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池热失控”相关结果477
      基于组合赋权与TOPSIS的储能电站<mark>电池</mark>安全运行风险评价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08-26

      汝会通等的研究为电池的早期预警研究奠定了基础,提出应从电池本体、外部环境、运行管理等方面对造成电池热失控的中间演化过程进行监测来避免发展成事故,但对识别基本风险事件的方法并未进行详细描述。

      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对安全标准的需求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08-25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时会释放h2、co、ch4等多种易燃易爆气体,安全隐患较大。特别是在储能系统中,电池单体按特定要求经串并联连接后组成模组集中使用。...目前储能电站中采用的锂离子电池主要包括三元、磷酸铁锂两种材料体系,三元锂离子电池热稳定性较差,在热失控情况下会发生析氧,与电解液发生反应,具有更大的火灾危险性。

      束缚力对磷酸铁锂<mark>电池</mark>安全性影响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08-23

      bai等采用2.0 ah三元li(ni0.5co0.2mn0.3)o2软包电池(44.13 mm×32.87 mm×9.54 mm)以平板加热触发热失控,研究了机械挤压力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影响。

      荷电状态和<mark>电池</mark>排列对锂离子<mark>电池热失控</mark>传播的影响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08-18

      针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传播特性,已有学者进行相关的研究。张青松等研究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多米诺效应,发现包装中一节电池热失控产生的热量可能导致包装中其他电池热失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8-18

      安全方面,例如电池热失控的问题比较突出,未来需要提高电池的安全。同时,增加电驱动系统的电压平台,也意味着高压安全的能力要提升。此外,还需要持续发展解决用户充电、续航等方面焦虑的技术。”...对于车企来说,当前的电池容量配置较高,这是为了续航里程以及充电焦虑而买单,随着高压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在电池配置这方面的成本会降低。”他认为,未来千伏高压充电将首先从中高端车型起步。

      锂离子<mark>电池</mark>储能系统消防技术的中国专利分析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08-18

      但目前锂离子电池仍未达到本质安全,一旦电池处于内外短路、过充过放、过热挤压等条件下,就有可能引发内部电解液和电极材料的链式反应,进而进入不可控的电池热失控进程。...如图2所示,储能系统消防技术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储能系统消防装置开发、储能消防机制设计和针对锂离子电池的新型灭火剂开发,其中消防机制开发是指侧重对储能单元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测并能够在电池热失控发生各阶段进行响应的逻辑方法

      锂电储能系统<mark>热失控</mark>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08-15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和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演化过程、监测预警技术、热失控抑制和灭火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展望。...,导致电池热失控,如图2所示。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8-12

      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有限公司针对目前锂电池热失控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单体电池,鲜有从电池模组和电池簇出发研究其热失控过程及热扩散规律的状况,分“事前预控、事中突变

      锂离子<mark>电池</mark>组过充燃烧爆炸特性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08-10

      在距离电池安全阀约45 cm处布置2个211b6型压力传感器(瑞士kistler公司,p1~p2),测定样品电池热失控后产生的压力波。...为研究锂离子电池组的燃烧爆炸特性,本工作以铝壳方型锰酸锂电池及其电池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 c电流恒流过充且设置较高截止电压,考察其热失控后燃烧爆炸特性。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8-10

      ,通过气体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池热失控特征的气体浓度。...由于储能电站发生热失控电池产热快、火势蔓延迅速,越早、越精准发现热失控早期特征,成功遏制电站火灾事故的概率就越大。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8-10

      ,通过气体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池热失控特征的气体浓度。...由于储能电站发生热失控电池产热快、火势蔓延迅速,越早、越精准发现热失控早期特征,成功遏制电站火灾事故的概率就越大。

      绝热条件下280 Ah大型磷酸铁锂<mark>电池热失控</mark>特性分析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08-04

      本工作使用280 ah磷酸铁锂电池进行绝热条件下电池热失控实验,得到自产热温度t1为70.26 ℃、热失控触发温度t2为200.65 ℃、热失控最高温度为340.72 ℃,热失控过程中出现两个温升速率峰值分别为

      液冷储能系统渐成趋势  江苏埃泰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来源:埃泰斯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022-07-29

      北极星储能网讯:随着行业对电池储能的安全(电池热失控)、效率(电池温度一致性)和寿命的要求越发清晰,储能热管理行业液冷系统渐成趋势。...埃泰斯新能源是从上市公司奥特佳股份分拆出来成立的,专注于独立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开发、设计、供货,其成立后仅仅半年就获得了包括小米产投与中车集团在内的a轮融资,是电化学储能及重卡与工程机械车辆电动化行业内领先的液冷系统供应商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7-28

      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今年3月曾建议,国家层面应进行顶层规划,推动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的应用,助推其成为新能源汽车出厂的必备配置,还要逐步对存量新能源汽车标配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电池特性使然事实上,新能源汽车起火原因较为复杂。应急管理部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起火原因主要包括电池部件老化、外部碰撞、高温天气、电池热失控、高负荷五个方面。

      来源:新华网2022-07-21

      田玉龙说,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规模,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标准,提升动力电池热失控报警、安全防护、低温适应等性能水平,开发更多适合消费者的服务功能。...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制造商力高新能源创始人王翰超说,一方面,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另一方面,稳增长政策出台,国产化替代加快推进,整个行业芯片供应紧张得到一定缓解。

      安全之下丨政策标准齐发力 储能技术之争又到新赛点!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7-14

      据权威机构测试结果显示,在碰撞、切割、浸水、枪击等各类极端测试下,格力钛电池也能做到不起火、不爆炸,将电池诱发的安全事故风险降至零,彻底摆脱电池热失控可能导致储能失火爆炸的可能。

      来源:中工汽车网2022-07-08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7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负责人郭守刚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强调,在动力电池安全防控方面,要提升动力电池热失控报警、安全防护、低温适应等性能水平,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安心使用

      储能<mark>电池</mark>安全要求提高!国家标准《电力储能用锂离子<mark>电池</mark>》征意见

      来源:中电联2022-07-08

      考虑储能电池全寿命周期的安全要求,此次修订的国标较2018年版本,增加了更多性能要求,如循环后电池热失控的要求、循环后电池热失控扩散的要求。...在电池能量效率方面要求,从2018年的不应小于90%、提升到不应小于93%。电池安全性能方面,增加了过载、绝缘等要求。电池模块或电池簇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绝缘电阻均不应小于1000ω/v。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7-01

      “对于普通电池火灾,使用一般的探测系统就能预防。但电池热失控电池和失火机械内部的化学反应,不需要氧气支持就可以持续蔓延和复燃,火灾极难扑灭,甚至会发生爆炸。”...海辰储能总经理王鹏程同样指出,目前储能电池基本沿用动力电池的标准,还缺乏独立的产业标准。但实际上,其材料路径、设计体系和产品逻辑与动力电池并不相同。

      国家能源局拟新文件!事关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事故!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6-30

      投运前,运维单位应针对可能存在的电池热失控、火灾等紧急情况编制应急预案,与属地消防救援机构建立协同机制,定期开展演练。运维人员应经消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原文如下:...要求中提出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时,应进行一致性筛选并结合溯源数据进行安全评估。