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相关结果114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9-06-13

      研究表明,在正极材料中加入碳、纳米金属氧化物、聚合物和二元金属硫化物等物质与单质硫复合,可提高正极材料导电性,并能通过自身的孔隙或表面官能团吸附中间产物聚硫化物,抑制其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和扩散,减缓穿梭效应

      上海硅酸盐所在锂金属电池负极界面改性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来源: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9-06-13

      近期,李驰麟团队针对锂金属电池负极界面改性研究已取得系列进展,提出了功能添加/填充剂和保形包覆手段来设计稳定的人工sei层,率先提出二维碳氮聚合物(c3n4)增强电解质抑制锂枝晶生长的策略(acs appl

      青岛储能院在锂金属电池研究中取得阶段性进展

      来源: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2019-04-30

      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人员对锂金属电池用电解液进行优化,设计了含有添加剂的双盐电解液、改性聚碳酸亚乙烯酯基高电压聚合物电解质以及刚柔并济的高锂离子迁移系数的复合电解质,对开发高能的锂金属二次电池的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氧化物固态电池”  最有希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候选者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9-04-08

      首先我们来对比一下氧化物类、硫化物类和有机聚合物类固态电解质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聚合物类电解质在加工性上要远远好于其他两类电解质,但是聚合物电解质在常温下电导率较低,对电池的放电能力有一定的影响,硫化物电解质电导率优异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9-03-06

      本文来源:新材料产业 微信公众号 id:advancedmaterials一、质子交换膜的分类根据氟含量,可以将质子交换膜分为全氟质子交换膜、部分氟化聚合物质子交换膜、非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复合质子交换膜

      来源:燃料电池与氢能观察2019-02-18

      据介绍,海得利兹目前主打产品主要包括: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高性能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力学性能、电化学性能以及化学稳定性,不仅可被用作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关键组件,还可广泛应用于全钒液流电池

      来源:材料人2019-02-15

      图2cpl固体电解质结构与形貌表征cpl聚合物电解质的扫描图(a) 截面图 (b)正面图;cpl固体电解质的光学照片(c) 伸展态 (d)弯曲态;(e) 复合固体电解质的透射电镜图 (内嵌:选区电子衍射图

      多功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储能技术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9-02-03

      这些结构是交错的,包括碳纳米管(cnt)纤维面纱和注入环氧树脂的碳纤维层之间的离子型、液基聚合物电解质。...复合结构超级电容器(ssc)具有特殊的发展潜力,部分原因是其结构相对简单。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9-01-28

      为了满足固态电解质的实用化要求,固态电解质一般是聚合物高分子和无机陶瓷的复合体系。张强认为,在这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内部的离子传输通道如何分配,是决定电解质离子导率的基本问题。

      下一个电池技术制高点就是全固态锂电池 国内五大企业纷纷发力

      来源:中国粉体网2019-01-25

      北京卫蓝的开发理念是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向氧化物聚合物复合全固态锂电池挺进,同时能在低温和90℃循环,兼顾倍率和安全性。...公司聚焦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功率和宽温度范围适应性的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和全固态电池产品,产品应用覆盖无人机、电动工具、规模储能、电动汽车等领域。

      一个性感的小品种:六氟磷酸锂!氟化工行业深埋的宝藏是时候挖一挖了!

      来源:商品定价权2018-12-25

      预计2018年全球对六氟磷酸锂的需求量2.9万吨,到2025年需求量达到8.3万吨,2018年-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6%。...其与libf4、liasf6、liclo4等电解质相比,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电导率、安全性和环保性方面最具优势,成为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锂盐电解质

      高能电池金属锂负极改性策略的研究进展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2-11

      此外,相比纯无机相涂层,聚合物粘合剂sbr 与无机纳米粒子复合生成的人造sei 膜弹性模量较好,能更好地适应循环过程中锂电极的体积变化,在li+脱出/嵌入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保持结构的完整性,这也保证了人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9-19

      “llzo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填料,能够提高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性能。基于llzo的固态电池循环1000次后容量仍能保持81%。”李亮亮介绍。...董衫木告诉记者了另一种电解质材料思路——“刚柔并济”,使用刚性的聚合物骨架和无机颗粒与柔性的聚合物离子传输材料融合。

      动力电池技术发展分析:磷酸铁锂及三元是主流 固态电池成为目前布局重点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18-09-07

      固态锂电池根据固态电解质分为三条技术路线,分别为聚合物、氧化物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各科研机构采用的技术路线并不相同。...其中,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与中科院化学所两家主攻聚合物固态锂电池,前者的实验样品能量密度达300wh/kg,并首次完成深海测试,后者则突破了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室温下低导电率的瓶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特色在于掌握原位形成技术

      深评|固态电池未来发展应用前景解析

      来源:汽车之家2018-09-05

      ●准固态电池将以聚合物复合电解质为主,薄膜固态电池以氧化物复合电解质为主,全固态电池以硫化物复合电解质为主。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8-08-22

      去年12月20日,珈伟股份以纳米技术投产了快充类固态锂电池,分别为快充纳米复合钛酸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为70-120wh/kg,快充纳米高镍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为120-230wh/kg,快充新型纳米复合磷酸铁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

      来源:电池网-北化所2018-08-09

      该研究揭示了固态超级电容器的力学和电学特性对固态电解质填充的依赖关系,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固态电解质填充技术,使固态电解质对多孔电极(如碳纳米管多孔电极,及其导电聚合物复合电极材料)的有效填充深度达到500m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8-07-17

      另外一家离子材料,是一家新材料科技公司,该公司研发出了一种特殊的聚合物电解质,能将新型固态电池的安全性和工作性能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劲能科技联合东北师范大学动力电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加拿大、法国科学家成立的全固态锂电池研究院,在第三代全固态产品研发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合成出了常温耐高电压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2018-07-13

      图1(a)人工构建有机/无机复合电解质膜(sei)修饰的高性能锂金属负极;(b)聚乙烯基甲醚-马来酸酐多功能聚合物电解质...;(二)构建人工有机/无机复合界面膜(sei);(三)兼顾耐高电压和锂负极保护的多功能聚合物电解质的开发,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对于促进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来源:中国科学院2018-07-09

      图1(a)人工构建有机/无机复合电解质膜(sei)修饰的高性能锂金属负极;(b)聚乙烯基甲醚-马来酸酐多功能聚合物电解质...(一)大阴离子锂盐对锂负极的保护;(二)构建人工有机/无机复合界面膜(sei);(三)兼顾耐高电压和锂负极保护的多功能聚合物电解质的开发,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对于促进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