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发改委对煤炭审批割肉放权 铲除腐败

2013-05-29 10:22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煤炭煤炭企业煤炭经营许可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有报道称,按照国务院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和减少行政审批的要求,发改委拟取消煤炭经营许可证。尽管截至发稿,记者向相关部门求证,还未获得煤炭经营许可证是否、何时退出历史舞台的确切消息,但如果颁行近20年的煤炭经营许可证一旦取消,将对煤炭行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为此,编辑部特约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研究员李朝林,为我们释惑解疑。

煤炭生产经营许可证一旦寿终正寝,无疑给煤炭生产企业及煤炭贸易企业又解除了一条“紧箍咒”。这将有利于在煤炭生产经营领域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拓宽煤炭销售渠道,降低经营成本,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

可拓宽销售渠道

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煤炭市场开始疲软,煤炭供过于求,库存积压严重,销售价格大幅度下滑,煤炭销售遇到了十多年来前所未有的困难。按照《煤炭经营监管办法》第九条规定:设立煤炭经营企业,应当向煤炭经营资格审查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煤炭经营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等共九项材料,才予以颁发煤炭经营许可证,从事煤炭经营。

种种限制,无疑束缚了煤炭生产、经营企业的手脚,压缩了经营空间,挤压了交易渠道,形成煤炭市场销售瓶颈。

在煤炭供不应求时,煤炭经营许可证对煤炭生产企业影响不大;在煤炭供过于求时,就增加了销售难度,提高了销售成本,削弱了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不利于煤炭生产企业的销售。

取消煤炭经营许可证,可降低经营门槛,从而不断增加从事经营的公司数量,扩充从业人员队伍,增强市场竞争。这样可广泛开拓煤炭市场,拓宽销售渠道,进而降低经营成本。增强客户的竞争能力,有利于增加煤炭销售的数量,缓解煤炭企业销售不畅的困难。

助推铲除腐败

发改委取消煤炭经营许可证可视为割肉放权,政府减少审批环节将有利于煤炭生产、经营企业根据市场状况、资金实力参与市场竞争,煤炭市场的竞争将更加完善。

实施煤炭经营许可证制度,它的初衷是为了维护煤炭经营秩序,决定企业是否有资格参与煤炭经营。但随着煤炭市场化和煤炭物流产业的发展,继续利用计划经济的手段干预市场反而增加了交易成本,并形成权力寻租。

特别是最近几年,发改委要求各地对煤炭经营企业实行总量控制并不断压缩,出现了煤炭经营领域的相对垄断。但实际上,多数省份煤炭经营企业数量都超过配额,因此获得这张证照的交易成本逐年攀升的同时,也催生了煤炭经营许可证待办、转让的灰色渠道,出现了煤炭经营许可证办理及经营领域的腐败现象。

据了解,有不少省区办理煤炭经营许可证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几百万元,并滋生了煤炭经营许可证的灰色交易市场。转让煤炭经营许可证,费用也不在少数。非法收入非常巨大,不仅干扰正常的煤炭经营秩序,也加大了煤炭交易成本,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煤炭生产、经营、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取消煤炭经营许可证,可减少为办证、经营而必须具备的场地、资金、检验等方面的浪费,煤炭经营不需要再找关系、走后门。平等竞争的环境一旦形成,交易成本就可降低,煤炭经营管理部门的腐败及煤炭经营企业的腐败现象也有望消除。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煤炭经营许可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