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能源石油国际正文

全球原油市场形势回顾与展望(2024)

2024-09-11 16:46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关键词:原油石油市场油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非“欧佩克+”产油国增产平衡市场供应

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在此前“欧佩克+”持续减产的背景下,通过增产来填补市场上的供应缺口,同时也在全球市场上争取更多的份额。如近两年间美国石油产量和出口的显著增长。根据标普全球大宗商品的数据,美国原油出口量已从2019年的低点298万桶/日增至2023年的406万桶/日,增幅超过36%。而在俄乌冲突爆发前的2021年,美国原油出口量约为296万桶/日。目前美国页岩油产量进入了平稳期,加拿大、巴西、圭亚那等国近期产量正常增长的概率较大。

●美国页岩油产量进入平稳期

2008年以来,页岩油的繁荣发展使得美国石油日产量增加了约900万桶。但2023年夏季以来,美国石油产量增长已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2023年8月,美国原油日产量为1300万桶。2023年底,这一数字逐渐上升至1330万桶/日,此后又回落至1310万桶/日。目前,美国页岩油产量已经进入平稳期。这一点在刚刚过去的半年尤其明显。美国页岩油产量在2024年年初是1320万桶/日,截至到6月28日产量又再度回归至1320万桶/日。

随着油价波动和投资者对高回报的要求,许多页岩油公司开始更加注重资本纪律,减少了对新项目的投资。这种资本支出的减少致使新井开发速度放缓,直接影响了产量的增长潜力。同时,由于国际原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在确定产量策略时变得更加谨慎。政策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与环保和碳排放相关的法规,进一步限制了页岩油产量的增长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页岩并购或将导致产能下降。6月底发布的美国达拉斯联邦能源调查最新结果显示,业内高管认为,美国页岩油领域的并购整合或将导致产能下降。一段时间以来,业界关于美国页岩油产能见顶的预测越来越多。例如,汇丰银行预计,未来4年,美国页岩油产能有望继续增长,到2028年将达到峰值。究其根本,除了一些公司兼并相关的商业运作因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业界对页岩油气开采领域科技增产的效果似乎越来越缺乏信心。专家指出,过去10年,美国页岩油气产业取得较大成功,每口油井产量平均翻了一番。不过,2010年以来,随着油井密度提升,油井生产衰减率也在增加。也就是说,在技术层面的增产将越来越难赶上油井生产衰减的速度。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页岩油气领域的并购整合,也可视为产业针对未来状况提前采取行动而抱团取暖的举措,实力较弱的中小型石油公司或将很难应对油井生产衰减的局面,而不得不选择出局。

2023年下半年以来,美国页岩油领域出现了一波并购潮。最新的大规模并购案是康菲石油2024年5月底宣布以2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马拉松石油公司,预计四季度完成。这是继切萨皮克能源公司74亿美元并购西南能源公司、殷拓能源55亿美元收购Equitrans Midstream公司后,美国石油企业2024年上半年发起的交易金额最高的“超级并购案”。从产量来看,交易完成后,康菲石油将获得马拉松石油公司39万桶油当量/日的产量,使得公司全球总产量提升至230万桶油当量/日,基本与BP的产量持平,并可能超过道达尔能源。与此同时,康菲石油在美国的产量也将超过150万桶油当量/日,将成为产量仅次于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的美国第三大油气生产商。此次康菲石油收购马拉松石油公司为其后续在美国上游多元化、跨盆地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业内分析认为,并购背后的主要逻辑是大型油气公司通过并购提升规模,并强化自身在页岩油气领域的布局。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页岩油气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多为中小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巨头参与度并不高。中小石油公司的运营特点是,为了保障企业营业收入和资金运转,就必须不断开采生产,这种经营模式也是推动美国页岩油产量不断走高的重要原因。然而大型油气公司通过不断并购入局后,关注重点转为降本增效,且由于资金雄厚,并不特别依赖页岩油生产带来的营业收入,而是倾向于在油价更有利的情况下加大开采页岩油的力度。这样一来,美国油气产量增长的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加大。从近5年的交易情况看,虽然上游资产并购活动产生的规模效应对单个石油企业而言是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但集中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往往给并购后的产量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为并购后企业内部资产整合可能降低后续产能总体规模。正是由于不同类型企业运营方式的差异,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并购进程的推进且逐渐形成大型油气公司主导的页岩开发格局,美国页岩油产量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圭亚那、巴西、加拿大增产平衡全球供应

圭亚那是全球石油供应增长的重要贡献者,其石油产量在2024年5月已达到64.5万桶/日,主要来自Stabroek区块。作为全球石油市场的重要新兴力量,圭亚那自2019年开始生产以来,石油产量持续快速增长,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产量增长了近9倍,短短几年时间里,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供应增长的来源。到2027年,圭亚那石油产量预计将进一步增加到120万桶/日,超过许多欧佩克成员国。

巴西也是全球石油市场的重要参与者,2024年尽管该国面临一些运营挑战,但其离岸石油产量仍保持稳步增长。随着运营效率的提高和三艘新的FPSO的启动,到2024年年底,巴西石油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380万桶/日,另有80万桶/日的产能将在2025年上线。巴西的石油产量在未来几年有望继续增加,以巩固其在全球石油市场中的地位。

加拿大2024年以来石油产量温和增长,预计年增幅在8%左右。加拿大的石油产业,尤其是阿尔伯塔省的油砂,主要受益于新的管道项目(如跨山管道)的建设和投产,这将进一步提升加拿大的石油出口能力。

这些国家的石油供应增长对全球石油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欧佩克+”持续削减产量的背景下,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增产对全球供应平衡起到了补充作用。

三、石油需求:中国需求增速放缓,欧美表现平平

进入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整体表现一般,很少有国家出现需求同比较大的增长,更多的是呈现同比持平或同比下滑的态势。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加快、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带来的需求增量有限;欧洲国家工业生产依旧低迷,柴油需求再度下滑;美国的消费旺季汽油消费表现一般,没有超预期的需求出现。最大的亮点就是全球航空煤油需求的大幅增长,但由于航煤在所有油品中占比较低,航煤单一的优良表现尚不足以带动全球石油需求的大幅增长。

(一)中国新能源车发展加速汽柴油替代

伴随着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国的石油需求与日俱增。纵观有数据以来的1965年到当前的2023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速经历了由高到低的转变,这无疑是几乎所有经济体需求的一种演变路径。2000—2010年间,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速年平均为7.33%;2011——2020年期间,石油需求增速年平均为4.48%;2021—2023年期间,需求增速年平均为3.62%。

3.png

数据来源:EI,中石油经研院,中信建投期货

图2 中国石油需求走势及增速

2024年以来,中国原油进口量和加工量均略有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7月,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12496万吨,同比增长2.1%;进口原油31781万吨,同比下降2.4%;规模以上工业原油加工量41915万吨,同比下降1.2%。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和天然气重卡加速替代成品油,汽、柴油市场表现不及预期。根据隆众资讯的统计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汽油消费量8250.74万吨,同比上涨0.32%。其中,仅2024年前两个月的汽油消费量同比高于2023年,此后开始下滑,且新能源对汽油消费进一步替代,拉低后续消费量。预计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70万辆,比2023年增长23%,渗透率将接近40%,替代汽柴油将超过2000万吨,持续冲击成品油消费。柴油方面,天然气重卡市场增长迅猛,将带动LNG加气量增加,替代部分柴油消费。2024年上半年柴油消费量10382.08万吨,同比下跌3.52%,工矿、基建等行业进展缓慢以及天然气重卡对物流行业替代,拖累上半年柴油需求,使其消费量下跌明显。

油气价差不断拉大,是天然气重卡销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近两年,随着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因素带来的溢价效应减弱,以及天然气供需关系较宽松等因素影响,国内LNG工厂出厂价格和国际LNG现货价格均出现大幅下滑。在价格优势的加持下,LNG对柴油的替代量将进一步增加。除了燃料成本较低外,国家层面推动的国六排放标准,也对天然气重卡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2023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b阶段,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国六排放标准b阶段的汽车。该项排放标准涉及轻型汽车和重型柴油车。

下半年,在新能源以及替代资源持续冲击下,预计成品油需求将呈现低速增长趋势,但在炼油能力增长以及生产供应相对稳定预期下,供需基本面将持续宽松运行。业内分析认为,全年来看,国内成品油总消费量或将进入下降通道,2024年或将成为成品油市场发展的转折年。中国成品油消费在2024年或2025年见顶的概率大幅提升。如果成品油出口数量维持目前水平,预计国内主要炼油企业将适当下调加工负荷。展望后期,成品油消费的下降将有利于我国石油消费总量的降低,并减少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油车的替代加速。2024年8月8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年7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2.0万辆,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2.6%;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155.6万辆,同比增长2.3%。其中,7月常规燃油车零售84万辆,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7%;1—7月常规燃油车零售657万辆,同比下降15%。7月新能源汽车市场零售87.8万辆,同比增长36.9%,环比增长2.8%,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1.1%;1—7月零售498.8万辆,同比增长33.7%。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这是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首次实现月度突破50%,国内新能源汽车普及已迈上新的台阶。

与此同时,中国重卡领域的“油转气”进程也在加快。根据第一商用车网掌握的终端销量数据,2024年以来,国内天然气重卡市场表现抢眼。其中,1月份销量同比增长96%,2月份同比增长49%,3月份销量达到上半年的高点,同比增长208%,4月份销量同比增长160%,5月份销量同比增长86%。6月份天然气重卡终端销售同比增速大概在25%至30%,环比5月份下降超过20%。此外,新能源重卡销量亦增长显著。第一商用车网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重卡月销量连续超预期,全年来看,有望突破5万辆。

(二)欧洲石油需求持续走弱

欧洲石油需求在2006年见顶。从均值情况看,2000—2010年的11年间欧洲的石油需求增速均值为负的0.28%,2011—2019年期间的需求增速均值为负的0.14%。欧洲的需求增速在新冠疫情前就已经出现颓势。在新冠疫情之后,欧洲的石油需求复苏进程也略偏慢。欧洲2020年需求下滑了13.46%,2021和2022年的增速分别为5.19%和5.57%。2023年欧洲需求同比下滑了0.97%。

4.png

数据来源:EI,IEA,中信建投期货

图3 欧洲石油需求走势及增速

截至2024年,欧洲石油需求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预计将低于100万桶/日,主要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和能源效率的提升。而欧洲的石油需求也受到了类似的宏观经济因素影响,欧洲国家工业生产依旧低迷,柴油需求再度下滑。2024年上半年,欧洲的石油需求有所增加,但增速较慢。根据欧佩克的报告,全球需求的增长主要集中在非经合组织国家,而欧洲等经合组织国家的需求则相对稳定或略有下降。全球供需平衡的变化也对欧洲的石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美国出行旺季汽油需求增长疲软

以国际知名资讯机构EI的数据为依据,美国的石油需求早在2005年就已经见顶,当年的需求达到了2050万桶/日,2023年的石油需求量为1930万桶/日。尽管各个机构的需求数据有所出入,但趋势基本一致。2000—2010年的11年间美国原油平均需求增速为负的0.49%,2011—2019年的9年间平均需求增速0.66%。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每个月公布的《月度供应报告》,目前美国的原油需求和炼厂加工量均未回到2019年同期水平,无论是工业、取暖用油量,还是民众出行的用油量,都较新冠疫情前有明显下滑。

5.png

数据来源:EI,IEA,中信建投期货

图4 美国石油需求走势及增速

美国2024年夏季出行高峰,汽油需求增长疲软,消费表现低于市场预期。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2024年二季度,美国日均汽油消费量为880万桶/日,低于2023年同期的920万桶/日,更明显低于2021年同期的950万桶/日,未能达到预期的高峰,这种下降趋势反映了较高的油价、经济不确定性以及消费者支出的谨慎态度。此外,美国能源信息署在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中指出,由于炼油成本增加和区域供应限制,2024年夏季的汽油生产和供应受到了挑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增长。

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最新预测显示,受中美两国电动汽车销量激增的影响,预计2024年全球汽油需求的增速将减半。该机构预测,2024年全球汽油需求将增加34万桶/日,这是自2020年以来的最低增幅。与2023年70万桶/日的强劲增长相比,增速明显下滑。由于电动汽车的增长,2024年中国的汽油需求预计仅增长1万桶/日。同时,美国的汽油消费量在2023年降至3.76亿加仑/日左右,预计2024年需求将持平。

四、全球石油市场趋势展望

近期看,全球石油市场将在供需、地缘政治和政策环境的多重不确定性中面临挑战。中长期看,尽管交通领域燃料替代,如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等,减缓了汽油消费的增长,但在许多行业领域,目前仍缺乏有效的能源替代方案。由于技术、成本和消费习惯的约束,清洁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必将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石油仍将是全球支柱能源。

(一)全球石油市场面临多重不确定性

近期看,全球原油市场面临多重不确定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缘政治风险。全球多个重要产油区(如中东、俄罗斯等)的地缘政治局势依然紧张。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冲突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中东地区的持续动荡和红海地区的海上运输风险也给原油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二是“欧佩克+”的产量政策。“欧佩克+”的产量决策对全球原油供需平衡有着直接的影响。“欧佩克+”继续执行的减产措施可能导致市场供应不足,而其政策的任何变化或不确定性都会对油价造成波动。三是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在欧盟等经济体经济表现不佳的情况下,石油需求或低于预期,进而影响油价。四是能源转型和政策变化。随着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推进,特别是在欧盟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政策支持下,化石燃料的需求可能逐步减少。但能源转型的速度和政策执行的效果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会影响原油需求。五是市场投机和金融市场的影响。美元汇率的变化、利率上升,以及投资者情绪变化等因素可能引发原油价格的短期波动。六是极端气候的出现。极端气候对原油市场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供给端,例如美国的飓风就比以往来得更早更强烈,也表现在需求端,全球2024年1—6月气温创历史纪录,意味着燃油发电量有所提升。

综合来看,全球石油市场将在供需、地缘政治和政策环境的多重不确定性中面临挑战。各方力量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市场的极端波动,投资者和相关行业需要密切关注这些风险。

(二)交通领域燃料替代对石油需求影响重大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正在显著减少全球对石油的依赖。国际能源署在2024年中期石油市场报告中称,目前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受到电动汽车普及、燃油效率提升等结构性经济因素的制约。BP发布的2024年版《BP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石油需求下降的主要驱动力是交通部门能源效率的提高和电气化水平的提高。该报告提供了两种未来情景的设想,即当前路径和净零情景。两种情景下,到2050年电动车的数量将增至12.5亿辆到20亿辆之间,道路交通的石油使用量将从2022年的每天4000多万桶降至2050年的每天500万桶至每天2500万桶之间。在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尽管全球汽油需求仍在持续增长,但增速已明显放缓。

6.png

资料来源:BP

图5 2022—2050年全球交通工具及燃料需求变化趋势

然而,虽然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但电能对石油的替代之路依然充满挑战。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的持续增长,首次出现同比19%的下滑。这是由于中国以外部分市场电动汽车销量占比下降、充电基础设施不足、一些地区消费者接受度低以及某些国家取消补贴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在货物公路运输业和海运业中,替代能源的普及同样面临诸多挑战。例如,电池技术在卡车上的应用尚不成熟且成本高昂,而海运业则需要高能量密度的燃料、安全的储存和运输以及完善的供应链。尽管像氨和甲醇这样的替代品可能满足部分需求,但在经济性和能量密度等关键指标上仍难以超越石油。此外,可持续航空燃料虽然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但预计在2030年前对航空业的影响仍然有限。睿咨得能源公司认为,石油替代的过程将是复杂而漫长的,除非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可以替代石油的低碳能源载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否则迅速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并不现实,全球石油需求预计仍将持续增长。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究和投资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三)石油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是全球支柱能源

石油不仅用于交通燃料,还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化工产品以及发电等多个领域。尽管交通领域燃料替代,如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等,减缓了汽油消费的增长,但在许多行业领域,目前仍缺乏有效的能源替代方案。由于技术、成本和消费习惯的约束,清洁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必将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虽然发达国家由于能效提升等原因减少石油需求,但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石油的需求仍然强劲。随着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其石油消费量预计将继续增长,全球总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石油在全球能源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欧佩克在《2023年世界石油展望报告》中预测,未来20年石油需求将继续增长,到2045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为1.16亿桶,比2022年日均9960万桶的需求量增加约16.4%。欧佩克在报告中还预测,未来20年,石油仍将是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比最大的部分,但比例将从2022年的31.2%下降至2045年的29.5%。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4年世界能源投资报告》显示,全球油气行业的投资仍在增长。继2023年增长9%之后,2024年上游石油和天然气投资预计将增长7%,达到5700亿美元,主要受中东和亚洲国家的推动,自2017年以来,这些国家在石油和天然气方面的投资增长了50%以上。BP指出,未来10~15年,石油将继续在全球能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OPEC. 2023 World Oil Outlook 2045[R]. 2023.

[2]IEA.Oil 2024: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30[R]. 2024.

[3]BP. BP Energy Outlook: 2024 edition[R]. 2024.

[4]IEA.World Energy Investment 2024[R]. 2024.

[5]王利宁,刘凯雷,韩冰,等.加速调整变革的国际石油市场[J].国际石油经济, 2024, 32 (05): 71-77.

[6]王林.国际能源贸易呈现“去美元化”趋势[N].中国能源报, 2024-06-24 (005).

[7]王能全.石油的消费达峰或下一次牛市,哪一个会是臆想?全说能源, 2024-05-21.

[8]周国霞.印度贡献最强支撑 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原油海运出口不降反增.隆众资讯订阅号, 2024-07-22.

[9]李彦.需求忧虑与地缘风险博弈 国际油价重回80美元上方.隆众资讯订阅号, 2024-08-13.

[10]董丹丹.原油半年报·供给减量更多,原油价格仍可能延续强势.中信建投期货微资讯, 2024-07-14.

[11]王慧娟.2024年半年报 原油:供需节奏更偏明朗.广发期货研究, 2024-06-28.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