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赣锋锂业
国轩高科
捷威动力
欣旺达
中创新航
福建巨电
中电科蓝天
韶山钰盛
5月22日,上汽集团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已经实现动力电池系统的零热失控,正加紧着手固态电池电芯研发工作,首款搭载固态电池的量产产品将于 2025 年下线。同一天孚能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顺利量产装车。之前5月19日赣锋锂业表示,公司一代固态电池已经开始量产,二代固态电池安全性能完全达到车规要求,研发样品电池的循环性能已达到车企要求。
随着政策扶持、车企布局、资本涌入,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按下“加速键”,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全固态电池会实现真正的量产装车。
附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1日,国力股份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国力股份表示,公司在交流接触器技术研发方面持续取得突破,目前已形成系列化产品并实现批量供货,特别是在光伏、风电及储能领域。此外,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风光储及柔直输配电用交流接触器生产项
2025年6月11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融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基于“技术互补、生态共建”的战略共识,以“光伏#x2B;储能”深度融合为核心,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助力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实现!签约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1日,三孚新科发布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透露了其锂电材料等进展。三孚新科表示,目前已与相关客户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签订5GWh半固态高安全电池关键材料的正式供货合同。在锂电材料方面,三孚新科表示,公司依托复合集流体的先进工艺,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1日,瑞泰新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国内外多家固态锂离子电池相关企业均有合作。目前公司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已形成销售,但销售收入占比较小,且固态电池在技术路线、产品路线和商业路线上均有待发展,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负极都使用金属锂。”近日,中国锂业巨头,赣锋锂业表示,其二代混合固态锂电池采用金属锂作为负极,开发的高比能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20Wh/kg,循环寿命超过700次。随着固态电池的开发和量产,原先限制锂金属负极应用的锂枝晶问题正在被解决,新的技术不仅可以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固态电解质隔膜更可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9日,德方纳米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德方创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方创域”)拟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国信资本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信资本”)、成都产投先进制造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成都产投”)、四川省天府芯云数字经济发展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汽车低压锂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EVTank在白皮书中指出汽车低压锂电池主要包括12V、24V和48V等低压电源,主要用于支持汽车的启停系统、信息娱乐系统、照明设备、电子控制单元(ECU),以及ABS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等功能。EVTank表
文|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根据CNESA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2025年5月,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共计6.32GW/15.85GWh,同比+193%/+228%。其中表前储能新增装机6.17GW/15.38GWh,同比+213%/+248%;用户侧储能新增装机150MW/473MWh,同比-19%/+14%。相较去年同期,一季度新增装机
近期,面对电动汽车行业又一波“内卷式”价格战,三大监管部门罕见地召集多家主要车企开会,要求企业“自我约束”,不要进行不合理地降价。这场持续两三年之久的市场过度竞争现象,显然已引起行业内外的重点关注。可以预判的是,新能源车市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的时机已经来到。多方发声叫停“价格战”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6日,瑞丰高材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对于黑磷作为负极材料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回答。瑞丰高材表示,通过将黑磷与石墨等材料按优化比例进行机械球磨复合,可制备高性能磷碳负极材料。黑磷的理论比容量是石墨的7倍。硅的理论比容量虽然也很高,但硅在充放电过程中膨胀严重,且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长安汽车提问:长安汽车现有新能源车型有满足25年新国标的吗?预计多久推出新国标车型?长安汽车6月6日表示,长安金钟罩电池通过了首批动力电池新国标检测实验;长安汽车自2020年起就以“不起火、不爆炸”为内控标准,现有车型能满足新国标要求,并通过了内控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朔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朔州市2025年重大项目建设年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推动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开展,争取绿电直供,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紧密结合国家、省“十五五”规划布局,深入开展项目谋划工作,在交通、水
6月11-13日,“SNEC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行业盛会再次成为推动能源变革的核心舞台,格力钛新能源凭借在超高安全能源领域的深厚积累,携系列产品为全球能源转型呈上多元化、高安全的储能应用解决方案。核心电池技术领先,安全与性能双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1日,三孚新科发布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透露了其锂电材料等进展。三孚新科表示,目前已与相关客户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签订5GWh半固态高安全电池关键材料的正式供货合同。在锂电材料方面,三孚新科表示,公司依托复合集流体的先进工艺,创
6月11日,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简称:SNEC2025)开幕。正泰以“绿源+智网共建新型能源生态”为主题,携绿色能源产业主力产品、智慧电力综合解决方案、新业态培育成果、新场景应用及示范案例等重磅亮相,并与生态圈伙伴现场达成签约,立体化、多层次诠释正泰全链
6月11日,SNEC第18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全球新能源行业伙伴汇聚于此,昱能科技秉持15年深厚技术积淀,携分布式多元场景智慧解决方案及多款新品重磅亮相,全方位呈现AI赋能下的光储创新成果与前沿应用,为能源转型带来全新思路与方向。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行业在政策变革、技术迭代与地缘博弈的多重作用下,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调整,储能行业正式从“规模扩张”迈入“价值重构”的新阶段。在这场变革中,以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与全产业链协同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正成为行业突围的关键力量。关税波动,如何应对?国际新能源产业
2025年6月11日——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瞩目的SNECPV+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上,武汉德行天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行天下机器人”)隆重发布第二代郧生系列光伏清洁机器人——郧生一号、郧生剑客,并同步推出德行天下智慧数字运维系统(DXS),将为全球光伏电站
2025年6月11日,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储能及电池技术与装备(上海)大会暨展览会(SNEC2025)盛大开幕。产业技术的全球领导者施耐德电气携覆盖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全场景,以及贯穿新能源建设“设计-建造-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重磅亮相。展会现场,施耐德电气重磅首发全域
6月10日,有媒体报道称,锂电池资源回收公司Li-CycleHoldingsCorp.宣布,已根据《加拿大公司债权人安排法》向安大略省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保护其自身及其北美子公司。三个月前还在吹捧新融资的“北美电池回收之王”,转眼就躺进资本ICU。资料显示,Li-Cycle是2016年由两名前Hatch公司工程师在加拿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1日,瑞泰新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国内外多家固态锂离子电池相关企业均有合作。目前公司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已形成销售,但销售收入占比较小,且固态电池在技术路线、产品路线和商业路线上均有待发展,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9日,中国电建水电十二局凉山盐源牦牛坪光伏发电项目升压站EPC工程项目68MW/136MWh构网型储能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以9841.32万元预中标该项目,折合单价0.724元/Wh。根据招标公告,本次采购的范围为额定容量68MW/136MWh储能系统所需设备的供货及指导安
近期,面对电动汽车行业又一波“内卷式”价格战,三大监管部门罕见地召集多家主要车企开会,要求企业“自我约束”,不要进行不合理地降价。这场持续两三年之久的市场过度竞争现象,显然已引起行业内外的重点关注。可以预判的是,新能源车市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的时机已经来到。多方发声叫停“价格战”近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中国电动低空飞行领域开启“载人时代”,产业链企业正合力加速构建电动“飞天”大生态。近期,亿航智能及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终于“集齐”了产品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和运营合格证(OC),也即“低空四证”。至此,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
长期以来,以新能源乘用车为核心的动力电池市场,增速逐渐放缓,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对于电池企业而言,持续增长的边际效益正在递减,仅仅依赖传统优势领域已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与此同时,新能源商用车、新型储能、eVTOL、机器人等新多元应用场景的需求开始快速释放。这些新兴领域在产业化初期,为
1月27日,南京市政府印发南京市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名单。其中能源及生态环保设施包含五个项目,分别是2025年电网建设重点工程、南京六合(近)零碳绿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唐南电二期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金陵石化“近零”排放改造、大唐晶桥80MW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类
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持续挑动着行业神经。行业预计,目前国内半固态电池技术先行,2025年具备固态电池技术内容的出货量(包括车载与非车载领域)有望突破10GWh;全固态电池当前处于核心技术突破和验证阶段,有望在未来2-3年完成小批量上车。2025年开年以来,国内外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
近期,固态电池在eVTOL领域的应用持续升温。孚能科技、力神电池密集披露了其在低空飞行器领域的固态电池产品进展,再次将行业目光聚焦于此。孚能科技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采用高镍三元正极搭配掺硅负极,能量密度达330Wh/kg、循环寿命超过4000圈,完成DV(设计验证)与PV(产品验证)测试,向低空经济领域
随着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高镍、超高镍材料应用正被加速导入,助力电池能量密度突破350Wh/kg,向400Wh/kg及以上进发。“公司研制的20Ah全固态电池基于超高镍三元正极和限域生长的硅碳负极体系,能量密度可达350Wh/kg,循环寿命2000次,目前已经建成了固态锂离子电池制造中试示范线。”近期,南都电源对
过去一年,包括硅氧、传统研磨硅碳、新型多孔硅碳等在内的硅基负极,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消费电子端渗透率有所提升,动力电池端示范项目相继落地,产业链上下游也积极扩产。然而,在需求释放、性能突破与产能爬坡的多重推动下,行业仍面临着诸多掣肘与现实考验,有待进一步厘清其背后的驱动逻辑。与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其中提出,持续推进空管体制改革,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简称“低空司”)正式亮相。资料显示,低空司是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
对于固态电池布局企业来说,除了追求全固态技术的技术突破,半固态电池在产业化上的实际进展更能直观体现企业的年度表现。GGI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固态电池预计将实现7GWh左右的出货量,其中头部企业占据超八成的市场份额。动力电池领域仍是主战场,占比高达75%。这一成绩离不开各大企业在技术体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