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国企改革方案又至风口 产能过剩的电力等行业或纳入名单

2015-08-11 10:08来源:中国证劵报关键词:国企改革方案电力央企央企重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期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东北考察时提出要“把国企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值得关注的是“做大”首次放到前面,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认为这是国企发展基调的一个变化。李锦表示,从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的需要出发,随着“一带一路”以及央企“走出去”等战略的提出,央企在规模和发言权上还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兼并重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认为,同上一轮重在打造国内前三竞争力的央企重组不同,这一轮央企合并重组的逻辑是,国家希望打造出在各行各业能够与国际巨头竞争的、有国际水准的实力央企。

中远与中海集团的重组,显然能够实现国家对新央企集团的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曾于今年4月就对航运央企之间重组的可能性以及实现路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本报认为,航运不仅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排头兵,实现国家战略意志无疑需要强有力的航运央企支持,四大航运央企的业务发展需求也呼吁进一步的整合。对比央企其他板块的并购重组,航运业的国企改革对于本轮国企改革的布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航运三大业务板块的重组中,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的业务互补性较强,整合重组的可能性最高,成为本轮航运央企重组的重点。而招商局集团和中外运长航集团,从集团层面上来看,两家央企分属类型不一样,招商局集团属于金融业为主的央企,而中外运长航集团属于物流央企,双方只是在能源运输层面具有重组需求,而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双方油轮资产的重组。预计在集团层面不会有更进一步的重组计划。

中远与中海集团多位管理层向本报记者反馈,本报当时对航运央企重组路径的分析,将本次中远与中海重组的大部分目的与效果都袒露无遗,在内部获得不小的共鸣。

集团大变身

眼下,中远与中海两大集团终于证实了将要进行重组,则下一个疑问是:如何整合?

正如本报此前所分析的,由于中远和中海两家集团的资产规模分别高达3300亿元与2000亿元,合并后资产总额将超过5300亿元,过半资产在海外。两家公司的业务种类又比较繁杂,分别涉及航运主业、物流码头、修造船工业以及其他的金融资产。两家集团控制的境内外上市公司多达8家,因此重组工作会比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这起重组繁杂得多,涉及上市公司的程序也会复杂得多,非简单的行政指令可以实现。

有中远高管向记者表示,因为境内外对上市公司的相关法规与合规监管要求非常复杂,两家企业的资产整合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需要一定时间,料重组不会如中国中车(601766)一样迅速推进。

原标题:国企改革方案出台预期增强 央企整合又至风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企改革方案查看更多>电力央企查看更多>央企重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