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圆柱应用多点开花。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其核心驱动力首先来自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的提升。而随着圆柱电池制造商竞相布局从电动汽车到航空、人形机器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一场围绕终端应用的争夺战已经打响,以上均预示着行业洗牌正在酝酿。大圆柱借力高端车型破局,制造效率与标准化优势
大圆柱电池放量“爆发”是在2025还是在更远的未来?2020年特斯拉公布4680后,全球车企与电池企业重拾对大圆柱技术路线关注。然而,四年多时间过去,大圆柱电池在动力端的放量显然不及预期。业内曾判断2023年会是大圆柱电池放量“元年”,但实际的量产装车进度陷入滞后。反观2024年市场动态,大圆柱电池
过去一年,包括硅氧、传统研磨硅碳、新型多孔硅碳等在内的硅基负极,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消费电子端渗透率有所提升,动力电池端示范项目相继落地,产业链上下游也积极扩产。然而,在需求释放、性能突破与产能爬坡的多重推动下,行业仍面临着诸多掣肘与现实考验,有待进一步厘清其背后的驱动逻辑。与
近期,宁德时代宣布,从2026年开始,将陆续在全球和中国市场为宝马“新世代”车型架构的纯电车型供应圆柱电池,再度将大众的视线聚焦到大圆柱电池上。海外市场,历经4年坎坷,特斯拉率先推出的4680大圆柱电池推进全面量产。9月中旬,特斯拉宣布,其所有工厂已生产出第1亿块4680电池,此时距其宣布第500
当年特斯拉前瞻性地推出4680大圆柱电池,颠覆性的“全极耳”技术,令整个电池行业为之沸腾,引宁德时代、比克电池、亿纬锂能等众电池巨头争相布局。而今,从大圆柱电池腾起的“全极耳”旋风,正在飞速席卷向小圆柱电池领域。从技术进程来看,小圆柱的18650电池容量已经达到3.5Ah,21700电池容量也已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4日,欣旺达接受特定对象调研。欣旺达表示,公司动力电池产品在聚焦方形铝壳电池的同时布局动力大圆柱电池,目前处于与客户进行共同研发阶段。公司的小圆柱电池目前也已批量出货。同时欣旺达提到,目前圆柱电池的难点在于工艺,主要体现在全极耳的制造效率和产品直通率,这是影
5月16日-5月18日,第十五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CIBF2023)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2500多家国内外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体亮相,共襄行业盛会,擘画能源未来。中比新能源集成式展位精彩亮相,以“蓝与白”为主色调,精致科技范彰显强烈品牌风格,从电芯、模组、电池整包、终端应用四个方
越来越多的车企抛出了对大圆柱电池的橄榄枝。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特斯拉官宣4680大圆柱电池的技术路线之后,目前已经有宝马、沃尔沃、Stellantis、蔚来汽车、大运汽车、江淮汽车、保时捷、岚图等国内外主机厂陆续宣布旗下车型将支持大圆柱系列电池。而在上游,动力电池厂商们也纷纷布局大圆柱电池。
近日,特斯拉宣布,在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工厂,其4680电池团队近一周内生产了86.8万颗电芯,可装备1000多辆电动汽车。这意味着,特斯拉4680电池的产能与此前相比已大大提高。而就在几天前,亿纬锂能也发布了其第一代钠离子电池,采用新一代4695大圆柱形态电池。随着技术的提升,大圆柱电池的拥趸者也越来
2022年11月15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于深圳举行,海辰储能携创新储能专用电池与系统产品亮相高交会。作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类展会,本届高交会以“科技改革驱动创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采取“一展两馆多地”模式,其中,位于深圳国际会展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30日,蜂巢能源上市进程恢复!上交所资料显示,蜂巢能源已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因而上交所恢复了发行上市审核。据悉,蜂巢能源是国内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主要供应商之一,2022年11月18日公布了首版招股书。2023年3月31日,蜂巢能源因上市申请文件中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上交所中
2020年特斯拉在其“电池日”上正式公布了4680大圆柱电池。单体能量方面,特斯拉宣称4680电池是现有2170电池的五倍,未来有望将续航里程净增加56%,生产成本下降54%。特斯拉规划产能210GWh,目前电池年化产量约4GWh。受特斯拉影响也基于性能、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松下、LG新能源、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比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渐受冷落的圆柱电池,在小动力市场正迎来春天。近年来,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电动叉车/AGV车等小动力市场的日益火爆,给传统电动汽车圆柱电池配套企业带来新的机遇。“自公司将新能源电池市场定位转向电动工具、电动二轮车等小动力市场后,新能源电池板
新补贴政策即将在下个月公布,而近半年来,网上一直流传:“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整体退坡40%,可获得补贴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能量密度门槛上调至140wh/kg”的消息,该消息一直未经证实。但是工信部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确要求2020年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要达到300Wh/kg。由于补贴退
4月10日,亿纬锂能年产1.5GWh软包三元电池工厂在广东惠州正式投产。至此,公司共投产7.5GWh锂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分别是方型铝壳共2.5GWh、三元圆柱电芯3.5GWh、软包电芯1.5GWh,亿纬全系动力电池产品布局已经成型。亿纬锂能技术总监袁中直在投产仪式战场介绍,本次亿纬锂能投产的软包三元电池,产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5日,普利特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了新能源业务板块发展及半固态/固态电池的产品规划情况。普利特回答,公司在2022年完成了江苏海四达的战略重组,这两年陆续在江苏启东、广东珠海、和马来西亚建设投资了全新的电芯市场基地,总产能预计将达到15Gwh。钠离子电池和半固态
多个圆柱电池海外投扩产放量。近期,亿纬锂能、海四达、冠宇集团等海外圆柱电池项目接连传来消息。其中,亿纬锂能位于马来西亚的首个海外大型圆柱电池基地在2月16日正式投产,目标年产能达6.8亿只;普利特2月18日宣布,旗下控股子公司海四达将在马来西亚投建2.5GWh圆柱电池基地,投资额达7.5亿元。此外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4年,储能市场“内卷”愈演愈烈,专利竞争、价格战层出不穷,储能各环节企业为降本增效、实现盈利各显身手,除深耕主体业务、稳固已有市场份额外,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上市企业也不例外。为激发上市企业主体责任,多措并举改善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实现业绩增长,提升公司投资价值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9日,普利特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四达”)拟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2.5GWh圆柱基地项目,项目投资总额约75,000万元人民币。普利特认为,对于此次海外产能的建设,是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市场份额、优化生产效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1日,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其中指出,公司在收购海四达电源后,对其增资8亿元,用于三元圆柱锂电池和方型磷酸铁锂锂电池的扩产项目,提升其在电动工具等市场的市占率,以及将储能市场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公司
在新能源赛道上,与锂电池几乎同时期萌芽的钠电池已经陪跑了30年,从示范应用到大规模产业化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今钠电池的商业化启幕,是“新瓶装旧酒”还是将“蓄势待高飞”?2021年,宁德时代的一场发布会,引发了业内外对钠离子电池市场的新一轮关注与布局。如今,在各种大大小小的行业论坛和
近期除了固态电池概念很火,钠离子电池也收获不少热度。钠离子电池具有宽温性能、高循环效率寿命和转化效率的特点,有望在未来市场形成对锂离子的替代,所以当前我国钠离子电池市场蓬勃发展。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表示,近年来,钠电池市场蓬勃发展,仅电池研发、制造和Pack环节新签约的项目就多
遥想当年,碳酸锂价格高涨之时,宁德时代祭出了具备低成本优势的钠离子电池。一时间,包括比亚迪、孚能科技,欣旺达、多氟多、鹏辉能源、派能科技、中科海纳、众钠能源、传艺科技等电池产业链企业也都纷纷加码钠电池。彼时,业内纷纷看好钠电池前景。“从下游应用来看,钠电池或将首先应用于储能、两轮
钠离子电池取得突破性进展钠电因钠资源储量丰富,潜在成本优势大,以及低温特性、安全特性和倍率特性好,被视为极具潜力的电池技术路线之一,目前正在逐步实现商业化落地,更是在近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年年初,大港油田联合科研企业完成攻关,实现了磷酸铁钠电池储能先导试验电站并网投运;近日,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普利特公告,控股子公司海四达近期与上海平野就钠电池产品签订总量不低于1.5GWh的购销框架合同,将在2024年5月至2026年12月内进行分批交付,产品最终主要应用在全球各大知名的电动叉车、低速车辆、功能车辆等领域中。双方将利用各自优势,紧密合作共同开拓全球特种车辆市场
2月20日上午,四川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辽宁星空钠电电池有限公司、辽宁宏成供电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产业综合项目签约仪式在四川达州举行。据悉,该项目落地达州东部经开区,计划总投资115亿元,主要建设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芯和集成制造生产线,以及储能电站等配套产业,并配备研发中心和智能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