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动力电池企业”相关结果2964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2016-11-16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新能源乘用车的发展,是推动动力电池技术升级的重要力量。他希望动力电池企业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良好机遇,实现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进步与升级。

      来源:高工锂电2016-11-16

      ggii分析指出,受电池规范目录、骗补调查、下游市场需求放缓和企业资金紧张等影响,2016前三季度动力电池产销量主要集中在比亚迪、宁德时代、沃特玛、国轩高科等一线动力电池企业,中小电池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并不高

      来源:高工锂电2016-11-14

      长信科技的并购并非个案,今年以来,涉及18650动力电池企业的兼并购案例已超过5起,涉及的标的包括比克动力、德朗能、天鹏电源等多家企业。与资本兼并购同步进行的,是企业的产能扩张。

      来源:高工锂电2016-11-11

      若越来越多的车企这么做,会否侵蚀现有动力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事实上,经高工锂电网梳理发现,除华泰汽车、奔驰以外,特斯拉、比亚迪、银隆新能源、多氟多、西部资源等都属于整车与动力电池均涉足的企业

      来源:前瞻网2016-11-10

      目前负极材料以碳素材料为主,占锂电池成本较低,在国内基本全面实现产业化。从区域看,中国和日本是全球主要的产销国,动力电池企业采购负极主要来自于日本企业。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数据库。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6-11-10

      数据来源:锂电大数据1.动力电池投资及产能大幅增长动力需求跳跃式增长,动力电池产能整体供不应求,主流动力电池企业均在加速产能扩张,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未来三年将是动力电池企业新增产能最集中的时间窗口。

      来源:科技新报2016-11-09

      此消彼长的关系下,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迎来了发展机会。不过,业界指出,虽然政策利好国内电池企业发展,但受限于动力电池技术分歧,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真正做大做强,仍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来源:动力电池网2016-11-08

      导语:十月是第四季度的第一个月,市场普遍处于冲业绩、冲销量的状态,而在动力电池行业的投资、扩产络绎不绝,同时,不少企业的项目均已尘埃落定。...上海德朗能携手创达投10亿建动力电池生产项目日前,上海德朗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与县政府、创达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签约仪式在山东微山湖宾馆举行。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6-11-08

      超过100家动力电池企业开展动力电池电池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超过了1000亿产业资金投入,形成了超过400亿瓦时的年生产能力,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展显著。...动力电池的发展与需求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以普及应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企业等新能源汽车为主要任务,迫切期待动力电池降低成本、提高性能。

      来源:高工锂电2016-11-08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间可以建立自发性的潜规则,建立企业和人才的黑白名单,最大程度的规避挖墙脚乱象。...ggii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至今,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新增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而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数量也从2014年底的50家左右快速飙升到2016年的接近150家,增长近3倍。

      来源:汽车看点2016-11-04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一方面,可以结合动力电池的设计选用当下的先进材料;另一方面,应加强与车企和电池企业的紧密合作。另外,标准化设计将更有助于轻量化的发展。...因此,动力电池的轻量化不仅是电池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也是新能源车企笑傲江湖的决胜关键。如何不断在技术、材料等领域为动力电池瘦身显得至关重要。

      来源:中国客车网2016-11-03

      2016年11月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召集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举行动力电池材料及材料综合利用研讨会,会上,针对动力电池企业对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对电池比能量不同要求的困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主任肖成伟解释说

      来源:动力电池网2016-11-03

      目录与国家补贴直接挂钩,这也成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削尖脑袋挤进目录的原因。伴随着前四批目录的发布,已有57家动力电池企业通过审批,约占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来源:动力电池网2016-11-02

      在此背景之下,无论是新能源车企还是动力电池企业,都在呼吁动力电池的标准化出台。...业内专家认为,行业优胜劣汰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对于没有设计理念和规范要求的动力电池企业来说,如果不在标准化上做出努力,很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来源:高工锂电2016-10-28

      高工锂电网获悉,包括宁德时代、比克等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已经在积极做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储备。...除了三星,包括松下、lg、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克等国内外动力电池企业都明确的设立了中长期的能量密度目标,并提出了较为清晰的实现路径。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6-10-27

      正当不少动力电池企业专注于自身核心产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的时候,也有一批企业涉足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前瞻性布局和资源整合。...电池企业也往上游和下游拓展延伸,在电池原材料、bms、电pack,甚至动力总成等领域积极展开布局。

      来源:高工锂电2016-10-27

      目前一线动力电池企业如catl、比亚迪、沃特玛、国轩高科等生产情况良好,部分中小型动力电池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1)新能源汽车补贴尚未完全到位,中小型企业由于现金流相对较弱,不愿意承担过多应收账款

      来源:高工锂电2016-10-27

      毫无疑问,沃特玛当属锂电行业与资本论嫁次数最多的一家动力电池企业。...除沃特玛以外,动力电池企业比克动力及德朗能、设备领军企业吉阳、bms领军企业亿能电子、新能源车企众泰汽车等都是如此。这些锂电企业与资本几度论嫁的过程是怎样的?背后原因有哪些共性与特殊性?

      来源:高工锂电2016-10-26

      而根据科技部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及国内主要动力电池企业的规划,到2020年国内单体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将达到200wh/kg。相比较而言,通过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方式来提高电动车续航里程的空间更大。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6-10-25

      此次,项目指南把动力电池创新能力建设列为重点任务,势必对动力电池产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动力电池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动力电池终将会成为物美价廉的电动汽车心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