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锂动力电池企业”相关结果1184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05

      艾新平表示,我国的动力电池产业已经走向国际市场,要鼓励国内前沿学者积极参与团体标准和法规制定,为动力电池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保驾护航。...第一,加强对动力电池产业上游资源的控制,确保全产业链的自主安全可控。锂、钴、镍是动力电池不可或缺的资源,我国锂资源约占全球锂资源总量的6%,但由于开采成本高,导致目前自主率只有50%。

      向下俯冲的锂价 底线究竟在哪里?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4-25

      然而,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如此极速、幅度巨大的价格下降,使得不管是上游负责锂矿开采的“矿主”们,中游生产加工锂的锂盐公司和各种材料公司,还有下游的动力电池企业和车企都显的有些措手不及。

      “龙鳞甲电池”真包亮相 蜂巢能源提交“极致”答卷

      来源:蜂巢能源2023-04-19

      对于动力电池企业而言,谁能提供更高品质、更高安全、更高性价比的电池,谁就能取得未来市场的主导权。动力电池优化正在向极致安全、极致性能、极致成本的目标迈进。...以龙鳞甲电池(铁锂l6叠片)为例,其与传统铁锂ctp(l2卷绕,ctp 2.0结构)相比,整包电量提升10.9%,热失控都可做到np,但龙鳞甲电池热电分离,安全性更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28

      “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希望能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第二轮融资,之后便会启动ipo。预计在2024年、2025年在科创板实现动力电池板块上市。”近年来,各大电池企业掀起前所未有的扩产潮,开启产能竞赛。

      碳酸锂,从悬崖跌落

      来源:电池中国2023-03-22

      过去几年,电池厂商和锂矿产企业大规模进行锂资源投资,目前其产能已经开始陆续释放,同时国内盐湖提锂、云母提锂等技术提升,也带来持续的的供给增量。目前,许多头部电池企业锂资源自给率已经大幅提高。

      智库观点丨动力电池产业链绿色化之路

      来源:电动百人会2023-03-22

      部分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已经开始碳排放盘查工作,盘查范围不局限于自身的直接与间接排放,而且向整个价值链延伸,帮助产业链协同减碳。2、研发减碳创新技术,推动实现绿色制造。...根据测算,假设电池生产中用到的锂、钴、镍、铝100%使用循环材料,可使1kwh电池包的生产碳排放降低29%。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2-22

      同时,上游材料价格全线下降也在同步降低动力电池成本。当前,碳酸锂价格下跌正在改善中游电池企业的盈利状况,而上游成本下滑也已迅速传递至下游。...浙商证券预测称,今年上半年锂仍将维持供需紧张的局面,下半年或将迎来供给过剩,预计锂资源边际供大于求的情况或将出现。

      储能赛道火爆:将成锂电企业第二增长点

      来源:汽车营造社2023-02-20

      02密集布局储能项目 大容量电芯成研发风向今年以来,不少动力电池企业在储能业务上开始密集扩产项目。...2021年,动力电池企业迎来了最为迅猛的增长高峰——这一年,整个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达到了294.6gwh,同比增长了142.8%。而进入2022年之后,整体增长速度几近腰斩至了90.7%。

      双轮驱动带动中国锂电池2022年出货量超650GWh

      来源:新产业智库2023-02-14

      现阶段国内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的产能具备动力与储能电池共线生产能力,这是锂电池企业应对动力及储能两大市场的主要策略。从规划产能看,到2025年,中国锂电池市场规划产能超4twh,远超市场实际出货量预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2-13

      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将怎样发展?新技术将带来哪些挑战?■■新技术层出不穷2022年,宁德时代、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等主流电池企业均发布了创新技术,新技术各具特点,都使电池性能有了明显提升。

      万亿扩张!锂电池的“疯狂”与“无奈”

      来源:能链研究院2023-02-09

      “2023年中国本土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增速很可能会下降,加上动力电池企业新建产能释放,随之电池供应一定会过剩。”...机构统计,全国动力及储能电池产能规划已超过6480gwh,全球动力电池企业产能规划很可能将超8000gwh。即便将2025年锂电池的需求放大至2000gwh,规划的产能已经达到需求的400%。

      来源:马哥能源频道2023-02-09

      确实,动力要求高的中高端电动汽车,目前应用还达不到要求。但对照性能可以发现,钠离子电池可以适配铅酸电池和储能领域。...钠离子电池企业中科海钠背后出现华为旗下哈勃投资的身影 ;众钠能源获得碧桂园投资;电子元件制造商传艺科技也宣布跨界钠离子电池,设立江苏传艺钠电科技有限公司。也有很多传统锂电公司进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2-08

      曹元成预测,根据前几年动力电池的投放量和电池企业新上产能对应的边角废料,今年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量应该在50万吨左右,对应碳酸锂资源供应量在3.5万吨-4.1万吨。...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电池事业部总经理王晓鹏表示:“近两年来,新能源动力电池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但锂等矿产资源开采需要生产周期,如何在此特殊环境下稳定市场价格、保障有效供给是当下面临的难题。

      新能源(锂)电池材料企业融资上市法律指南

      来源:中伦律师事务所2023-02-07

      负极材料、锂电池隔膜和电解液相关企业上市情况如下:(三)产业下游:新能源(锂)电池企业上市情况新能源(锂)电池企业处于新能源(锂)电池产业的下游,是该产业中游的客户,其直接面向其下游产业新能源汽车厂商。

      来源:洛阳政研与改革2023-02-06

      从龙头企业来看,我国电池企业已经成为全球市场中的领头羊,全球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我国企业占据六席,宁德时代更是以35.1%的市场占有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比亚迪、中创新航、亿伟锂能、国轩高科等企业也在加速赶超

      2022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超110万吨,同比增长超130%

      来源:新产业智库2023-02-02

      95%,带动铁锂出货量需求增长;3)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车企及动力电池企业降本压力增大,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替换部分对成本敏感的三元电池应用场景。...从市场增长驱动力来看,带动2022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1)中国铁锂动力电池出货量291gwh,同比增长超140%;2)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130gwh,同比增长1.7倍,磷酸铁锂路线占比超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1-09

      他认为,半固态、固态电池是电池技术的下一个风口,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要从当下开始,加快推动固态电池的创新突破和产业化进程。新能源汽车已开启“智能化”竞争下半场。...“相较于传统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更加重视智能网联车用芯片的供应链安全,更加重视动力电池锂、镍、钴等稀缺资源的安全稳定畅通,这将直接决定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先发优势和已有优势的巩固和保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1-09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动力电池回收成为新能源领域下一个重要投资风口,引来各路资本入局的同时,除了车企、动力电池企业及第三方企业外,还有很多没有资质的小作坊蜂拥而至,为产业发展埋下隐患。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1-09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原司长高延敏提醒,动力电池企业要有长远眼光,树立品质为先的品牌理念,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加速“走出去”,既比拼技术先进,又拼产能贴近市场。宁德时代近日宣布,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工厂实现锂离子电芯投产,意味着公司已具备对欧洲客户本地生产及供货能力。

      整车为王 还是电池为王?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3-01-04

      近两年以来,随着整车企业通过自研自建以及与动力电池企业合资合作,积极布局动力电池产业已成为一股趋势。...“毛利率在今年受到电池价格的挑战,碳酸锂价格创新高,(当前)电池的价格并非供应短缺的价格,我认为锂的价格应该下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