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一则“三元电池客车暂停令”自2017年1月1日起解除的消息似乎颇令人振奋。舆论普遍认为,自年初三元电池客车暂停令颁布以来,业内争议不断,如今终于有了结论,三元电池企业终于可以集中精力谋求在新能源客车领域的更大发展。但事实真的能如愿吗?
“对于三元电池企业来说,算得上是个利好消息吧。”一名参与过政策讨论的三元电池企业高层似乎不那么乐观地告诉高工锂电网。他之所以用“算得上”而不是很肯定地认为这就是极大利好,原因之一在于“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中对于三元电池的安全系数标准很高、监管严,挑战难度非常大。”
高工锂电网了解到,使用三元电池的客车要申请进入推荐目录是有前提的,即补交第三方检测报告,其中检测要求来源于《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对可充电储能系统“蓄电池单元热失控试验”和“可充电储能系统热失控扩展试验”等测试要求。
从字面来看,按照发布的技术条件,在通过热失控试验和热失控扩展试验测试的前提下,三元电池在电动客车上的应用将解禁。但是,科技部863计划电动车动力电池重大专项检测中心主任王子冬提醒道:“大家的理解有问题。”
“没有解禁,而是换了更高的要求来限制。”王子冬强调,业界更应该关注的是《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的发布,该新规对可充电储能系统有“蓄电池单元热失控试验”和“可充电储能系统热失控扩展试验”等测试的要求,这些是在今年1-4月对电动客车安全风险评估基础上制定的新标准,也将全面提升三元锂电池客车的技术准入门槛。
也许有人会说,虽然达到新技术标准要求的难度很大,但如果集中精力进行技术攻关,仍然有拿到“准入令”的希望,总比此前直接“暂停”让人感觉毫无希望的要好。这种想法颇为乐观,也值得鼓励。
但需注意的是,技术攻关需要多少时间?众所周知,新版动力电池规范要求动力电池企业产能达到80亿瓦时,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当中。一旦新版动力电池规范也在2017年开始实施,刚刚因“解禁”而获得希望的三元电池企业,会否因达不到产能要求,希望再次破灭?
先来看看三元电池技术水平较高的韩企情况。11月25日,韩国第三大企业集团鲜京集团旗下公司SK Innovation(下称SKI)宣布暂停在中国和其合资伙伴建设新能源汽车电池厂的计划。韩国SKI表示,这是考虑到中国的2017年《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时而做出的决定。
而韩国另两家电池企业三星SDI、LG化学在华建厂分别投资了6亿美元和5亿美元,以这样的资金投入获得的最高产能才达到30亿瓦时,距离最低标准要求的80亿瓦时相差50亿瓦时。韩国在华电池企业若想达标,则必须再将产能提高3-4倍。由此推断,在不考虑技术能否达到标准要求的情况下,若新版动力电池规范实施,韩企也不一定能把握住三元客车解禁后带来的利好。
相比之下,作为产能远远不足80亿瓦时、技术实力又不够强的国内三元电池企业,恐怕也只能“望梅止渴”。可能只有国内少数几家动力电池巨头企业,既能够达到新版动力电池规范的产能要求,又同时因在三元电池领域的深入布局,才有能力把握住三元客车解禁后所带来的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一名刚参加完研讨会的动力电池企业高层告诉高工锂电网,国家政策扶强扶优无可厚非,但毕竟新能源汽车行业刚刚起步,突然设置如此高的产能门槛,会扼杀很多在细分领域深耕的新型技术公司,不利于行业技术创新与进步。业内对于新版动力电池规范的看法是,分阶段实施较为合理。
但也有资深业内人士认为,“分阶段实施”恐怕只是业内人士的期望,既然新版动力电池规范都已经在征求意见了,实施应该很快了。
如此看来,“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下的三元客车解禁”加“新版动力电池规范”的政策组合,明显有利于国内大型动力电池企业。“民营企业没有话语权,我们有想法也没有用,只能等待政府的最后决策,再看怎么应对。”一名三元动力电池企业高层无奈地说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7日,海南矿业公告,近日布谷尼锂矿采矿权转移事项已获得马里政府相关部门审批,证书已登记至其控股子公司LMLB名下,初始有效期为10年(即2025年—2034年),采矿权证到期后可依法延续。据了解,2024年11月海南矿业控股子公司KMUK及其全资子公司FM、LMLB,此前与马里政府就Bougouni锂矿(简称“布
芳源股份17日公告,决定终止投资不超过30亿元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并将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终止投资事项后办理后续芳源锂业注销等有关事项。公告称,该决定旨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不会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历时两年,战略性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的关税政策已经导致多个电池储能项目交易落空。特朗普宣布,对与美国存在贸易顺差的国家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并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普遍关税。该政策原定于4月9日生效,但特朗普决定给予90天缓冲期,目前部分国家正在寻求谈判机会。然而,针对中国的关税政策
4月15日,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公司控制权发生重大变更。公告内容显示,按照孚能科技于今年1月披露的与广东恒健工控新能源、广州工控集团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已完成过户登记。至此,广州工控集团正式成为孚能科技的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孚能
日前,江西发改委发布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安排544项,总投资147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57亿元。其中,建成投产项目159项,续建项目212项,新开工项目168项,预备项目5项,涵盖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生态环保项目46个。北极星汇总环保项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江西省发改委下达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涉及91个电力能源项目,整理如下:一、建成投产项目江西赣能上高2×1000MW清洁煤电项目国能神华九江电厂2×1000兆瓦二期扩建工程风电、光伏项目(9项)三峡新能源万安弹前01.03风电项目江西省彭泽县棉船风电项目时代绿能奉新县赤田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3月22日,易成新能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易成新能实现营业收入34.22亿元,同比降幅为65.38%,实现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降幅高达1948.2%。易成新能称,公司营收减少的原因主要为出售平煤隆基股权及电池片产品销量减少,收入减少;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光伏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3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发布视频称,问界M92025款及问界M8订单远超预期,问界M92025款一周预订量超3万台,问界M8一周预订量超5.8万台。此前3月6日,鸿蒙智行宣布问界M92025款及问界M8开启预订,问界M92025款预售价47.8万元起,将于3月
北极星储能网讯:3月5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318项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意见,其中包括《通信基站共享式储能系统》与《船舶建造企业三元锂电池储能系统安装和调试安全要求》两项标准。《通信基站共享式储能系统》由信息通信发展司主管,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主要起草单位有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公开征集对《碱性锌-二氧化锰电池工厂智能化技术导则》等318项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意见,其中包括《通信基站共享式储能系统》与《船舶建造企业三元锂电池储能系统安装和调试安全要求》两项标准。《通信基站共享式储能系统》由信息通信发展司主管,中国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5日,国内最大的镍钴金属生产商金川集团镍钴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川镍钴”)向提交IPO辅导备案资料、启动上市,这也意味着锂电材料上市企业军团或将再迎来国企猛将。据悉,金川镍钴成立于2013年5月2日,为甘肃省国有企业,是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成员。2023年12月金川镍钴重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第39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进行公示。据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梳理统计,本批次中共有22家企业申报了67款新能源乘用车车型;共有12家企业申报了27款新能源客车车型;共有110家企业申报了293款新能源专用车车型(含底盘)。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电池配套方面:宁德
数据显示,2024年1-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其中,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433.9万辆,同比增长35.1%;新能源汽车出口60.5万辆,同比增长13.2%。业内人士表示,受当前国内汽车领域消费意愿不足、国际贸易壁垒高筑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国内外销量增
2023年全年,宁德时代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市场份额被比亚迪超过,引发市场担忧。2024年1月、2月为传统淡季,宁德时代反而以45.22%的市占率实现了排名反超,并将同比亚迪在铁锂份额上的差距拉大至16个百分点。宁德时代在稳定铁锂基本盘的同时,正通过快充铁锂、CTC等一系列措施,实现更为强劲的反攻。
2月4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第380批次《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进行公示。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申报车型64款,新能源客车24款,新能源商用车358款。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批次公告中,新能源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多达30款,已经与乘用车纯电车型(34款)接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
乘联会和科瑞咨询发布7月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洞察报告。报告显示,6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较上月增加5.5GWh。磷酸铁锂对三元电池的替代进程,在商用车领域基本已经结束,在乘用车领域正不断加深。电芯材料方面,当前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可满足主流车型续航需求,加之显著的成本优势,对于其他正极材料
在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以及“欧盟电池最新法案”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2022年以来开始升温,资本、车企、电池生产商逐渐涌入电池回收赛道,电池回收企业更是成为了合作中的“香饽饽”。国家溯源管理平台预测数据显示,未来3-5年,我国动力电池平均每年退役量将达到20-
为推动洛阳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加快发展,尽快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洛阳市委政研室(改革办、财经办)组织中航锂电、优箔金属材料、氢沄新能源、洛阳储变电等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新能源电池产业基本情况当前,在“碳中和”背景下,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
LG新能源日前公布了公司二季度财报并宣布,计划于2023年在LG中国工厂生产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全球前两大电池供应商,LG新能源与宁德时代一直被业内拿来做比较。据了解,LG新能源以生产三元锂电池为主,随着磷酸铁锂逐渐受到市场追捧,LG新能源与宁德时代的差距越来越大。在业内人士看来,LG新能源发力磷
从2022年每月的装机量数据来看,宁德时代目前市场第一的位置依旧难以撼动。(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起点锂电大数据“ID:weixin-lddsj)起点研究院(SPIR)统计发现,在配套方面,宁德时代几乎与国内全部车企进行合作。从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top15的车企来看,其中宁德时代配套了14家企业,小鹏、吉利、
这两天,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提出的一个说法被市场热议,他表示,以前电动车续航里程在200公里的时候,能量密度是最重要指标;但当续航里程达到500公里的时候,和燃油车一箱油一样里程,电池能量密度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指标可能会变成安全、成本、循环寿命等。不难看出,这个说法是在为引出比
2021年磷酸铁锂实现在产量上对三元的大幅度的超越,装机量上也是,2022年动力电池路线会出现分化。
“(未来几年)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向行业发出警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主旨发言中国电池产业又走到了关键的节点。“这
钴镍铜等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产业链影响几何?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市场担忧。刚果(金)的钴出口禁令、印尼的镍矿政策收紧、美国铜关税预期等事件接连冲击市场,不仅会推高电池制造成本,也或影响企业重新审视技术路径与供应链布局。从目前情况来看,钴与镍仍处供应过剩、库
破解新能源汽车“顽疾”今年以来,随着比亚迪、小鹏、小米、尊界等品牌,相继发布搭载5C-10C超快充电池及技术的新车型,整车充电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逼近燃油车加油速度,新能源汽车业正迎来一场补能效率“革命”。高端车型方面,近期新上市的小米SU7Ultra,电池快充能力达到5.2C;将于
钴,这个曾被戏称为“钴奶奶”的矿产资源,再次用剧烈的价格波动,彰显其在新能源产业中的重要地位。行业数据显示,3月7日国内硫酸钴均价为3.67万元/吨,相较2月25日2.665万元/吨的价格,短短数日累计涨幅超37%,最高涨幅近50%。突如一记惊雷,在新能源产业界炸响。相关信息显示,本轮钴盐价格飙涨,主
2025年初,锂电产业链竞争新高地显现。据数据显示,磷酸铁锂电池正以80%的装车量占比,改写着动力电池市场格局。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续航历程和充电效率需求的持续增长,能量密度优化已成为行业焦点所在。也因此,业内普遍视高压密磷酸铁锂技术为新的竞争点。高压密磷酸铁锂技术,何以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美国目前对中国电池产品征收3.4%基础关税,并计划在2026年对储能系统施加25%的《301条款》关税(该税率已适用于动力电池)。在新政影响下,中国电池的累计关税将达到38.4%。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特朗普表示,这与他支持的“保护主义措施”相吻合。此外,
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在下游装机不断突破。根据市场数据,2024年,国内磷酸铁锂电池装机占比超过70%,磷酸铁锂装机占比上升趋势不改,预计2025年国内磷酸铁锂电池在下游装机占比有望超过80%。国内市场应用增长,磷酸铁锂电池在海外也不断开拓。近日,德方纳米公告,与ICL签署合资协议,合资公司ICL拟在
过去几年,行业经历过山车式的行情,中国锂电产业调档换速,驶入新周期。如果说2023年是锂电产业从高位极速跌落的一年,那么2024年则是探底回升的一年。这集中表现在,经历2024年上半年价格滑落,行业增速减缓的情况下,2024下半年电池价格企稳止跌,“金九银十”产业旺季更是超预期,带动装机出货增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4年1-12月动力电池数据,显示,2024年度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4GWh,累计同比增长41.5%。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139.0GWh,占总装车量25.3%,累计同比增长10.2%;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409.0GWh,占总装车量74.6%,累计同比增长56.7%。简要
2027年2月18日起,进入欧洲的大部分动力电池需持有一份合格的数字“电池护照”。11月7日,全球电池联盟(GBA)公布了2024年“电池护照”试点项目结果,共10个项目,其中6个项目为车用动力电池。该试点项目共8家电池企业参与,中国企业6家,分别为宁德时代、弗迪电池、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
曾经钟情三元电池的韩国厂商,正在进一步加码磷酸铁锂电池。现代汽车集团近日宣布,将联合合作伙伴实施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技术开发项目。该项目是现代汽车、起亚汽车与现代制铁、正极材料企业EcoProBM合作推进,目的是在不制造前驱体的情况下直接合成材料,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该项目已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