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储能电池技术正文

2016年20大锂电池新技术突破!

2016-12-19 13:46来源:新材料在线关键词:锂电池新技术锂硫电池负极材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6.合肥工业大学在高性能负极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从怀萍教授研究组与俞书宏教授研究组,在具有微纳等级结构的宏观组装体材料结构设计及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图:(a)NG-MoS2复合材料的制备示意图,(b)NG-MoS2的“薄膜-泡沫-薄膜”分级结构示意图,以及(c)NG纳米片双面负载纳米MoS2的三明治结构示意图

该研究团队实现了一种自支撑型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薄膜的自组装设计和放大制备。该薄膜基本结构单元包括氮掺杂石墨烯(NG)和蜂窝状纳米MoS2(NG-MoS2,图a),并自顶向下呈现“薄膜-泡沫-薄膜”的宏观-微观-纳观分级结构(图b,c)。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这种新型结构设计既可保证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压实密度,又可保证锂离子和电子在材料内部的快速输运,同时还能容纳硫化物材料在嵌脱锂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鉴于MoS2相比石墨等传统锂电负极材料在容量方面的显著优势,这种NG-MoS2复合负极材料预期将在以下一代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储能系统中展现良好的应用前景,并有助于发展面向未来的可持续能源技术 。

17.科学家实现锂金属电池固态电解质从疏锂到亲锂的蜕变

Luo等通过在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表面沉积硅层,实现电解质表面从疏锂到亲锂的转变,减小固-固界面电阻,对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安全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图:从疏锂到亲锂的转变,减小界面电阻

实验以Nb、Ca共掺杂Li7La3Zr2O12为研究体系,制备Li6.85La2.9Ca0.1Zr1.75Nb0.25O12(LLZ)固态电解质。其中Nb可稳定立方相,增强锂离子传导;Ca可降低烧结温度。通过PECVD在表面沉积很薄的硅层,可使界面电阻减小7倍,并保持稳定的循环性能。该团队还通过理论计算对该现象进行论证。该工作提出通过沉积亲锂金属可有效降低固态电解质-电极界面电阻,对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安全性具有指导意义。

18.科学家制备出三明治结构固态电解质,可成为抑制锂枝晶的新途径

Weidong Zhou等人将有机、无机固态两种电解质的优点相结合,制备三明治结构(polymer/ceramic/polymersandwich electrolyte, PCPSE)固态电解质,并通过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验证其有效性。

图:(a)使用PCPSE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设计的示意图。 (b)聚合物CPMEA的结构。

实验选用CPMEA(poly(ethyleneglycol) methyl etheracrylate)作为聚合物层,Li1.3Al0.3Ti1.7(PO4)3(LATP)作为陶瓷层。Li/LiFePO4全固态电池测试结果表明,与纯聚合物电解质相比,该三明治结构固态电解质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也证明该PCPSE可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对固态电解质和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

19.超强锂氧电池面市 电动车续航里程或翻倍

麻省理工主导的研究团队日前公布了新研发的锂氧电池,由于具备更轻的重量、使用固态氧元素并且自带防止过度充电机制,其较锂空气电池具有明显优势,有望在电动汽车领域推广,解决续航里程以及电池安全问题。

原标题:2016年你不得不看的20大锂电池新技术突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池新技术查看更多>锂硫电池查看更多>负极材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