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内幕】“中国梦”和向低碳转型倒逼 天然气产业未来发展跟你想象的一样么?

2015-11-25 09:01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华贲关键词:天然气发电天然气价格天然气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修改完善城市燃气特许经营法。明确界定特许经营范围限于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城市中低压管网,必须把耗气量大于一定规模、从城市管网接入的发电、工业、DES/CCHP用户排除在特许经营范围之外。燃气公司只代收其接驳管线的运营费用。

6、建立天然气交易和税收法(包括管网气、LNG)。明确规定城市燃气公司和发电、工业、DES/CCHP等大用户直接向上游天然气生产商购气,并按实际输气量和里程付管输费。通过互联网信息系统由非盈利的国家和省级管网公司代收,并分付给相关主干和分支管网建设运营公司。

建立天然气产业链税收法和相应调控机制。天然气全产业链中,只征收进口税,上游国产气资源税,中游管输和LNG物流增值税,以及终端用户消费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了加速天然气产业发展,可以立法对上述任何税种实行限期减免。

规定国家有权限制最高门站气价。门站价承上启下,是在市场机制下掌控天然气价格和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定时期内,根据具体情况由国家立法规定,国家和省级管网公司执行。直接交易双方以门站价为基准的供货价格不得高于此价格,但不限最低成交价。

7、建立区域能源规划法,促进天然气高效利用。集合占终端消费60%的发电、工业和集中供暖燃料的天然气,建设总能效>70%的区域型天然气冷热电联供能源站DES/CCHP,是利用当前工业化和城镇化历史机遇、尽快把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世均50%水平的重要战略。立法推进,并由地方政府立法限定新区域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强度和碳强度指标,是实施该战略的关键。

8、建立LNGV法,助推中国引领世界替代中间馏分交通运输燃料低碳转型的历史机遇。中国各类车船燃用柴油总量远大于小汽车为主燃用的汽油。现有“新能源汽车”只局限于后者,远不能解决车船尾气所致雾霾以及石油进口和供应安全问题。现有体制已不能适应和促进近年来LNGV市场飞速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立法推进;同时规定政府部门制订新的规范、标准,清理和替代各种陈旧的文本,并尽到规划、监管等职责。

依法治国符合所有各方的最大和长远的利益。为迁就某些集团的眼前利益而拖延越久,包括他们在内的全局损失越大。只要坚持深化改革,中国天然气产业必能很快走出当前困局,转为爆发式增长。

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前景

1、天然气终端消费价格回归市场基本面、下游市场快速发展。消除垄断和直接交易将使中国天然气终端消费价格大幅降低,加上CCHP入网电价合理化,将使与上千个新开发区同步建设的DES/CCHP项目和数万个小型CCHP项目迅速推广;加上NGV快速发展,下游需求年增速有可能超过20%。

2、生产力的释放保障国内外天然气的充分供应。消除额外中游成本之后,尽管终端消费价格大幅降低,上游仍将有利可图。暴增的需求必将推动上游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提供70%的需求量;加上30%进口气的补充,上述消费需求完全能够保障。7成的自给率将使中国在管输和LNG两个天然气国际贸易市场上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对交易价格的话语权不断提升;进一步充分掌控国内天然气消费价格。

3、中国成为世界最大LNGV产业、制造业和出口基地。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的NGV市场。中国将成为LNGV替代柴油交通运输燃料低碳转型的引领者。近几十年,相关硬件如LNGV低温燃料箱、发动机、整车(船)等制造业将发展成重要的新型低碳产业;占世界最大份额,成为出口基地。

4、中国引领世界LNG产业和物流模式创新。由于中国LNGV和城市燃气市场昼夜调峰对LNG的巨大需求,以及远离主干管网的大量小型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进入市场,LNG将不再仅仅是国际天然气贸易的一种手段,而成为天然气下游终端消费和中游输配的重要方式。到2035年中国LNG物流总量将达1.6亿t/a。由于数以万计的LNGV加注终端、数以千计的非常规资源地缘分散性,以低温集装箱水、铁、公路多式联运为主要特征的LNG物流将在中国发展成为在电网和天然气管网之外的另一个能源输配网络。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对LNG物联网实时监控、优化调度和运营、规划建设,也将构成新时代智慧能源网络的一个部分。

5、2035年中国天然气产业规模和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消耗将超过4300亿m3/a;占一次能源12%以上。助力中国能效提高,能源保障供应,经济稳定增长。到2035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国,总量超过8000亿m3/a,其中2至3成以LNG形式输配和消费。其中进口可能有2千多亿m3/a,包括数千万t/a的LNG。中国在天然气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和话语权大大增加。

6、天然气产业成为中国能源和经济低碳转型主力军之一。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世界能源向低碳转型的一部分;并且是在市场机制下借助于科技进步、经济竞争力的增强而迫使化石能源逐步退出,并非由于后者“资源枯竭”。天然气作为碳排放最少、经济性最强的化石能源,具有通过冷热电联供最高效满足工业和建筑物终端用能全面需求的特点;加上天然气可以由富余电力和生物质能变换而得,这使它有可能一直被持续利用下去。并成为未来智慧能源网络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是向低碳能源过渡的手段。

现实的需求和长远的前景展望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天然气在能源革命和能源低碳转型中的极重要地位。摆脱短期、局部利益博弈的羁绊,以高屋建瓴的视野和气概,依靠法制建设推进,中国天然气产业一定能够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业中灿烂闪光,发挥重要作用。(作者就职于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

原标题:转变体制与机制,加速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发电查看更多>天然气价格查看更多>天然气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