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访谈正文

在“兴煤”与“治污”之间寻找契合点——专访山西古县县委书记郝献

2016-03-07 11:11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王全宝关键词:煤炭产业煤化工煤焦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兴煤和治污的最终归宿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让老百姓生活的更幸福、更有获得感。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我们将坚决向“污染经济”说“不”,切实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推动煤炭产业创新发展,向“市场主导型、清洁低碳型、集约高效型、延伸循环型、生态环保型、安全保障型”转变,使“兴煤”与“治污”之间达到最佳契合点。正确处理好“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使二者统一到促进富民强县、增进人民福祉。

当然,兴煤的目的我们也不是只抓煤,在着力推进煤炭产业“六型”转变的同时,坚持煤与非煤一起抓,尤其是要依托我们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加快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记者:当前古县发展的客观掣肘因素何在?如何克服?

郝献民:我认为客观掣肘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结构单一。“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在当前我国传统能源需求明显下降,煤炭产业发展进入“寒冬期”的大环境下,步履维艰。同时,现代煤化工、铝深加工产业、特色农业开发、文化旅游开发等正在孕育发展,支持经济增长还待时日。

二是交通瓶颈突出。我县地处山区,位置偏僻,由于历史原因,交通问题一直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县是山西省仅有的几个不通高速公路的县之一,一条过境高速公路虽正在建设,但距离县城及主要工业园区较远;现有主要出境公路,省道323线年久失修,标准低、路况差,拥堵状况时有发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三是环境承载能力不高。由于长期粗放发展,造成我县生态环境承载力十分脆弱,煤焦企业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受影响,企地矛盾日益突出。

四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县仍有35个贫困村,16250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25.07%,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还很艰巨。

当前,为了办好“修路打通瓶颈”这件大事,我们认真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制定了“十三五”时期滚动发展规划。重点是拟用3到5年时间,投资59.1亿元,新建改建公路工程11项207.9公里,努力形成以高速公路、国省干道为主框架,南接高速、北通一级、西线双出、乡村升级的交通网络,彻底改变境内不通高速路、没有一级路的历史。

近期,要把县城——旧县镇长临高速连接线工程和省道323线古县沁源界——108国道拓宽改造工程作为工作的重点。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我们坚持用市场经济的理念和手段解决资金问题。一方面把“先要政策后干事”变为“边要政策边干事和干好工作争支持”,认真研究中央和省、市发展政策,准确把握支持重点和投资导向,精心包装立项目,先干快干见成效,主动争取多汇报,力争上级政策、项目、资金多倾斜、早到位。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政、银、企合作,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借力PPP等投融资模式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打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困境。

记者:结合你个人实践和感受,你觉得作为县级一把手,最难的是什么?

郝献民:“郡县治,天下安”。在我多年的基层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县一级承上启下,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群众看我们党首先看基层干部。尤其是我去年5月任古县县委书记以来,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尤其需要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付出更多的努力。

同时,县一级也要勇当改革创新的“先行官”,处理好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如何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将“五大发展”新理念贯穿于办好“四件大事”和实现富民强县全过程?如何脱贫攻坚,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如何先行先试,探索全面深化改革路径?这些问题都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去思考和实践,以坚强的责任担当谋划发展新篇章,才能对得起这一方百姓,对得起组织的重托。

原标题:在“兴煤”与“治污”之间寻找契合点—— 专访山西省古县县委书记郝献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产业查看更多>煤化工查看更多>煤焦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