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热失控”相关结果1521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7-19

      项目开展了动力电池过充电条件下热失控机理及不同应力作用下性能衰减机理研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动力电池安全特征参量表征体系;综合利用车辆实时和历史运行数据,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动力电池特征参数与安全隐患的耦合特性

      谁能打破技术壁垒?国内NCA布局进展大起底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8-07-18

      特斯拉的整车设计和电池系统管理控制技术,能够有效规避高能量密度引发的热失控。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与消费国,国内锂电池企业为了配合主机厂的需求,也在积极研发高容量电池。

      来源:中国储能网2018-07-18

      陈永翀指出,目前的储能锂电池系统缺乏内部可控的安全设计,一旦某个电池出现热失控,很容易导致电池系统的整体失控。因此,锂电池应用于电力储能...尤其是三元锂电池,即使是电池系统的外部电压在正常的范围内,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也很难保证电池内部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均一性,局部活性区域容易出现过充或过放,造成锂枝晶短路或电解液分解,继而引发电池的热失控

      来源:科技记事2018-07-16

      项目开展了动力电池过充电条件下热失控机理及不同应力作用下性能衰减机理研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动力电池安全特征参量表征体系;综合利用车辆实时和历史运行数据,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动力电池特征参数与安全隐患的耦合特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7-11

      不管是过充,还是短路,大部分问题的原因都是电芯的热失控。未来的发展,我们还是要继续致力于稳定的正负极材料。...电池比你想象的更安全业内专家认为,特斯拉起火是因为搭载的三元锂电池在遭遇强烈碰撞时出现热失控现象,导致温度快速上升。

      中国电科院2018年第三批物资类招标项目中标结果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18-07-0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018年第三批物资类招标项目中标结果公告发布,(招标编号:411805),涉及定制测试箱体及配件采购、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合成装置性能测试装置及改性装置采购、大容量储能电池模块热失控测试装置采购

      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详解

      来源:能源学人2018-06-29

      热失控被认为是电池的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当放热反应失控时会发生热失控。持续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火灾和爆炸。了解热失控的原因和过程可以指导功能材料的设计,以提高lib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来源:亮报2018-06-13

      如果电池使用中遭遇一些突发事件或人为使用不当,如发生过充、硬物穿刺、挤压、高温,容易导致电极、电解液、隔膜等材料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如正极分解、隔膜破损导致内短路等,这些反应产生大量热量,一旦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就会发生电池的热失控

      干货|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组成及其设计流程

      来源:海基科技2018-06-07

      氢镍电池在高温 40℃)时生热最多、效率最低并且易于发生热失控事故。因此,氢镍电池很需要热管理,很多对氢镍电池进行液体冷却的努力也突出了这一点。2、电池热场计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6-06

      锂电池属于易燃物,其能量密度高,有正极、负极,使用过程中的发热会带来热失控问题。目前从电池本体技术上加强技术攻关,5-10年左右可以做到保证电池的安全。

      固态电池研发及产业化发展现状

      来源:EVTank2018-06-05

      (4)工作温度范围宽:固态锂电池针刺和高温稳定性极好,如全部采用无机固体电解质,最高操作温度有望达到300℃,从而避免正负极材料在高温下与电解液反应可能导致的热失控

      锂离子电池<mark>热失控</mark>原因及对策研究进展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6-05

      1 热失控原因分析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主要是因电池内部温度上升而起。目前商业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最广的电解液体系是lipf6 的混合碳酸酯溶液,此类溶剂挥发性高、闪点低、非常容易燃烧。...电池温度急剧升高,也就是热失控,最终导致电池的燃烧,严重时甚至发生爆炸 。总的来说,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原因主要集中在电解液的热不稳定性,以及电解液与正、负极共存体系的热不稳定性两个大的方面。

      来源:平全文2018-05-28

      瑞士消防部门通过facebook宣布,起火原因可能是车辆锂电池在剧烈碰撞之后发生了热失控。2. bms 管理技术很多时候, soc 的估算精度,没有太大的进步。

      动力电池开发流程及技术发展方向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5-18

      材料的结构从层状盐向尖晶石转变,继续转变为岩盐结构,每一转变都有氧的释放,加速了材料的热失控

      新国标拟取消针刺 三元电池检测过关更容易?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5-17

      增加的热扩散测试,根据征求意见稿的编制说明,有四点值得注意:一是删除了过充的触发热失控方式,保留针刺及加热;二是说明制造商(即电池企业或车企)可自行选择热失控触发方法,但需在试验报告中予以注明;三是需由检测机构提供热扩散乘员保护分析报告

      来源:腾讯科技2018-05-16

      瑞士蒂奇诺消防部门在其facebook页面上表示,锂电池剧烈碰撞可能导致一种名叫热失控的现象,即出现温度快速上升而且势头不可阻挡。

      动力电池强制性国标来袭 这些变化你需要知道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8-05-11

      新国标的一大进步是将热失控列入规定,要求在电池包发生热失控时,汽车要提供预警信号,预留5分钟的逃生时间。另外,在新国标中,对锂离子电池单体过充的问题提出了新要求。

      分析|密闭空间中锂离子电池热爆炸危险性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8-05-07

      而当soc=0%时,由于电池一直没有发生热失控,所以耐压罐内部压力变化不大,只是随着温度升高而有小幅度增加,当电池安全阀打开时,电池表面温度会有小幅度降低,同时压力曲线出现一个很小的波峰,峰值为1.47...100%,电池表面最高温度分别为460.06 ℃、617.31 ℃、686.79 ℃和790.28 ℃,并且随着电池soc的增加,电池从开始受热到发生热爆炸的时间也会缩短;而当soc=0%时,电池没有发生热失控

      锂离子电池<mark>热失控</mark>防范技术解析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8-05-04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防范技术.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8, 7(3): 280-287....建立电池热失控防范新机制与新技术,提高电池的本征安全性,对于锂离子电池的规模化应用至关重要。

      钛酸锂材料是否真的成为解决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障碍的密匙?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2018-05-02

      这就降低了电池热失控风险,让钛酸锂电池拥有更好的耐高温属性,不会轻易爆炸。同时,该类型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也拥有更好的表现。即使在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下,钛酸锂电池也可以释放60%以上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