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企业正文

华锐轮回

2013-07-02 10:33来源:财新《新世纪》关键词:华锐风电韩俊良张国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神话不再

“其实早两三年(指2010年)业内已经看到有危险了,企业领导人不可能不知道,但为了上市圈钱还要维持扩张”

从2011年开始,西部大规模集中式发展风电的后遗症显现,大量投入运行的风电限发、上网难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大难题,风机制造产能过剩。中国的风电产业政策,也由鼓励转向谨慎,华锐的好日子走到了头。曾被投资人认为“有远见,有预见性奇才”的韩俊良,也失去了对产业政策的敏锐嗅觉。

2011年10月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几乎所有风电整机厂商口中的关键词都是过度竞争带来的低价、行业政策收紧。韩俊良是例外:“我们对任何时期市场的研发、质量控制都有非常前瞻性的准备,并会充分考虑任何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未来三至五年的影响。”当时行业里已经能听到对华锐风机质量的批评,但韩俊良不愿多谈,认为中国是开放市场,市场和客户才是标杆。他还表示,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对于市场里的好企业并不存在。

韩俊良所指的前瞻性准备仍然是激进的扩张政策,2011年初上市融来的94亿元给了华锐充足的资金储备,大部分放在了投资基地和设备之上。

华锐的一位投资人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坦承,韩俊良在上市后的扩张确实有问题。“一下融了90多亿,太有钱了,就投资了很多厂。金风则投下游风场。现在产能过剩成了华锐的大问题。”

华锐投设备不投风场,是因为当时设备的回报率比风场高。但风电市场一走下坡路,设备就卖不动了,价格显著下跌;风场虽然收益率不高,但在市场低迷时能帮助风电设备商消化库存,金风科技尚能稳住,主要得益于此。

韩俊良对海上风电的过分乐观和提前投资,后来被普遍认为是失败。国内海上风电远逊预期,有政策、规划问题,也有技术难度问题。第一批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集中在江苏,进度远远滞后。

到了2012年,基于风电行业整体低迷、行业竞争加剧,华锐取消实施江苏盐城港射阳港区塔筒制造项目。河北、云南楚雄、山西大同三个基地的实施前景,也在重新评估。

“华锐的盐城基地在业内很有名,很多人去参观过。他们的酒泉基地规模也比金风大很多,也有高层领导去视察。但是,中国的政策与人有很大关系,领导换了,政策就没法兑现了。”一位业内人士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锐风电查看更多>韩俊良查看更多>张国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