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动力电池领域,凭借于生产工艺、能量密度、成本控制等方面积累的优势,18650电池成为重要的技术路线选择。瞄准于此,2015年以来,相关的资本兼并购及投扩产案例明显增多。
11月10日晚,长信科技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收购比克动力91%股权。按照今年2月份长信科技8亿元获得其10%股权来算,比克动力整体估值达90亿元。
作为最早研发三元18650动力电池的企业之一,比克动力总裁张树全称,其预计今年总产能达2.5-3GWh,产线扩建全部完成后,预计年电池产能可以达到6GWh。
长信科技的并购并非个案,今年以来,涉及18650动力电池企业的兼并购案例已超过5起,涉及的标的包括比克动力、德朗能、天鹏电源等多家企业。
与资本兼并购同步进行的,是企业的产能扩张。高工锂电网梳理发现,包括鹏辉能源、远东福斯特、亿纬锂能、横店东磁、广西卓能、超威创元、天能能源、猛狮科技、德朗能、天鹏电源等10多家电池企业都加大了在18650动力电池领域的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盘点上述企业的扩产布局不难发现,其大部分产能扩张都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届时,一轮大范围的18650动力电池产能将会集中释放。
这也就意味着,预计2017年下半年开始,18650动力电池产能过剩开始凸显,行业将进入价格竞争阶段,电池企业面临降成本压力增大。
“一边是政策调控,一边是行业的野蛮生长。随着新增产能的投产,及国家监督及要求越来越严厉,低端重复产能面临被淘汰或价格竞争。”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资深分析师高小兵认为,在材料及电池“国产化”不断提升的同时,动力电池产业在2017年将开始“两极分化”及整合。
2017年政策落地后,动力电池行业将出现快速发展,但增长将主要集中在产能规模大、流动资金多、技术持续进步的企业,而不少在技术、制造、成本等领域有明显短板的企业将面临淘汰出局。
高工锂电网盘点了今年以来主流18650电池企业的产能扩张布局,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
作者:刘佳辉卞伟翔李大伟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引用本文:刘佳辉,卞伟翔,李大伟.锂电池石墨复合电极力-电耦合性能原位测量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240-224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149本文亮点:1.使用石墨电极来进行原位测量实验设计与分析,开发原位测量手段对复合石墨电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政协广元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提到,积极推动光伏与储能、动力电池等产业协同发展,成功签约四川中孚源网荷储一体化+AI虚拟电厂等项目2个,中科瑞能新型铝基负极锂离子电池项目即将竣工。提早布局退役光伏组件回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四川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关于政协广元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其中提到,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依托工业硅产能优势,多次赴通威集团及其合作伙伴洽谈年产30GW光伏组件、光伏玻璃等项目,积极开展HJT异质结电池项目论证,加快布局太阳能电池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近日,通用汽车与电池回收企业RedwoodMaterials达成合作,将为其提供新旧动力电池,后者则将这些电池重新用于储能系统。此前,通用汽车的动力电池已成功应用于Redwood位于内华达州斯帕克斯总部的12MW/63MWh微电网项目中,为附近拥有2000个GPU的数据中心供电。今年6月,
7月16日,河北省工信厅发布关于《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文件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行工业节能节水,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废旧动力电池等新型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
磷酸铁锂赛道,韩系电池三巨头“攻势渐起”!起点锂电注意到,继LG新能源、三星SDI后,SKOn也公布了其在磷酸铁锂电池端的最新布局,剑指北美储能系统市场。01、下订磷酸铁锂,是蹭热度还是布局提速?眼看LG新能源、三星SDI频频发力磷酸铁锂,SKOn终于按耐不住,一纸合作下定磷酸铁锂材料。7月15日消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华自科技披露,今年锂电业务增速明显,自去年12月以来,锂电新增订单近十亿元,主要客户包括宁德、赣锋、欣旺达、鹏辉等头部锂电厂商。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领域的固态产线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未有固态电池量产线落地。公司子公司精实机电一直在推进固态电池技术更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征求《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的意见。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制定《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方案》,构建全域覆盖、技术多元、标准统一、服务可靠的路侧基础设施体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冠盛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合作伙伴吉林东驰核心技术团队是以谢海明教授带领的锂电研发团队为依托,拥有教育部“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和国家发改委“动力电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资源。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是唯一由政府主导的固态电池创新联合体,率先推
2025年开年,又一艘“巨轮”宣告解体,“大而不强”的魔咒再一次在百年巨头身上上演。2025年2月4日,日本电子制造业巨头松下电器控股公司(PanasonicHoldings,以下简称“松下”)举行了决算说明会,为解决结构性、根本性的课题,会上,松下公布了集团经营改革要点。根据改革要点,作为松下核心主体的
12月12日,新能安以“轻装上阵,澎湃即发”为主题,隆重推出了其最新的JP30圆柱锂电池。此次发布标志着新能安在高功率电池领域的又一重大里程碑,向全球用户展示了其创新实力和技术突破。JP30全球首发:突破18650性能瓶颈开启下一代澎湃动能技术随着电动工具作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对电池的性能要求也越
越来越多的车企抛出了对大圆柱电池的橄榄枝。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特斯拉官宣4680大圆柱电池的技术路线之后,目前已经有宝马、沃尔沃、Stellantis、蔚来汽车、大运汽车、江淮汽车、保时捷、岚图等国内外主机厂陆续宣布旗下车型将支持大圆柱系列电池。而在上游,动力电池厂商们也纷纷布局大圆柱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7日,特斯拉ModelSPlaid北京巡展在北京来福士特斯拉中心正式启动,这也是特斯拉新款车型在中国首次亮相。ModelSPlaid是特斯拉新一代高端电动汽车的代表车型,搭载三电机Plaid动力总成,全轮驱动下可以实现1020马力峰值功率,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2.1秒,可以持续保持最高时速322k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恩力动力(EnpowerGreentech,包括在中国、日本、美国的固态电池公司)成功研制出了容量达到4095mAh的18650圆柱电池,达到了行业领先的能量密度(389Wh/kg和888Wh/L)。这一开发成果创造了可充电18650圆柱形电池的新能量密度记录;与目前市场上的电池相比,恩力的电池至少轻20%
作为制造高镍电池的关键材料,氢氧化锂正受到全球电池产业链巨头的争抢。6月底,天齐锂业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成都天齐锂业有限公司与LG化学签署销售合同,拟在2023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期间,向后者销售单水氢氧化锂,销售数量将按合同约定并根据LG化学需求分批次交付,单价按照定价机制执行。(
据悉,特斯拉4680版ModelY已经开卖了,但4680大圆柱电池的风还未停,特斯拉又打起锰基电池的“主意”。(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起点锂电大数据“ID:weixin-lddsj作者:老典)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将在今年推出一款72度的锰铁锂车型,预计明年上市。目前,这一消息尚未得到特斯拉方面的回应,具体进展
磷酸锰铁锂产业化不断提速。(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D:weixin-gg-lb)新能源市场发展如火如荼,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车1-5月产销均突破200万辆。GGII预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有望超570万辆。在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之下,汽车拥有更持久的续航能力成为共同追求。这倒逼着
特斯拉掀起的4680电池热潮风起云涌。当下,包括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亿纬锂能、比克电池、国轩高科、蜂巢能源、力神电池、鹏辉能源、三星SDI等在内的全球主流电池企业,都在积极跟进对包括4680在内的大圆柱电池的布局。(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池中国”ID:cbea_battery作者:马斯克斯)近日,松
住宅电池储能系统不仅是可以为消费者节省成本的具有吸引力的一种选择,而且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尽管电池的高成本一直是其限制储能部署增长的主要因素,但电动汽车(EV)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将会继续压低锂离子电池的价格,这将进一步激励电池市场快速发展。0序言尽管住宅用户对于电池储能系统
近一年多来,磷酸铁锂电池风头无两,打的曾经占据统治地位的三元电池一路窜逃,狼狈至极。(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池中国”ID:cbea_battery作者:金东)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占比51.2%;今年一季度,磷酸铁锂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8.2%。而今年3月,《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
近日,*ST恒立发布多项公告,内容涉及公司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等。公告显示,深交所决定*ST恒立股票终止上市,并自2025年6月25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的期限为十五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ST恒
过去一年,包括硅氧、传统研磨硅碳、新型多孔硅碳等在内的硅基负极,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消费电子端渗透率有所提升,动力电池端示范项目相继落地,产业链上下游也积极扩产。然而,在需求释放、性能突破与产能爬坡的多重推动下,行业仍面临着诸多掣肘与现实考验,有待进一步厘清其背后的驱动逻辑。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4日,长信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就公司固态电池相关布局予以回复。长信科技表示,公司主营业务为触控显示产品,公司参股公司比克动力已实现半固态的聚合物电池技术突破,开始对外销售,其半固态的车规级叠片研发产品预计会在2025年实现对外送样。据比克动力此前披露,比克半固态
从技术战到价格战再到品牌战,动力电池产业链竞争从过去较为单一的产品力竞逐,向技术产品、智能制造、产业链生态构筑、绿色可持续发展、全球化与本地化能力、品牌营销等多维度要素转变,考验企业综合竞争力锻造能力。从近一年电池企业的发展变化来看,从内在的产品研发、增效降本到外在的品牌战略、市
硅基负极材料正在加速商业化应用。10月中旬,辉能科技在2024年巴黎车展上展出“100%硅负极”电池系统。根据德国莱茵实验室的数据,该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可将电量从5%充至60%,8.5分钟充至80%。该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21Wh/kg,预计年底最高可提升至355Wh/kg。硅基被业内认为是下一代理想的负极材料。据了解
为进一步提高电池综合性能,众电池巨头正在加码布局补锂剂。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今年4月宁德时代取得了一项国际专利申请,专利名为“正极补锂材料及制备方法、正极片、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亿纬锂能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负极片化学补锂装置及其补锂方法”。“在本发明中,负极片化学补锂装置用化学锂
作为固态电池“急先锋”的半固态电池,装车进程正在大提速。据业内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半固态电池装机量已经超过2GWh。中信证券指出,2024年以来我国固态电池行业出现半固态量产车型上市、半固态电池装车渗透率达1%等边际变化,产业化信号已至。截至目前,已经有蔚来ET7、上汽智己L6、东风E70、东风岚
天然契合超快充的性能需求,大圆柱电池产业化升温。背后逻辑在于,随着续航边际成本增加,加快充电效率可以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的补能焦虑,补齐超越燃油车体验的最后一环。而大圆柱电池因其结构优势,可适配高镍正极、硅基负极等更高能量密度的新型材料,采用全极耳技术,使其可兼顾电池高安全、高容量
全球视野,中国制造。4月25日,由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会,PNEEXPO组委会、印尼米奥兰特主办,英特尔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印尼电车及周边配套对接交流会”,在英特尔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19楼成功召开,本次会议得到了PERIKLINDO印尼电动汽车工业协会的支持,车桩网,索比储能,北极星
2024年,由米奥兰特主办的PNE印尼电力及新能源展,将于6月4日至7日在印尼雅加达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作为印尼最具专业性的能源展会之一,致力于为印尼地区提供发电、输电、微电网及漂浮光伏项目的解决方案,同时持续融合印尼在镍矿方面的产业优势和本地资源,帮助企业开拓电车及充电换电市场。上届展会得
2023年11月23日,印尼智慧交通及新能源产业展览会在雅加达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展会由中国贸促会主办,浙江米奥兰特展览有限公司承办,得到了印尼电力协会、印度尼西亚太阳能协会、印尼智能电网倡议、印尼电气设备制造商协会、印度尼西亚电气和机械承包商协会等机构支持。本届展览会为期4天,共有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