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评论正文

韩系电池“落榜” 问题在哪?

2016-08-17 09:52来源:HQ_qcsb关键词:动力电池韩系电池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被抛在门外的韩系电池

在各方都认为监管比一刀切更好地情况下,2016年4月6日,在第三批动力电池企业目录公布后,工信部于4月29日发布了“关于符合《电池行业规范》企业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核心内容是加强了对电池产品的检测要求。要求已列入公告的单体企业,应按照新公布的标准目录,对典型产品进行重新检测,逾期未提交的撤销公告资格。

这份“汽车动力蓄电池产品检验标准目录”被称为“动力电池新国标”,在2016年5月1日起实施”的信息。虽然仍是自愿申请,但新国标的实施,以及电池企业的“打回重审”被认为是动力电池行业将设置准入机制的信号。

2016年5月,一份据称是从内部渠道获得的《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则》(修订版—征求意见稿)披露。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新增了对电池的限制,要求整车企业“装用的动力蓄电池(包括超级电容器)单体和系统生产企业满足《汽车动力蓄电池单体和系统生产延伸要求》”。该延伸要求的内容与《电池行业规范》完全一致。

这进一步佐证了业界的推测:今后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电池必须进入《电池行业规范》目录,否则使用该电池的新能源车辆将无法进入推广目录,继而也无法获得补贴。

更引人注意的是意见稿实施的大限:对于已获得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的车型可继续使用原电池生产销售,在2017年7月1日之前满足动力电池准入标准即可,而2016年7月1日起新申报的车型,则必须采用获得准入的电池。

6月20日,备受关注的第四批动力电池企业目录公布,与前三期共25家相比,第四批大开闸门,共32家企业入选。因为电池上了目录就意味着得到了直通补贴的优先权,因此,动力电池“白名单”在一夜之间成为关注焦点。

但是包含57家企业的“白名单”中,没有一家日韩系电池在华企业,这正式拉开了韩系电池“落榜”中国新能源电池目录的序幕。

按照规定,采用没有进入目录的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从2016年5月1日开始,将不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从而无法获得补贴。尽管此后工信部在修订《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中,放宽对在售车型限制,已经获得目录的企业将给出一年调整时间,但这依然无法化解这些整车企业在更换电池等方面带来的压力和尴尬。

韩系电池进不了目录缺了啥?

原标题:韩系电池“落榜”,问题在哪?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韩系电池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