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风电未来可期,中国海装已做好准备
文:夏云峰,王芳 |《风能》杂志
受访者:王满昌,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王满昌看来,虽然短期内面临着平价上网的压力,但在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等利好因素的加持下,风电产业势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他认为,经过战略性调整,通过发挥自身在技术与经验上的深厚积累以及借助集团化的优势,中国海装会在新的发展周期中大有所为。
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满昌
《风能》:结合目前的全球形势,您如何预判风电的未来发展走势?
王满昌:当前,风电产业的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一方面,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沉重打击,各国都在积极寻找后疫情时代重振经济社会的最佳路径。“绿色复苏”成为众多国家的战略性选择,旨在以绿色经济为核心实施刺激计划,将经济复苏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紧密结合,为经济社会的长久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愈演愈烈的环境和生态危机下,加大碳减排力度被各国列为关键议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向零碳社会转型的长期政策信号,意味着中国经济社会将迎来全面变革。
无论是基于“绿色复苏”的需要,还是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加快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都变得更为紧迫和重要,风电产业将由此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风能》:平价上网无疑是“十四五”期间业界关注的重中之重,您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平价过渡期?
王满昌: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朝着高质量、低成本的方向发展,风电也不例外。因为,市场是检验竞争力的最终标准,所有产业的发展都必须符合市场导向和商业规律。市场需要清洁能源,同时也要求价格低。
只不过是在向平价上网过渡时,我们感到了“阵痛”,“痛感”取决于产业的成熟度以及产业政策的出台时机。陆上风电经历过相对平稳的发展周期,在广泛创新的推动下,过去10年间成本下降了接近40%,产业已经较为成熟,对于平价上网,大家基本做好了准备,所以更容易接受。当然,看似平稳,其发展历程也是波澜壮阔的。
现在大家在心理上仍难以接受的,更多是海上风电的平价上网时间节点选择。当然,从长远来看,海上风电同样一定会实现平价上网,甚至是低价上网。眼下,在大兆瓦机组、施工及运维船只、新材料替代、数字化应用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创新空间,这些都会是未来5年我国海上风电产业走向平价上网的突破口。
《风能》:面对产业形势的变化,中国海装做出哪些战略规划调整?
王满昌:2018年年底,通过对内、外部两方面环境的分析,中国海装确立了“三年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即2019年,夯实中国海装高质量发展根基;2020年,重整装再出发;2021年,夺取高质量发展新胜利。为此,我们围绕技术、管理、市场、人才等方面脚踏实地做了大量工作。
以管理为例,中国海装依托中国船舶集团强大的装备研发和制造能力,按照军工品质打造风电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众所周知,军工企业以管理严苛著称,我们完全沿用了其中的方法与经验,涵盖研发、工作程序管理、质量管理等环节。今年以来,集团专门针对精细化质量管理下编制了指导手册,中国海装据此制定了自己的落地细则。同时,对于出现的问题,集团要求各个机构“一把手”必须从技术与管理两个角度找准问题,深入剖析发生的机理,明确责任人,并提出整改措施,做到举一反三,最终实现问题“归零”。
再比如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对待人才,我们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希望能与更多的有志之士合作。中国海装不仅可以帮助员工进步,还能带领团队一起走。同时,我们也力争做到因材施用,并建立起完善的考核和奖惩机制,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
《风能》:平价时代,风电市场的竞争逻辑发生了改变,对于参与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海装将如何抓住新一轮机遇期?
王满昌:我们坚信,中国海装能够借助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核心优势在新的发展周期中有所作为。
其一,中国海装已经具备提供与环境、电网、人文相和谐的定制化最优技术经济性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在机型方面,陆上风电机组覆盖2.X~5.0MW,海上风电机组覆盖5.X~10.X MW,它们具有高设计安全性、高运行稳定性、高智能性等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不同风能资源区的开发需求。在运维方面,中国海装打造了专业的海上风电工程安装公司、海上风电运维事业部,并结合集团内企业、各基地的当地服务资源等,组建起较为完善的运维体系。此外,我们还推出了基于大数据的LiGa智慧系统,具备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地理信息系统(GIS)综合分析、全场尾流控制、并网条件优化、风能资源条件优化管理、智能运维等功能,能够实现风电场智能评估、智能诊断、智能决策、智能运维。
其二,中国海装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目前,我们依托“两个中心”构建了完善的研发体系。早在2009年,科技部就批准中国海装成立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着眼于海上风电装备技术研究、系统设计、集成制造及其海上风电场工程技术研究。2019年,中国海装又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开启了中国海装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双子星”时代。同时,我们背靠的中国船舶集团拥有多年的海洋装备研发历史,对海洋及海洋工程的理解非常深刻,这些积累均为中国海装从事海上风电机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9月22日,中国海装申报的《高效安全海上风电机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9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是对我们研发实力的高度认可。
其三,我们拥有军民融合的协同能力。由于在诸多环节上存在“技术同源”的特征,中国海装可以在集团内构建起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开展协同创新。作为兄弟单位,彼此间长期以来建立的高度互信,为我们与供应链开展更加高效的协作创造条件。我们联合集团内的相关院所和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提出了风电机组系统匹配与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并创建风电机组研究开发平台,建立了风电机组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得益于此,中国海装实现了包括正向设计能力、与供应链协同设计能力、设计管理能力及设计验证能力在内的综合系统集成能力等。在很多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的制造上,中国海装坚持使其与军工产品做到“生产同线”, 从而将军工产品制造中的理念渗透到风电中。同时,在可靠性验证上,我们充分利用集团建立起的完善军工产品试验验证条件,使风电机组具备稳定、可靠、安全的优势。
近几年,集团还在不断强化这方面的工作,将新能源板块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今年6月,集团正式发布《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重点发展防务、船海、应用、船海服务四大产业,风电属于应用产业,并被归入需要“壮大一批”的业务板块之列。为此,中国船舶集团加大了推动系统内的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力度:一是由中国海装牵头在集团内成立风电事业群,以风电装备制造为龙头,带动集团内各个相关业务单元,在技术研发、供应链配套等环节开展合作。二是成立风电建设公司,主要从事资源开发、投融资等,与装备制造形成合力。
《风能》:海上风电是我国风电产业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增量市场,但它又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平价上网,中国海装针对这一局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满昌:对整机企业来说,要实现海上风电的平价上网,就必须考虑如何更好地研制出符合中国海上环境特点的产品,并为未来发展做好技术储备,越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时刻,越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目前,中国海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创新:
一是加快关键装备的研制。大型化是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发展的主线之一,中国海装基于成熟的5.0MW以及6.X MW平台设计与运行经验,相继推出了8.0MW、10.0MW机组,助力于风能资源效率的提升、综合成本的降低。此外,考虑到当下国内海上风电专业施工、运维船只严重不足,我们与集团内的相关机构一道努力补足这些短板。由中国船舶集团海洋工程公司研发制造的中船海工101风电安装平台,已经在华能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完成“首秀”。目前,我们还在打造一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运维船,预计于2021年年底下水。
二是针对深远海储备前沿技术。开发深远海风能资源是海上风电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在多年前就启动了相关布局。2019年,中国海装申报的“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研制”项目获得工信部立项,旨在通过开展海上浮式风电装备总体设计、系泊系统设计、制造与调试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完成大功率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研制,并实现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的工程示范应用。该项目已经在浮体设计、一体化仿真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正在广东湛江部署示范工程。
三是与其他领域紧密结合,深挖海上风电的综合价值,包括探索与海洋渔业的结合,打造移动式海上牧场;研究海上风能制氢;推进清洁能源的综合能源利用。
《风能》:要真正抓住机遇,对于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王满昌:从中长期来看,为了使风电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目标逐步落地的关键支撑,政策制定者与产业界依然需要通力合作,通过出台支持性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来推动产业更快、更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层面,一方面,国家应当推出更加积极的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释放出加快风电发展的强烈信号,以此提振市场信心,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其中;另一方面,建议尽快推行强制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等配套机制,不断提高各个领域的绿色电力消费比重,为产业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在产业链合作方面,上、下游企业应当将彼此视为全方位的合作者,与之成为利益共同体,在设计、研发、制造、服务等环节紧密合作,甚至分担融资方面的压力。行业越开放,就越有生命力。企业之间增加技术互动,有助于增进对整个体系的理解,促进全行业成本的降低、质量的提升。
在这里,我还希望呼吁风电同行认真思考质量与创新的命题,树立高度的风险意识。尤其是海上风电,相对年轻,我们决不能把风电场当成试验场,在没有经过充分检验前就批量装机。中国海装在研发新机型时,严格遵循“样机验证—小批量—规模化”的过程。我们的5.0MW机型从2012年安装样机,到2017年才批量装机,经过长达5年的反复优化,确保了其此后在三峡福清兴化湾样机试验风电场、华能江苏如东八仙角海上风电场等项目中保持高效、可靠运行。我们的10.0MW机型于2017年立项,计划在2021年下线,仅研发就用时4年。我们认为,这是所有参与者在风电这样不容许出现任何批量事故的行业中求发展必须坚守的底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船海装CSSCHaizhuang海纳百川|装备天下您好我是中船海装这是我的新名片请多指教!姓名:中船海装全称: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经开园金渝大道30号邮箱:market@hzwindpower.com网址:http://cssc-hz.com/这是我的形象照这是我的代言人这是我的成长经历2004年1月9日创业历程拉开帷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8月15日,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转让参股公司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5.2937%股份的进展公告》。根据公告显示,国电南自拟将持有的参股公司中国海装69,803,722股股份(占总股本5.2937%)转让给中船科技,转让对价为32,256.50万元。中船科技拟以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牵头,共10家单位联合申报的“国家能源海上风电装备研发中心”获得国家能源局的正式批复。据悉,该本研究中心以海上固定式和浮式风电装备关键技术、海上风电智能运维技术、海上风资源安全环境评估等四大研发方向为发力点。
7月25日,中船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中船科技拟发行股份购买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海装100%股权、中船风电88.58%股权、新疆海为100%股权、洛阳双瑞44.64%少数股权、凌久电气10%少数股权(后两者由中国海装控股),并拟定增募集不超
近日,中电联公布了2022年度电力行业风电运行指标对标结果,中国海装在张家口、承德等区域成为“机组可利用率指标最优主机厂”,同时,中国海装“大中山”“一把伞”“扁担山”等多个风电场被评为“优胜风电场”。这是对中国海装及风电机组的权威认可,“海装造”大风车也在发电量、可利用率、运行水平
不是每一次遇见都是美丽的,当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的台风来袭,万吨巨轮拦腰折断、坚固海堤顷刻溃决、房屋建筑尽数冲毁,“灾难”般的相遇是否注定悲伤的结局?广东湛江区域启动台风红色预警7月17日22时20分,第4号超强台风“泰利”在广东省湛江市南三岛沿海登录,与中国海装位于广东湛江徐闻罗斗沙海
华电龙口风电有限公司2023-2025年龙口风电场二期风电机组深度定检项目中标公示据此前招标公告显示,龙口风电场二期总装机容量49.8MW,安装25台海装H111N-2.0型风机。
2023年7月10日,随着最后一台风机叶轮与机舱的精准对接,38台“海装造”大兆瓦风电机组在深圳能源苏尼特左旗500MW特高压风电项目全部完成吊装,进入并网发电的冲刺阶段。深圳能源苏尼特左旗500MW特高压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镇境内,是锡盟特高压外送二期400万千瓦风光储基
2023年7月6日,以“聚焦分散式风电,助力城乡低碳发展”为主题2023分散式风电开发及新技术应用研讨会在山东青岛胶州成功召开。作为协办单位,中国海装应邀出席大会,并围绕分散式风电开发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各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分散式风电技术创新路径,共商推动分散式风电高质量发展大计。《“十四五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由中国海装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165米级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在山东乐陵风电项目顺利并网!该格构式塔架解决了我国陆上低风速区风资源开发中的“卡脖子”问题,促进了我国陆上风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标志着中国海装已掌握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撑结构的核心技术,并已具备批
近日,中国海装在河南地区适配市场主流机型的160米级钢混塔筒完成吊装,标志着中国海装在高混塔技术方面更进一步,可为多地域、多场景、多机型提供定制化风电支撑结构解决方案。风电全面平价形势下,传统的低风速风机已不能满足市场要求,更长叶轮直径、更高轮毂高度、更大功率风机成为降本增效的主要
本文节选自中国传媒大学科研课题、“‘十四五’时期绿色能源行业先进人物事迹传播策略研究”成果(HW23137)——《“中国新能源绿色发展”系列·御风者》。本文受访人为原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处长李宝山。刚被调到国家科委的时候,李宝山打趣地对同事说:“你们都是搞尖端的高新技术,我是
本文节选自中国传媒大学科研课题、“‘十四五’时期绿色能源行业先进人物事迹传播策略研究”成果(HW23137)——《“中国新能源绿色发展”系列·御风者》。本文受访人为原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2000年,德国正式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在该法律的鼓励下,德国风电一飞冲天,
本文节选自中国传媒大学科研课题、“‘十四五’时期绿色能源行业先进人物事迹传播策略研究”成果(HW23137)——《“中国新能源绿色发展”系列·御风者》。本文受访人为原国家经贸委农业局农村能源处副处长、国家计委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副处长朱俊生。囿于农村能源电力短缺,在国家的支持下,中国能源发
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以风电全产业链的卓越展示为核心,精彩呈现了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零部件(如叶片)、工程吊装、运营维护等领域的尖端技术与创新解决方案。这场盛会不仅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观展体验,更深刻揭示了中国风电产业蓬勃发展的未来方向与巨大潜力。得益于政府政策的积
本文节选自中国传媒大学科研课题、“‘十四五’时期绿色能源行业先进人物事迹传播策略研究”成果(HW23137)——《“中国新能源绿色发展”系列·御风者》。本文受访人为原中国风能技术开发中心对外联络部主任、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施鹏飞。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风电初体验”,是施鹏飞
2024年,中国风电发展跨越了新的里程碑——累计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过去三十年,中国风电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蝶变”,走出一条波澜壮阔的崛起之路,这是几代风能人奋力拼搏的结果,也离不开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为了铭记初心使命,赓续奋斗精神,大会特别举办了“中国风电装机5亿千瓦”庆典活动,
秦海岩:打破“技术锁定”,加快绿色电力燃料发展,助力碳中和目标——在第二届中丹航运脱碳峰会上的发言当前,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终端用能电气化,电力来自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现实路径。而电力系统零碳化则是其他部门及全社会实现碳中和的基础。在此背景下,电力系
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将再次汇聚全球目光。在开幕式上,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战略总监赵锋发表了主旨报告。以下是他的报告内容: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大家好!又是一年,去年我也站在北京风能展的舞台上,那会儿主要看全球的供应链,而且我们签了全球的供应
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将再次汇聚全球目光。在开幕式上,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公使高罗柯先生进行了致辞。以下是他的致辞内容:尊敬各位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今天我们看到了风能以及中国的风能大会暨展览会的长足进步,非常感谢主办方,我非常高兴能够在今年北京国
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将再次汇聚全球目光。10月16日,在开幕式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综合处副处长崔广胜进行了致辞。以下是他的致辞内容: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参加2024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大家相聚在金秋1
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将再次汇聚全球目光。10月16日,在开幕式上,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首席执行官BenBackwell进行了致辞。以下是他的致辞内容: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大会,刚刚新建的这个漂亮的舞台是专门为我们今年的国际风能大会所建设的,占到了今
2020年注定是中国风电不平凡的一年。陆上风电面对即将到来的全面平价,开始了有史以来最汹涌的“抢装潮”。就在“抢装潮”进入尾声、各大企业开始思考明年市场的时候,中国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提出,让整个风电行业为之振奋。在10月的风能大会上,风电企业纷纷对未来发展表达
“全球风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主轴承、变桨轴承等废旧润滑脂不便清理,新润滑脂不能有效注入,导致轴承润滑严重不良。轴承故障80%是由于润滑不良引起的,通过良好润滑,轴承寿命可以提高30%以上。”——奥特科技AUTOL董事长兼技术总工赵大平奥特科技AUTOL董事长兼技术总工赵大平再过两个月,我国将迎来里
2020年10月14日-16日,202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0)在北京盛大召开,大会共举行了20多场会议。我们将嘉宾已授权演讲PPT做了整理,在此分享给大家,欢迎转发给更多风电同仁参考。以下为CWP2020已授权PPT目录汇总:(黄色标记为视频演讲)中英海上风电合作吴侨文,英国国际贸易部贸易使节新
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展台现场,联合动力通过4.XMW新产品关键技术交互模型和风电场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沙盘模型,向业界公开发布了联合动力针对平价上网时代、面对以三北中高风速区为代表的主要风电市场而设计研发的全新陆上机型系列产品,以及包含三北大基地、高海拔、高风切变、丘陵山地和海上区域在内
日前,风电行业的年度盛会-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圆满落幕,作为此次展会重要邀请嘉宾,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局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以“未来新能源和风电行业发展趋势,未来中国风电企业发展之道”为议题,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再发声。徐老的发言主要围绕以下几方
寻求年平均风速、单机额定功率、机组单位千瓦价格和上网基准电价之间的均衡,是风电行业实现平价的关键因素。中车株洲所基于大基地的风资源特点,在CWP2020上发布了WT4000+风力发电机组平台,实现单机额定功率柔性定制,风轮直径多层次搭配,精准匹配各种条件下的风资源条件,平衡单位千瓦时价格和等效
2020年4月到5月,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和虎门大桥相继发生风致桥面上下波浪晃动,引起了众多桥梁专家的广泛关注。随着风电行业的技术发展,陆上大型兆瓦级风电机组的风轮直径已超过160m,柔性塔筒高度也达到120~140m。叶长愈长,塔高愈高,风绕过塔筒引起的涡激振动,也愈发频繁地出现在风电人的视野中
近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在北京举行。面对2020年的疫情冲击和多变的经济环境,本次展会就“风电——引领绿色复苏,构筑更好未来”这一主题和众多业内企业展开了深入探讨。埃克森美孚在此次展会上展示了其全面的润滑解决方案,并带来全新推出的美孚优释达数字平台和美孚优释达智
我国风电产业经过早期快速发展,装机容量稳居世界首位,而数量庞大的在运机组逐步催生出一个庞大的后市场。每台风机自建成起要不停地运转20-25年,早期老旧风机或出质保,甚至已接近寿命尾声。截至2019年末,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超过2.1亿千瓦,从风电结构看,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占主要比重,达到2.04亿
2020年10月14-16日,2020北京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召开。华锐风电作为重要参展商,今年主要展示了其子公司锐电科技公司的新产品-风电场/风电机组二次开发SL1590Plus机组。本文将向您重点介绍,风电场/风电机组二次开发电气重点技术及解决方案。作者简介:刘志,锐电科技公司电气
10月14日-16日,202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瓦轴集团携风电全系偏航轴承、变桨轴承、主轴轴承、增速机轴承、驱动器轴承和电机轴承精彩亮相。“这次展出的都是瓦轴集团近年来为国际知名风机制造企业和国内行业领军企业研制的全系配套轴承。今年以来,我们承接的风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