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其实,早在2006年,时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的濮洪九就提出过电煤价格并轨方案,当时设定了一个三步走的目标,但是受限于形势而无法推行。按照濮洪九的构想,第一条跟现在方案有异曲同工之处,即签订长期合同,当时提出价格幅度在5%-10%。第二步是实现煤电联营,比如,淮南矿业跟上电和浙电合作的模式,各50%的股份,建一个煤矿,在煤矿边上再建一个坑口电厂,管理上煤矿归煤矿企业管,电厂归发电企业管,事实证明这是很有效的。第三就是走向一体化,不再是各占50%,而是电厂可能归属于煤矿企业,煤矿也可能归属于电厂,与现在神华的国华电力,中电投的霍林河露天煤矿一样,就是能源供应的概念。
当政府部门加紧修订的同时,煤炭运销协会也在加紧调研,探讨今年的煤炭订货会是否如期进行,更多企业的意见是希望煤炭订货会来定个调,并希望,电煤价格并轨整套方案在年底订货会前出台,以指导煤电双方2013年度的价格谈判。
利益方各怀心术
对新方案的反映看似平静,其背后却是暗流涌动。因为煤电这条产业链条上依附的利益群体众多,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多人观望的同时也怀揣着自己的小九九。
首当其冲的是这次并轨的主角——煤炭企业。其实,最早提出要并轨的恰恰是煤炭企业,煤炭工业协会就曾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递交过关于煤价并轨的报告。
“政府当初设定双轨价格,初衷是倾向于亏损一方,双轨制对大电厂是有利的,因为煤价高企的时候,重点合同煤价是低于市场煤的,现在煤价跌下来了,这个双轨制的天平就应该倾向于煤炭一方,即重点合同煤应该高于市场煤,为什么只上涨时管制调控,下降了就没人管了。”丁松炎反问道。
采访中,很多煤炭企业依然有所顾虑,会不会就如同双轨制时只管上涨不管下跌一样,只在煤价低的时候并轨,市场煤价高涨时反而取消并轨,依旧由国家调控成两种价格以期减少电厂的亏损?
有同样担忧的,还有内蒙古伊泰集团副总经理翟德元,在全国煤炭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政策取向研讨会上,翟德元就直接抛出狠话称不同意并轨,因为按他判断最终受益的将是电力企业,届时,电厂将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只要煤矿不限产,电厂可以自由选择买哪家的煤。因此,取消重点合同煤,松绑的不仅仅是电煤价格,同时还有煤电企业之间的供货关系。电厂一旦压价,估计会使得煤企陷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
事实上,担心自己吃亏的并非只有煤炭企业,电厂亦然。
何智勇就对记者杂志记者大倒苦水,“我刚到区里开会,首钢说在亏损,很多建材、重工业都在减产,据说下滑40%,电量需求也就跟着下降了,今年我们厂电量比年初预测下降10%,去年发电量是33.6亿度,今年估计在33亿度左右,利润不太理想,完成公司给的指标很困难,幸亏现在煤价比较低。一旦并轨以后就跟市场接轨了,动力煤现在却有点抬头,国内工业增速日渐趋稳,所以我们担心电厂是否能承受煤价再次上涨的压力。”
“国资委现在提倡国有企业要过三至五年的寒冬,我们也在商讨,如何应对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再次出现的高煤价。我们有了一点思路,从现在开始除了响应集团的统一采购外,电厂自己也在寻找价位比较低的电煤。”何智勇说为了应对并轨后可能出现的不可预知的问题,电厂必须提前做好预案。
事实上,电厂对并轨方案的关注度一点不亚于煤炭企业,某电厂负责人就直言:“不发表言论不代表我们没意见,最大的矛盾还在于电价能否理顺,不能总让电厂来消纳高煤价,以前合同煤价还是可控的,一旦放开完全市场化,电厂面对的风险将更高。”
被触动的中间环节
除了这些显性的矛盾,在这条被人为拉长的产业链上还有一些隐性的环节,这些环节的利益会不会被触动?
“合同煤并不是单纯的点对点供应,中间经过几次倒手,这其中有贸易商、运销人员、电厂采购人员等环节,每个煤炭企业周边都有一堆中间商围着,电厂周边自然也有另一堆中间商簇拥着。合同煤一旦取消,必定触动他们的奶酪。”一位煤炭专家表示。
据上述专家介绍,行规一般是由贸易公司代替电厂去签订合同,当然,贸易公司要想拿到煤也必须有所打点,比如出厂价是200元,就要给有关人员打点费160元,卖给电厂是520元,但是市场价可能是600元,一路做完加法后的合同煤还是要低于市场煤价,所以各方一致达成默契,谁也不去打破行规,这一部分中间价就被各种贸易商和能签字的人拿走了。
“煤炭和电力企业虽然不说什么,其实谁都不想取消重点合同煤。一直以来,很大一部分差价都落到少数人的腰包里了。比如9亿吨的重点合同煤,可能有近2亿吨落到一部分人的腰包中,一吨煤就可以坐收渔利少则三五十,多则一两百,算下来中间商可以拿到100-400亿元的差价,这样一个偌大的市场能轻易随着并轨制而消失吗?”上述煤炭专家停顿了下,“每年合同煤那么多违约的,却都能找到合适的煤,这里面的灰色交易很诱人,并轨方案中的长协价估计也会给这些人留下些温床。”
范必也提出,一年我们有多少火电厂,发多少电,这些火电厂烧什么煤,每年新增的火电有多少,导致的煤炭增量有多少,都很清楚,有数据可查,按理说,签长期协议价完全没问题,结果产业链中间凭空生出那么多中间环节,导致煤价大起大落,原本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是很容易达到的平衡点,被看得见的手搅和坏了。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不容忽视,就是铁路。范必介绍说,铁路运煤分计划内车皮和计划外车皮,计划内运煤可执行国家规定的运输价格,计划外运煤则要向中间环节付出相当高的代价。很多由铁路职工经营的“三产”、“多经”企业从中渔利,这早已是行业内公认的潜规则。再加上点车费、车板费等各种名目的收费,大大提高了运输的成本。中国很多地方的电煤物流成本达到电煤消费价格一半以上,下游企业不堪重负。
因此铁路方面也对这份并轨方案虎视眈眈,并轨后是国家继续调控铁路,还是不再插手,都将直接影响到物流成本,如果政府提出要监控调控铁路车皮,那么“三产”“多经”企业的渔利将化为泡影。
就在前面四种利益群体都略带紧张地打探并轨消息的同时,这几年兴起的一个新群体——煤炭交易中心却显得有点兴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0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时强调:“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此,能源系统要深刻领会、落到实处。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加快能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攻关,
9月20日,国新办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能源发展成就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发布会上表示:“互联网+”智慧能源、储能、综合能源服务等一大批能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蓬勃兴起,成为中国创新创造的热点。9月20日,国新办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能源发展成就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局长章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9月20日下午4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能源发展成就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在这里同大家见面,介绍我国能源发展的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9月20日(星期五)下午4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能源发展成就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按照“十三五”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9月20日下午4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能源发展成就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在这里同大家见面,介绍我国能源发展的情况。
6.18亿到35.2亿吨煤炭供给之变1978年至2017年,中国的GDP从0.3645万亿元增长到82.7万亿元,人均GDP年均增长9.5%,已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经济学家林毅夫说:“以这么高的速度持续这么长时间的增长,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同期,全国煤炭产量由6.18亿吨增加到35.2亿吨,增长了5.7倍。共计693亿吨
重磅!国务院:任命林山青为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免去周学文的水利部副部长职务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秦刚为外交部副部长;任命陈健为审计署总审计师;任命林山青为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免去石玉钢的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职务;免去周学文的水利部副部长职务;免去高燕(女)的商务部副部长职务;免去赵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发展成就。全国累计生产煤炭约740亿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70%以上的一次能源,支撑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79亿元到2017的82.7万亿元的快速增长。煤炭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产业结构得到显著优化,煤炭工业生产力水平实现了
煤炭市场化历程●1978年前,煤炭生产销售由国家统一调配,煤炭价格未涉及煤炭资源价值补偿;●1978-1992年,煤炭价格基本由政府决定,主要由原煤炭工业部和国家物价局定价;●1992年,在徐州和枣庄两个矿务局进行放开煤炭价格试点,煤炭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就此拉开序幕;●1994年,国家宣布取消全国统一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作为我国的能源支柱产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煤炭年产量由3432万吨增加到现在的近40亿吨,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的比例一直保持在70%以上,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中做出巨大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累计生产煤炭
煤电行业出现持续大面积亏损(亏损面50%左右)。中电联发布的《2018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较大篇幅分析了当前电力发展中的这一主要挑战。(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亮)自2002年厂网分开以来,煤电亏损已成常态,其中三个时间节点尤为凸显:2008年电煤价格从2003年底的156元/吨飙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区内火电中长期市场交易价格的通知》。通知称,为落实自治区“两会”精神,助力自治区经济稳步增长,结合近期电力市场运行情况和市场主体反映相关诉求,经宁夏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参考“煤电联动”模式,综合考虑电煤价格
2025年,中国光伏行业迎来“全面入市”的关键转折年。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深化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加速,光伏发电从“保量保价”向“市场化交易”的转型已成定局。本文从国家政策导向、地方规则差异、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三大维度,为从业者梳理政策脉络与市场机遇。(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电力公社
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于2010年率先开市,是国家相关部委和自治区政府共同开展电力市场化改革探索、推动产业降本增效的典型试验区。作为全国首家正式运营的省级电力市场,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紧扣“电力市场支撑保供、稳价、促消纳、优服务”的工作主线,以发现电力时空价值,化解市场供需矛盾,提
近日,浙江2025年电力市场年度交易顺利完成。2025年度浙江中长期电力交易规模达到1887亿千瓦时,加权均价412.39元/兆瓦时,较2024年度交易均价降低约50元/兆瓦时,将进一步降低全省工商业用电成本。为确保年度交易顺利进行,浙江能源监管办紧盯关键环节,从细从实统筹谋划,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健全
内蒙古电力集团全面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战略思想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围绕“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市场特征,高标准建设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促进绿色能源转型的新型市场体系架构,在全国树立了电力市场改革的建设样板与典型示范。PART.1创新市场保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仅是技术系统的革新,更是涉及经济社会全局性问题的复杂过程。在系统梳理浙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中,国网浙江电力发现,必须正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经济性与持续深化改革问题,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聚焦效率和效益,国网浙江电力提出构建大经济下
为进一步规范浙江电力市场建设,提升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效能,根据国家有关要求,近日,浙江能源监管办组织开展了《2025年浙江省电力市场化交易方案(征求意见稿)》及《关于做好2025年度浙江省电力市场化交易相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审查评估工作。本次评估工作,浙江能源监管办多次
“通过发电侧、输配侧、销售侧通力协作,今年1-9月,浙江实现工商业企业电价稳中有降,同比下降了1.2分/千瓦时。其中,2024年浙江年度煤电交易价格同比下降了1.5分/千瓦时。”浙江省发改委近日组织召开的“电价稳价座谈会”,浙江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赵紫原
内蒙古电力集团全面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思想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围绕“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市场特征,高标准建设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促进绿色能源转型的新型市场体系架构,在全国树立了电力市场改革的建设样板与典型示范。创新市场保供机制保障
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发电侧上网电价几经转变,可以说,上网电价的转变就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转折点,无论是计划体制下或者是市场体制下,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均背负着厚重的历史责任,也发挥着重大作用,甚至可以直接用于宏观调控。在当前建立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电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下,发
近年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深入落实电力体制改革决策部署,贯彻国家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三全”建设(构建全市场体系、优化全方位服务、强化全要素保障),有力做好“三个支撑”(支撑浙江能源“绿保稳”、支撑打造一流电力营商环境、支撑市场依法合规运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其中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作出了明确指示和要求。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工作方案安排,由公司领导牵头,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围绕全会提出的重要
沉寂多年的火电上市公司一改颓势,年度业绩“飙升”,净利润排名大幅上涨。“火电龙头”华能国际可以说是整个火电行业的风向标,历经2015年的“狂欢”,2016年业绩下滑,随后的2017-2022年,华能国际纵使手握庞大装机,净利润却难敌主营风、光的多家上市公司。然而2023年,华能国际净利润却一跃超过了
火电上市公司业绩预喜,受益于煤价下降、电量增长,多家公司业绩翻倍增长、扭亏为盈。此外,各大火电企业的转型步伐已然开启,一些企业也提及新能源的贡献。譬如,火电龙头股华能国际重回巅峰,2023年预计盈利80-90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华能国际风电贡献的利润依旧超越火电,尽管其风电发电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电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承担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电煤供应时常面临挑战,煤电矛盾十分尖锐。2016年12月开始实施的电煤中长期合同制度是保
当好新疆能源市场化改革“推动者”新疆能源监管办党组书记、监管专员潘军在国家能源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深入落实能源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能源市场化建设,在建设电力市场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新疆电力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建立了输配电价工作机制,实现
日前,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北京绿源碳和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火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绩效评价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以火电上市公司2020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数据为基准,选取了火电装机占比30%以上的31家火电上市公司作为评价样本,围绕火电企
6月29日至7月1日,内蒙古电力电能计量公司现场检验中心赴北京参加汇能集团长滩电厂2×660MW煤电一体化扩建项目、内蒙古能源集团金山热电厂2×1000MW煤电联营扩建项目、内蒙古能源集团准大电厂2×1000MW煤电一体化扩建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报告评审会议。对于煤电一体化而言,就是指煤炭企业沿产业链进行煤
在我国稳步推进“双碳”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之际,煤炭开采和燃煤发电行业由于碳排放较高往往被视为夕阳产业,普遍认为上述两大行业将走下坡路、产业面临衰退。然而,在日前召开的信达证券2023年中期资本市场峰会上,基于对今年下半年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供给、需求、价格等市场形势的深入研判,信达证
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高企以及新能源的迅速发展,煤电企业受到成本上涨和发电空间下降的双重挤压,经营压力巨大。结合我国资源禀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火电仍是我国最重要的电力来源,国家适时提出“两个联营”,进一步构建“煤电+”的能源发展布局,旨在统筹保供、保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煤电企
全面推进高质量监管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业与能源”一、积极进取,2022年监管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过去的一年,我们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
在“两个联营”的实施中,煤电一头衔接煤炭,一头支撑新能源,推动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高效耦合,构建起电力保供与能源转型统筹推进的发展路径。(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翁爽)在经济换挡、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变局下,电力发展面临的约束条件不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