他有他的辙,一溜小跑,找来了电工包海宝,这才与老额济接上了头,化解了尴尬局面。海宝与老额济的畅快交流,让“大文”灵机一动,一个想法油然而生,何不在莫力庙这个蒙古族人口占70%的民族聚居区推行“蒙汉双语服务”,“还”民便利?
七天后,“蒙汉双语”在这个小小的营业厅掷地有声。半月后,双语服务的名声不胫而走。一年后,开始风行通辽供农电系统。两年后,通辽供农电系统所有客户服务中心、95598服务热线及服务窗口均实现了“蒙汉双语服务”,营业厅设有蒙语座席,热线提供蒙语导航,触摸屏开发了蒙文查询系统,并且将便民服务又延伸到手语。至此,美丽亲切的“蒙汉手”三语服务在这个全国最大的蒙古族聚居区落地生根、迎风怒放,成为“国家电网”品牌服务中别样的风景。
“三世佛”身上的金箔
2009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初九)上午九时,拥有360多年历史,内蒙古草原人民心中的佛教圣地、素有“内蒙古布达拉宫”之称的莫力庙,在沉寂了三十余年后,举行重建开光典礼。落成的集宁寺大殿衔草原,接良田,气势雄伟;朱红墙,缀金顶,古色古香。铜胎贴金的“三世佛”高过五米,法相庄严,气度非凡。因为高兴,苏木人大主席代吉如和今天喝的有点高,历经九任苏木党委书记,亲历过莫力庙由衰败废弃到夷为平地再到重建复兴的他,心中感慨万千。平日里,跟自己风里来、雨里去,为重建工作奔波游走的“大文”今天却早早地离开了人群,让他心里空落落的,找到苏木党委书记秦岭告起了状:“大文”这小兄弟不够意思,平常总在这转悠,今天这么重要的日子却不上前抢个镜头,就像这“三世佛”身上的金箔,就爱躲在暗处发光。
天天在这里搞线路维护的白铁柱知道,他们的所长此时正奔向莫力庙苏木旅游开发项目的另一个景点――关帝庙了。
2007年,塞外古刹重建工程伊始,“不用找、不用提、不用问”,被苏木达李东誉为“三不用”所长的“大文”果然出现在了大庙旧址上。两年的工期,一年的临时用电,一年的“绿色通道”,“大文”来往穿梭于电源点选取、线路敷设、变压器安装和临时电源全天候维护的各个环节上,成了莫力庙重建的见证者,“老代”戏称他的老伙计为“筹委会副主任”。当350米高压线路、5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和2000米地埋线给大殿点亮虔诚的灯火的时候,“大文”已经站在下一景点的搅拌机前,思考他如何再发挥金箔作用的问题了。
莫力庙的民俗村、度假村如雨后春笋,悄然错落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这也忙坏了“大文”所长。2007年11月的一天,恰逢大雪,可刚刚建成的政府大院和蒙古大营急需用电,“大文”马不停蹄,带领这帮弟兄立杆架线,没白天没黑夜的干。一次,局领导来所,打电话才知道他在线路上,忙着去看他,可他却回来了。车进院,只见副所长刘鹏军端坐在方向盘前,却不见“大文”回来,领导问,你们马所长呢?鹏军打开后车门,只见“大文”胡子拉茬,10分钟的车程就已经在后座上鼾声如雷了。
如今,蒙古包里都装上了空调,马厩里都闪亮了灯光,“大文”急呀,生怕苍凉黯淡了这方发展的热土,阑珊灯火灰了父老乡亲的心。
金家窑的“智囊”
三年前,一墙之隔,金家窑嘎查党支部书记武斌和嘎查达周炳双的日子可是不好过。两委班子挤在一间屋子里,开会人多时,还要在隔壁的机井房里安座位。穷得心发慌,眼发锈,眼巴巴地看着本村的村民动不动就上访告状,看着十五公里外的莫力庙羊场农民靠种葡萄发家致富。今年,这两位可牛了,坐享着六间大瓦房,坐拥着63万“巨款”,欣赏着林地葡萄园,美不胜收。周炳双这个原来爱挠头的车轴汉子,话多得说不完:咱有“大文”这个智囊,不愁增产增收,思路决定出路吗!原来,金家窑有片740亩的“北坨子”,生长着多年长不大的“疙瘩林”,属不被闲置的“荒地”。“大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给武周二人出了一个“金点子”,把这片林地申请为林地葡萄园,既可以种葡萄,又可以兼种各种农作物。上电和水利配套问题由所里和村里分别解决。很快,林地葡萄园的项目批下来了,电也上了,管灌也安了,原来无人问津的坨子地一下子成了宝贝,121户村民中,有60户承包了葡萄园,仅承包费用武周二人就收获了平生最大的一笔“巨款”。村民们不上访了,改上葡萄园了,沙地里种上了西瓜、红干椒、花生、黄豆,成了全苏木“沙地葡萄”和“沙地西瓜”的示范园区,仅种植农作物一项就为金家窑人均增收了1100元,加上明年大份子下来的葡萄,人均增收恐怕3000元也不止哟!怪不得金家窑人有句顺口溜:“文”上电,“武”管灌,一下增收一百万。
满特嘎没抢购着葡萄园,但他在“大文”帮助赊砖的鼓励下,建起了自家的鸡舍,养了5000只鸡。今天7月,他的第一茬小鸡出栏了,一下子就剩了两万七千块,算起来,一年到头,近10万元的收入,他已经开始筹划着买私家车了,路过供电所时,好顺便捎去一筐鸡蛋。看到养鸡挣钱,又有15家要联合起来,建设养殖小区。
你帮一,我帮一
石家窑村是农电局的扶贫点,赵永贵是“大文”的“一帮一”扶贫对子。建村部、拓广场、上低压,37万元的投入,石家窑有了脱贫致富的奔头。“大文”还赚不够,建议从根本上解决每家每户的问题,于是,在他的倡议下,每家又赶回了3只绒山羊,下羔、卖绒每户又年增了600元收入。7年过去了,赵永贵家羊成群了,砖瓦房成片了,各种电力设施优先快速地进入了石家窑,石家窑大踏步退出了贫困村的行列。
2010年春节,从千里之遥的呼和浩特又发来一条祝福的短信,把“大文”的思绪带回了五年前。16岁的图娅聪明好学,成绩优异,在市蒙古族中学是尖子生。可因为家里穷,还要供图娅的小弟达来上学,阿爸乌日吐痛苦地做出了让她辍学的决定。小图娅哭着从班车上下来回家,正巧被“大文”遇上。图娅是幸运的,全所职工都为她捐了款,并每月都按时把生活费送到乌日吐手中。奥运会开幕那天,“大文”接到图娅打来的电话,告诉他自己已经被内蒙古大学录取,并邀请所里的叔叔们一起到她家,阿爸要杀猪感谢恩人们。那天,“大文”喝的很多,很激动,也很有成就感,临行,把1000元钱塞到图娅手中,叮嘱她上大学了,别忘了家乡。图娅在短信中写道:家园远,故土亲,叔的叮咛铭记心;游子意,赤子心,他日回家报乡恩。“大文”落泪了,感同此心。
二十几年的岁月,如同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来不及欣赏就已匆匆流过。走在林场到水库的乡间油路上,看着两侧并行的高压线路,想着这“万米千亩葡萄长廊”又将为家乡装点一片绿色,带来无限希望,“大文”被自己如马儿一样的奔跑惹笑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11年以来,科区局以创建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为契机,并不断巩固创一流成果,将一流标准落实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坚持加强教育培训、注重文化熏陶、开展载体活动,使局、所、班组三级联动,齐抓共管,有效促进了企业安全发展。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该局突出教育培训的作用和效果,开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多样化的培训。除开展常规性的教育培训外,开展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特色培训。一是要求各生产单位开展“每周一题”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生产一线员工《安规》的学习效果。二是开展“假如我是作业指挥人”、“假如我是作
在日前结束的科尔沁区政府廉政工作暨纠风工作会议上,通辽科区局荣获科区2011年度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创建活动唯一一家突出单位,金家窑、敖力布皋、大林、钱家店、木里图五个供电所荣获科区2011年度群众满意基层站所优胜单位。2009年以来,该局高度重视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创建活动,局长、党委书记挂帅、分管领导主抓,党政工青齐抓共管,形成了领导带动、上下联动、措施推动、考核促动的工作格局。创建活动中,该局坚持“四步走”,一是结合方案抓“诊断”。在认真解读和科学领会创建活动方案的基础上,通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广泛发动,
近年来,科区农电局安全管理工作坚持教育培训、文化熏陶、载体活动“三管齐下”,局、所、班组三级联动,齐抓共管,有效促进了企业安全发展。教育培训促安全。该局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突出教育培训的作用和效果,开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多样化的培训。除开展常规性的教育培训外,开展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特色培训。一是要求各生产单位开展“每周一题”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生产一线员工《安规》的学习效果。二是开展“假如我是作业指挥人”、“假如我是作业施工者”、“假如我面对违章
12月18日,以纪和民为组长的蒙东电力公司标准化班组建设考评验收组对科区农电局标准化班组建设工作进行考评验收。通辽电业局农电工作部副主任李宝国、生技处处长李国一,科区农电局党委副书记吴国忠、工会主席李娟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考评组首先听取了吴国忠作的题为《夯实基础,强化执行,以推进班组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工作汇报,随后对该局喜伯供电所、送变电工区、调度通信所、电能计量中心、电费管理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进行了检查,对照标准化班组建设标准和细则,对该局的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考评。在总结会议上,纪和民组长对该局标准化建设工作给予了肯定,并高度评价了该局班
近日,庆和供电营业所在庆和镇2011年度创建人民群众满意基层站所评议大会上,以优异的成绩,在16个参评单位中名列第一,再站排头。2011年,庆和供电营业所、党支部按照局年初工作安排,引导广大职工和党员干部在服务“三农”、服务社会、奉献企业的实践中建功立业。全所上下结合创建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活动,积极开展向“农电之星”学习、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支部,激励党员干部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等活动,创先进、争优秀、推动行风建设与优质服务工作,本年度未发
近日,大罕供电所利用冬闲时间继续深入开展国家电网公司新“三个十条”宣贯学习,并对全体员工对新“三个十条”掌握理解情况进行了摸底考试。此次考试特别关注新“三个十条”新增加和修正的内容,通过考试,进一步激发员工全面学习、理解和执行新“三个十条”积极性,达到以考促训、以考促学,进一步提高员工服务意识,提升供电服务水平的目的。通过学习、座谈、讨论,每一位员工都能准确理解与掌握新“三个十条”的精神实质,使新“三个十条”得
一年一度的秋检工作圆满落下了帷幕。近日,科区局各供电所召开秋检工作总结会,对今年的秋检工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今年,该局为进一步加强电网运行和安全管理工作,为电网迎峰过冬做足充分准备,结合电网运行实际情况、缺陷情况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状态检修的原则,扎实开展整治和缺陷消除工作。在此次秋检工作中,严格要求职工从思想和安全意识上查找问题,切实转变观念,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在整改工作中严格落实上级的相关规定,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认真分析工作现场可能出现的危险点和危险源,坚持工作现场监护制度,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把隐患真正消除在萌芽状态,使秋
一年一度的秋检工作圆满落下了帷幕。近日,科区局各供电所召开秋检工作总结会,对今年的秋检工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今年,该局为进一步加强电网运行和安全管理工作,为电网迎峰过冬做足充分准备,结合电网运行实际情况、缺陷情况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状态检修的原则,扎实开展整治和缺陷消除工作。在此次秋检工作中,严格要求职工从思想和安全意识上查找问题,切实转变观念,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在整改工作中严格落实上级的相关规定,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认真分析工作现场可能出现的危险点和危险源,坚持工作现场监护制度,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把隐患
近日,随着喜伯供电所第一笔居民电费收缴完成,宣告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在通辽科尔沁区农电局正式上线运行,为其他农电局推广应用系统积累了宝贵经验。SG186营销管理系统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庞大信息网络系统,对提高营销管理集约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通辽地区农电系统试点单位,科尔沁区农电局担负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上线筹备的过程中,该局成立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营销系统及供电所相关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忘我工作,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确保了该局供电区电力客户各项服务业务的正常运行及系统的平
九月下旬,科区局拉开了秋季安全大检查活动及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建设的序幕,科区局、所属各供电所根据工作部署,分别召开了秋检动员会,从组织、思想上做足准备。与此同时,安监部及时转发了蒙东公司《关于转发蒙东公司〈关于转发国网公司农电秋季安全督查暨开展秋检及迎峰度冬综合检查的通知〉的通知》,制定下发了《科尔沁区农电局2O11年秋检工作计划》,使秋检工作严格按计划进行。工程管理部也积极组织人员进入到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现场,核实工程实量,监督工程安全,保证工程质量。生产技术部及时下发了《关于加强秋检工作管理》的通知,明确了施工作业开工手续的办理程序,层
蒙东呼伦贝尔电业局鄂温克电力公司地处呼伦贝尔市巴彦托海镇,供电服务区域为鄂温克族自治旗,是少数民族地区。全旗用电居民多为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交流语言多为蒙语。为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推出“蒙、汉双语”服务方式,提高了服务水平。针对民族地区生活习惯,提高供电企业服务民族地区的能力,鄂温克电力公司以锡尼河供电所为试点,试行推出了“蒙、汉”双语服务,为锡尼河地区少数民族用电客户提供了便捷服务的通道。创新服务采取对上墙的各类规章制度、业扩报装流程、服务指南、门牌等,都更新为蒙、汉双语对照的带有国家电网标识的图版,并外聘精通蒙语的专业人员将汉
本网讯通讯员丁丽波报道8月29日,又到了月度培训时间,通辽供电公司客服中心人员聚在一起,十几双眼睛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面的写字板。只见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文字——那是一行对他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蒙古文字,读音“他塞音白呶”,“您好”的意思。通辽市坐落在美丽的科尔沁大草原上,是蒙汉聚居地,全市310万人口中,蒙古族人口有138万,占全国蒙古族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2007年,供电营业窗口蒙语服务诞生在科尔沁大地。通辽供电公司为此特别招聘了一批蒙语说得好、文化素质高的蒙古族青年,经过严
为进一步提高国网公司系统“95598”坐席人员整体业务素质,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使供电服务人员具备使用英语直接为英语语言客户群体提供服务的能力,以更高的服务水平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3月23日至4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人力资源部在东北电网公司大连培训中心举办了三期“95598”坐席及客户服务人员双语培训班。 本次培训,是对各网省电力公司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95598”坐席人员和窗口营业服务人员进行的一次以提升英语服务技能为主综合性的培训,培训共分为三期,共培训173人次。开设了《电力客服英语》、《客服坐席人员发音及语言训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